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十惡不赦”?帶你認識一個真實的魏忠賢

歷史就像是一個任人裝扮的小姑娘,例如我們看到的二十四史,可以說是瞭解古代歷史最正統的資料。

不過這些史書多由後朝史官編纂而成(例如《明史》由清朝史官編纂而成,《元史》由明朝史官編纂而成)。這些史官再怎麼公正,他們的筆下卻仍然貫穿著統治者的意志,對前朝做的好的地方儘量一筆帶過,對前朝做的不好的地方,寫的卻比較詳細。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維護他們那個朝代的統治。


二十四史


但是歷史這個“小姑娘”不管怎麼打扮,最後總有“卸妝”時。也就是說,歷史一直是客觀存在的,不會以人的意志所轉移。一件事情在後人看來會有不同的觀點,但是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和結果這些因素,是如何也改變不了。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魏忠賢,這個人在我們小時候就耳熟能詳,很久以前就被史書渲染為“罪大惡極的太監”“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的形象。筆者無意給魏忠賢翻案,但是當我們以明朝末年那個特殊的朝廷政治環境來看魏忠賢時,

他更像是一個“罪大惡極但是非常有能力的太監”。


魏忠賢


歷史上的魏忠賢

魏忠賢,明末太監,市井無賴出身。嗜好賭博,賭到最後,可謂是傾家蕩產。當時的魏忠賢在償還賭債時,連一點家當都拿不出來,於是揮刀自宮,進入宮廷。一開始魏忠賢是由太監孫暹引入的,後面又巴結另一位大太監魏朝,憑藉著和魏朝的關係,魏忠賢才算在太監這個“圈子”站穩腳跟。


太監


但是魏忠賢卻恩將仇報,為了能更進一步,魏忠賢勾搭上魏朝當時的對食對象,天啟皇帝朱由校的乳母,客氏。而魏忠賢也是第一次撕開了“老實人”的假面具,將客氏搶到手,並且假借皇帝旨意,將自己的恩人魏朝直接流放到鳳陽,最後更是在流放途中就找人刺殺了魏朝。

魏忠賢為什麼要費九牛二虎之力,勾搭客氏,甚至不惜加害自己的恩人。就是因為客氏是當時天啟皇帝朱由校的乳母,而當時的朱由校很小,對客氏非常的依賴。有一個例子就很能說明這種依賴。


天啟皇帝朱由校


客氏作為朱由校的乳母,當朱由校長大成人後,按照慣例,客氏在這個時候必須出宮。但是客氏出宮沒半天,朱由校就說“今日出宮,午膳至晚未進,暮思至晚,痛心不已,著時進宮奉慰,外廷不得煩激”。大概意思說的是,我(朱由校)非常想念客氏,從早想到晚,茶不思飯不想的那種,所以必須要讓客氏回來。你們這些大臣就不要再說了,再說就要治你們的罪。


客氏


所以魏忠賢只要成功勾搭上客氏,那麼就能間接掌控當時年幼的天啟皇帝,進而權傾天下,而事實也確實如此。天啟皇帝朱由校登基後,魏忠賢憑藉著與客氏的關係,很快就當上了司禮秉筆太監,成為了後宮太監的“一把手”。

但是魏忠賢並不滿足於此,還將手腳伸入了朝廷。

朱由校剛登基時,整個朝廷由東林黨官員把持朝政,東林黨人標榜氣節,崇尚實學,希望用自身所學重振朝綱,這段時間也被史書稱為“眾正盈朝”。對於魏忠賢,東林黨人自然是瞧不起的,所以當魏忠賢拉攏東林黨人時,他們果斷拒絕了。


東林黨


惱怒成羞的魏忠賢,欲將東林黨人處之而後快。於是從天啟二年開始,魏忠賢大肆拉攏非東林黨人,發展自己的勢力。不過按照明朝的規定,像官員任命這樣的大事,都是要由內閣發起,稱為“票擬”,但是最終決定權還是在皇帝手上,稱為“批紅”。不過朱由校這位皇帝卻是一個“木匠皇帝”,非常喜歡玩弄木工。恰巧魏忠賢每次都是趁著朱由校玩的最開心的時候,才拿著這些“票擬”讓朱由校“批紅”,而朱由校也是直接對魏忠賢說

