抽烟的父亲,13岁辍学和爷爷担起全家重担

自然主义 - 我们是一家人.mp34:50

来自佳奇文化工作室


文:韦永进


1973年的阴历7月份,伴随着炎炎烈日,随着一阵“哇哇”的啼哭声,也许我会给这个面临着贫穷的家庭带来少许的高兴。

这个大家庭中,我父亲共兄弟姊妹五人,两个妹妹,两个弟弟,一家人的全部生活来源都靠我爷爷和我父亲两个人来承担。当时,我奶奶患有心脏病只能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我二叔那时正在公社的联中读初中,三叔正读小学。后来,听我奶奶含着眼泪说,我父亲小学学习很好,就是因为这个穷家,他才.....。后来我才知道父亲高小毕业,当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公社的初中,由于家境贫困,他只好辍学了,据说,我父亲十三岁就用他稚嫩的双肩和爷爷一起担当了全家的重担——经营地。

我父亲和爷爷整日地面朝黄土背朝天,也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中,父亲便学会了抽烟。由于没有钱买烟吸,只好用我二叔用过的破本子卷烟叶抽。我爷爷每年都会在村前的那一小片自留地里种植一些烟叶,等到秋后晒干后拿到集市上换些钱,来为我两个叔父交学费,少许补偿家用。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之年。由于父亲干活是出的名的好把式,被生产队当选为生产队的农电工,兼驾驶生产队的唯一一台破旧的拖拉机为生产队运粪、去县城买农药、化肥等。当时,父亲想买一台新的拖拉机头,也想学着别人那样搞运输,为城里运砖。当时,一台新的拖拉机头也得大约需要3600元钱,这对一个穷家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父亲一时便陷入了苦难之中.....

父亲那时也没有心思干什么农活,深夜,就一个人悄悄地来到村前爷爷所种植烟叶的那片地边,呆呆地望着县城的方向,深深地陷入了沉思之中,也不知什么时候,我那已过耳顺之年的爷爷,突然出现在我父亲的身旁,手里拿着长烟袋,吧嗒吧嗒地抽旱烟,过了一阵,才嗫嚅地说:“孩子,都是爸不好,耽搁了你,现在你想买台拖拉机头,我也帮不上忙,眼看着你受煎熬,我心里难受.....”。说罢,便蹲在那片烟叶地旁的那颗小杨树下,不住的用那破旧的衣袖擦拭那两颊的眼泪,父亲听后,抱住我爷爷便痛哭不已,然后断断续续地说:“爸,这你不用操心,我会有办法的......”。说着,随手便从那破旧的衣兜内掏出一张用过的废纸,自己很麻利地自卷了一根香烟,猛吸了两口....

上小学五年级的三叔,知道此事后,也不知怎么搞得 ,他说他也不上学了,就真的不去学校了,连板凳都搬回来了,说什么也不再上学了,要回家来种地,割草喂牲口,来养家。


我父亲知道后,劝我小叔:“小弟,家现在有我呢,你现在能把学上好就行啦,你年纪还小,也对家帮不了多大的忙,咱家就是再穷,我和咱爸也要把你和你二哥,都得把学业上完,别管以后怎么样。”就这样,我那整天淘气的三叔,又搬着自己的小板凳重新回到了校园。

就在那年冬天,父亲找人在县银行贷了一部分款,又向亲戚邻居借了一部分钱,终于一台崭新的红色的“泰山”牌拖拉机头出现在了村口。我父亲又托人买了一辆有点破旧的拖拉机车兜,就这样便和我母亲两人开始了搞运输的行业。农忙时,便帮着我爷爷忙些地里的农活。


当时,生产队交电费都是由公社的工作人员到生产队去收。那是第一次,父亲去大队支书家报表。当时,公社的供电站的工作人员正和大队支书正吸着“大前门”香烟,说话闲聊,见穿着一身破旧带些泥土的父亲来了,便一时停住了说话,变得一脸严肃。工作人员便从那精致的“大前门”烟盒内,拿了一支香烟让我父亲。父亲的那双满是老茧粗糙的手,刚要接那人递上的一支诱人的香烟,这时,只听村支书笑着说:“他不抽烟,别让他”。当时父亲的脸涨的通红如朱砂。父亲的那双手像被烙铁烫了一下赶紧缩了回来。强装着笑脸结结巴巴地说:“我...不会...不会...抽烟”。父亲把表放在那里,就急忙转身离开了支书家。

有谁知,父亲一戒就是30多年!

高中毕业的二叔,大学也没有考上,当时社会上流行推荐上大学,我爷爷也没有什么亲戚,二叔只好回家务农。可我二叔当时是个有思想、有知识的年轻人,他不甘于土地——赌气便走向了那令人心酸而又艰难的打工之路。在多年的打工生涯中,也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知识——种植大蒜、山药的技术。后来,二叔从外面回来带领着乡亲们靠种植大蒜、山药,走向了致富的道路,二叔还被众乡亲当选为该村的村支书。



我那淘气的三叔,单县四中高中毕业,也没有考上大学,便走上了军营。在军营生活了五年,靠自学,在1987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军校。这在当时,在我家那是件可喜可贺的大事。我那年迈的爷爷是村里有名的“焗匠”,竟亲自下厨做了几桌丰盛的农家菜,招待亲戚邻居。

那年,我也以优异的成绩跨入了单县二中高中部的大门。

1989年,我高中毕业,顺利地考了山东菏泽师专中文系。大学期间每次放寒暑假,我都从我的生活费中,节省一点钱,为我那年过半百的父亲买上一盒“中华”烟。当我回到家把那真正诱人的“中华”烟,递给我父亲那双沾满泥土的手中时,他便随手放到鼻子上闻一闻,接着便递给了在一旁的当村支书的二叔。


时光茬冉,我爷爷、奶奶年龄都已过八旬,前不久,两位慈爱的老人,也相继离开了我们。父亲由于年龄的原因,也不得不离开他多年心爱的工作岗位—农电工。

也不知什么原因,父亲又开始用那双有点颤抖的双手,用火机便不自觉地又点燃了一支“香烟”......

声明:以上文章及其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简介:韦永进,生于1973年7月18日,大专学历,毕业于菏泽学院,本人是一名普通职工,业余爱好文学,爱看书。曾有作品发表在星空诗社作家平台上,还有作品发表在青少年日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