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岭街少年的黑化史

把手电筒放下的那一刻,小四彻底黑化了。

看了一半的时候,冗长的剧情差点让我几乎没有兴致再看下去了。我撑着脑袋,忽然觉得这和之前在课上看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如此的类似,把隐晦的东西藏匿在每条弯弯曲曲的路途,学校的每个小小帮派的摩擦中,与人交往时情绪不自主的躁动不安,家中事无巨细的体罚......

父一辈的情感像是在囚笼之中,在笼子里恣意的保持着个人的棱角,但是一旦触碰到笼子的边缘,通了电的每根铁丝条直接将他们从头发丝到脚趾甲盖进行洗礼,直至磨到圆滑的程度,规律的在早已规定好的路线中滚动。

于是,小四的父亲一个眼里揉不得沙子,无奈的在那个灰黑的傍晚,推着自行车安慰着小四的形象:


「如果一个人还为他没有犯过的错误去道歉,去讨好的话,那这种人,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读那么多书,就是要在其中找出一个以后做人做事的道理,如果到头来,还不能很勇敢的相 信它的话,那做人有什么意思啊」

「你要相信,你的未来,是可以由你自己的努力来决定的」

变成了一个只能坐在椅子里,弱弱的说着不公平的小人物。小四站在一边看着这般的父亲,眼神突然凌厉起来,终于又拿起了棒球棍......最终学校的处理便是退学了,回家的路上。角色突然发生了转换,小四开始安慰起了父亲。


然而在我看来,小四此处的安慰不过是自己建立起来的城墙而已,如果说原本参加的刺杀217的活动,小四拿着手电对着山东,质问着他:“是不是你杀了哈尼?”是小四最后一次对于整个周遭环境投以信任的话,那么山东无力的拿起了身旁的菜刀,就是在他原本纯真坚毅的那个心上开了一个口,此时的他并不是真的成熟了,具备了对于正确事物的判断能力,而是发现自己已经没有出口去排遣现在抑郁的心情。而且之后发现小马对于自己的miss“小明”出手了,更是加快了黑化的速度。


小马不是故意的,这个在整个剧情的表现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他对于男女之情一直是抱着游戏的态度,而且交往的人也是如此的态度,前女友,小明等等。所以当黑化的小四想要报复小马去泡他的前女友的时候,只能沦落到被关在球场里了,因为他太认真了,认真的想要去爱小四,认真的想要报复小马,认真的想要欺骗眼前的miss,事情的走向一板一眼,似乎与潇洒的他们没有什么不同。所以在这些人的眼中,他认真的那一刻就早已经输了。

所以即使信任诸神的二姐及时发现了他黑化的趋势,想要及时的与他沟通排遣,坐在他的床前虔诚的布道,也无法挽回。


他拿着刀来了学校,想要和这一切做一个了断。与其说想要和小马拼个你死我活,不如说想要就此结束与周遭环境的全部联系。然而却是小明出来了,她还是一如既往的向他走来。远远的边跑边叫住了他,藏匿的刀被她发现了。即使小明喜欢过小四,但是原本居住的环境,以及过早接触了人情冷暖,当她母亲在她耳边轻轻的说:“快点长大吧,妈妈以后就靠你了!”她的情感似乎早已被整个人生阶段切割了。

畅游在男女之情之间,会给他带来些许的平静,但她只是把他当做船舶停靠补给的一站罢了,这与频繁的与母亲寄人篱下,做佣人,搬家,父爱缺失不无关系。怀着心中的歉意和些许复杂的情感,小明指出了所有:


「你怎么就不明白呢?这个世界是不会为你而改变的!我就好象这个世界一样,是不会为你而改变的!”」

小明被涌上来的怒意冲昏了头脑,拿起了小明还给他那把女士自裁的刀,一刀又一刀.....便哭边喊着:“能不能有点出息啊你!能不能有点出息啊你!”

与其说环境,父母,人际关系造成了这个悲剧,还不如说他在那个时代自身如此认真的想要活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