“這些事你處理吧,不要煩我了”。

正是憑藉這樣的手段,魏忠賢取得了“批紅”權,自然也能大肆發展自己的黨羽。而在拉攏這些官員時,魏忠賢也是不遺餘力,或以重金誘之,或以升官許之。短短兩年,憑藉著大肆拉攏非東林黨人和對東林黨人的殘害,最終朝廷上下一大半都是魏忠賢的人,這些人也被稱為“閹黨”,“眾正盈朝”也變為了“眾獸盈朝”。魏忠賢在當時走上了權力巔峰,不僅許多外地官員紛紛在當地建立“生祠”,來表達自己對魏忠賢的忠心,許多人也是直呼魏忠賢為“九千歲九百歲”(皇上是萬歲)。


“九千九百歲”魏忠賢


這樣看來,明朝和唐朝在末年都是宦官亂政。但是明朝和唐朝最大的區別是,唐朝的宦官不僅把控了朝廷,並且還掌握了兵權,所以唐朝末年幾代皇帝都是名副其實的“傀儡皇帝”,生死都由太監掌握。而明朝的中央集權卻進一步集中,換句話說,魏忠賢當時再怎麼把持朝廷,但是影響力也僅限於朝廷,

他的權力仍然來自於皇權,他只是皇權的代言人。


唐朝末年的“甘露之變”,皇帝完全被宦官掌控,涉及該事件的一千多人全部被殺


所以當崇禎皇帝朱由檢登基後,沒有費多大力氣就把整個閹黨連根拔起,自然,作為閹黨頭目的魏忠賢也是不得善終,最後自盡而死。

魏忠賢的另一面

如果以一個“壞人”的角度來看,魏忠賢確實是做惡到一種極致。他禍害東林黨人,排除異己,大肆受賄,民憤四起。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同上面所說,魏忠賢其實只是皇權的代言人。為什麼魏忠賢能為所欲為,就是因為當時的東林黨過於強大。

首先說一下東林黨,東林黨起初建立只是因為明朝末年內憂外患,一些讀書人憂於國事,所以聚在一起,大家相互討論,希望能出一些點子,為國家分憂。但是到後面,東林黨人越來越多,竟然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政治聯盟,能左右皇帝意見。

並且東林黨奉行“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非東林黨人,那就發動東林黨的力量,要麼彈劾,要麼攻訐,將他們趕出朝廷。



對於權力集一身的天啟皇帝來說,這樣的情形自然是他不願意看到的,所以他在一定程度上“扶持”了魏忠賢,從而達到一種微妙的平衡,用魏忠賢來制衡東林黨。這樣東林黨被制衡,自然會老老實實的辦事,而魏忠賢雖然禍亂朝綱,但是實質上只是一名太監,想要多久拿下,就可以多久拿下。雖然這只是筆者的一種猜想,但是天啟和崇禎兩任皇帝在位時,發生的事情卻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筆者的猜想。

第一個就是後金集團(也就是後來的清朝)對於明朝的攻勢。朱由校在位時,遼東作為抵禦後金集團的門戶,雖然形式一直不樂觀,但是遼東地區卻一直存在。並且在寧遠戰役時,努爾哈赤中彈重傷,隨後不治身亡。不過朱由檢在位時,皇太極卻兩度偷襲北京城,後面的松錦之戰,明軍更是大敗。

這也標誌著遼東地區除寧遠城外,全部陷落。明朝對後金集團由之前的有攻有守,轉為了全面防禦。


後金騎兵


第二就是明末起義軍的壯大,朱由校在位時,雖然有農民起義爆發,但是都是零星的,小範圍地區的農民起義。但是當朱由檢即位後,農民起義卻如同星火燎原之勢,遍佈全國。最後滅亡明朝的,也正是農民起義軍之一的李自成。


“闖王”李自成


為什麼兩任皇帝在位時,差距如此之大。因為不管是抵禦後金集團的進攻,還是平定農民起義,這都是打仗,而打仗,錢永遠是排在第一位。魏忠賢在時,雖然是禍亂朝綱,大肆掠奪民脂民膏,然後佔為己有,但是魏忠賢也將其中一部分錢用於國家財政,軍費開支,並優先保障了當時遼東地區的物資和士兵軍餉。

