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它,决定了你有没有可能获得超于普通人的投资收益

这个世界,能赚大钱的无论在哪里都属少数。这是常识,也是规律。

美国投资大师霍华德·马克斯曾在其所著的投资备忘录《投资最重要的事》中坦言,核心原因是大部分人都不具备第二层次思维。

霍华德·马克斯(图片来源:第一财经网站)

何为第二层次思维呢?这是相对第一层次思维的一个叫法。

比如:看到自己所投公司出现增长低迷、利润下跌等负面消息,就会急着抛售手里的股票,这就是第一层次思维的做法。

(图片来源:新财金观察)

相对前者,第二层次思维深邃,复杂,迂回,思考的东西更多,比如:

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果会在什么范围之内?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正确的概率有多大?人们的共识是什么?我的预期与人们的共识有多大差异?资产当前价格与大众所认为的未来价格以及我所认为的未来价格相符程度如何?价格中所反映的共识心理是过于乐观还是过于悲观?如果大众的看法是正确的,那么资产价格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如果我是正确的,那么资产价格又会怎样?

对比看,第一层次思维和第二层次思维之间的工作量存在着巨大差异,能够进行第二层次思维的人数远少于能够进行第一层次思维的人数。

(图片来源:联创世华)

第一层次思维者寻找的是简单的准则和简单的答案。第二层次思维知道,成功的投资是简单的对立面。第一层次思维者彼此之间对相同事件有着相同的看法,通常也会得出同样的结论。从定义上讲,这是不可能取得优异结果的,所有投资者都能战胜市场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本身是市场。

事实上,在投资的零和世界中参与竞争之前,你必须先问问自己是否具有处于领先地位的充分理由。要想取得超过一般投资人的成绩,你必须有比群体共识更加深入的思考。比如你在问自己如何以及为何成功时,应该反问下别人为什么会失败。

因为通常非凡的表现仅仅来自正确的、非共识性的预测,而非共识性预测是难以正确做出并且难以执行的。英国历史学家保罗·约翰逊曾据此总结出了一个简单的2 X 2矩阵。

当然实际情况,并不这么简单和界限分明,不过我认为总体情况是这样的,如果你的投资行为是常规性的,你很可能就会得到常规性的结果—无论好坏。只有当你的行为是非常规性的时候,你的表现才有可能是非常规性的,而只有当你的判断高一一定时,你的表现才会高于平均表现。

——《敢于成就伟大》,2006年9月7日


结果很简单:为了取得优异的投资结果,优秀的投资人必须对价值持有非常规性的并且必须是正确的看法,这并不容易。

马克斯在《投资最重要的事》一书中,最后如此描述第二层次思维者:

“你的表现是偏离常态的,所以你的预期—甚至是你的投资组合-都必须偏离常态,你的判断必须比人们的共识更加正确、与众不同并且更好。”

马克斯认为说投资简单的人通常没有第二层次思维的需要,甚至也不知道有第二层次思维的存在。于是许多人被误导,相信人人都能成为一名成功的投资者。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成功。不过滑稽的是,第一层次思维者的广泛存在使得第二层次思维者可得收益增加。对是的,你没想错,是韭菜才养起了大佬。

这也正所谓,人和人最大的差别是认知差异。尽管如今各类技术甚至商业模式都在极力宣传“降低信息不对称”,但目前来看,除了这种信息不对等,投资本身也还是在收智商税。

也许,这个时候你会问,我不够聪明,知识面不够广,难道就不能靠投资跑赢通胀吗?答案是可以的,比如你可以买“被动无脑型”的指数资金,你也能获得平均时长收益,但要超越普通人靠投资赚大钱,那大概率是太难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