而魏忠賢死後,東林黨又慢慢的把持了朝政。事實上東林黨人大多出身於東南士大夫階層,而魏忠賢搜刮的錢,大多也是從這些東南士大夫家裡搜刮出來的。換個角度說,當時的明朝其實很有錢,“藏富於民”,特別是東南地區,經濟高度發達,都要資本主義萌芽了。而魏忠賢之前的所作所為,恰恰影響了這些東南士大夫的利益,進而影響了東林黨的利益。


明朝末年,東南地區經濟依然發達


東林黨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同時為了清除異己,在魏忠賢倒臺後,大肆排除閹黨,並且許多不是閹黨之人,也因為和東林黨政見不合,被東林黨冠以閹黨之名,被排除朝廷。所謂“兼聽則明,偏信則闇”,朝堂上如果只有東林黨這一種聲音,那麼勢必會造成皇帝決策的失誤。

關鍵在於,剛剛登基的朱由檢,其實並瞭解當時朝廷真正的狀況,他畢竟只是一個藩王,他只知道魏忠賢“十惡不赦”,只知道老百姓都盼望魏忠賢能儘快伏法,他並不知道魏忠賢在朝廷存在的真正意義。


明朝最後一位皇帝,朱由檢


所以他登基後,第一時間拿下了魏忠賢,雖然順從了民意,但是也讓東林黨一家獨大,沒有人與之抗衡。而後得到“話語權”的東林黨,以魏忠賢搜刮錢財為文章,向朱由檢提出,不應該和商人“爭利”。當時大部分商人出自東南,所以此舉最終也保護了東林黨自己的利益。但是朝廷為了抵抗後金集團的進攻和農民起義,不得不花錢,於是只得向老百姓增加賦稅,並且裁掉了驛站,開源節流。


明朝驛站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東林黨裡面有忠臣,但是更多的卻是那種誇誇其談之輩。與政敵鬥爭時,精神百倍,但是真要做起事來,卻只能“紙上談兵”。內部鬥爭,東林黨在行,一旦讓他們處理農民起義或者是邊關戰事時,

他們卻只知道關心自己的利益。相比之下,魏忠賢十分清楚自己的定位,他就是皇帝身邊的一條惡犬,可以為所欲為,但是隻要對皇帝忠心,為皇帝辦事,那麼自己依然權力在握。

本來就水深火熱的老百姓,增加賦稅就如同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於是小範圍的農民起義變成了全國範圍的農民起義,並且愈演愈烈。而裁掉驛站,直接導致了李自成,張獻忠的出現。當然裁掉驛站只是偶發事件,沒有裁掉驛站,或許不會出現李自成和張獻忠,但是增加賦稅,必定會出現“張自成”“黃自成”等人,最終還是會推翻明朝的統治。

歷史就像是一個任人裝扮的小姑娘

所以魏忠賢確實是一個壞人,十惡不赦的太監。但是我們應該在前面加一個定語,非常有能力的十惡不赦的太監。在朝廷政治環境極其複雜的明朝末年,之前從來沒有執政,幾乎不瞭解朝堂運作的朱由檢,不應該一登基就拿下魏忠賢,而是應該恩威並施,削弱魏忠賢身邊的勢力,讓他能全心全意為自己服務,並且用他來制衡東林黨。待朱由檢真正熟悉了朝堂運作的規則後,再拿下魏忠賢,贏得名聲也不遲。


隨著朱由檢自縊於煤山,276年的大明王朝最後也壽終正寢


但是歷史沒有假如,筆者的這一番分析,也只是猜想,畢竟我們都沒有經歷明朝末年那個特殊的朝廷政治環境。不過在1644年,當李自成最後攻下北京城,明朝即將滅亡的時候,崇禎皇帝朱由檢身邊最親近的太監曹化淳,卻說了一句匪夷所思的話“忠賢若在,時事必不至此”。我想,這應該也是朱由檢臨死前自己的心聲吧。

文|掌上拾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