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边得罪!毛玠支持曹丕当世子,但为何拒绝曹丕往朝中安插党羽?

毛玠是曹操手下重臣,他曾为曹操主管官员选拔​小二十年,为国家输送了很多人才。毛玠为人刚正不阿且反腐手段强硬,在当时留下很好的名声。但在毛玠晚年,曹操突然因文字狱而将毛玠革职为民,差点还要了毛玠人头,这是怎么一回事?


毛玠也是为曹操规划天下大计的重要参与者,他曾经在曹操左右摇摆之际,劝谏曹操迎接天子,这让曹操的争霸割据局势焕然一新。在每一步棋都不能下错的年代,毛玠对曹操帮助很大。

毛玠字孝先,是陈留平丘人。他年轻时就在县中担任小官,并以清廉而小有名气。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毛玠打算避难到荆州,结果还没到荆州,毛玠就听说刘表政令失和,于是逃亡鲁阳了。曹操来到兖州后,征辟毛玠为治中从事。


有一次,毛玠找到曹操表示,现如今天下分崩离析,天子迁都,百姓纷纷失去自己的事业,只能流亡讨饭,甚至很多当官的存量都不足一年,天下百姓已经没有了稳定生产的志向,这种情况对于国家来说很难长久。现如今袁绍、刘表虽然兵强马壮,但都没有“人无远虑”,不可能成为建立大业之人。

我们应“奉天子以令不臣”,恢复农业生产,积累军用资源,如此一来,霸业可成。曹操听后茅塞顿开,并采纳了毛玠的意见,将毛玠封为幕府功曹,从此毛玠受到曹操一定程度上的赏识和任用。

曹操担任司空后,毛玠就任东曹掾,和崔琰共同主管官员选举。他二人所推荐的官员,几乎都是清正之人。当时在毛玠的主持下,有很多很出名的官员,却因为不务本,没有得到半点晋升机会。毛玠为人清廉节俭,于是天下官员也都以廉洁自律,即使有的大臣后台很硬,但他平时的舆服礼制也丝毫不敢僭越。曹操得知此事后感叹:“如果用人能做到这样,使天下人自己治理自己,我还有什么可做的呢!”



毛玠成为公正廉明的人,就连曹丕想要安插党羽也曾被拒绝,要知道毛玠是坚决支持曹丕成为世子的。曹丕找到毛玠后,毛玠坚持本分,婉言拒绝了曹丕一批不合适的提名。

毛玠地位不低了,但经常穿普通的衣服吃素菜,所得的赏赐也经常用来救济贫苦的本族人,以至于自己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生活非常清贫。曹操被封为魏公后,魏国建立,毛玠依旧担任主管官员选举的工作。就因为毛玠和崔琰的带头作用下,魏国的社会风气也慢慢做出变化。自从毛玠选举官员常态化以来,主张提拔有真才实学的人,打击华而不实地官员。很多官员治理百姓无方或有贪腐行为的,全部革职查办,永不录用。一时间,全国官员以此为准则。很多官员都普遍穿上普通的衣服,出门只乘坐柴车。很多军官入府,也仅仅穿工服徒步上班。这一种勤俭节约的风气,从官场逐渐下沉到市井之间。这一小段时间的社会情况,一直到西晋初年百姓还在津津乐道。


只可惜,很多好事并非能长久。

当时太子未定,曹操却非常喜欢曹植。看到这个情况,

毛玠忍不住给曹操上了一道密折,上面劝谏曹操立曹丕为太子。在密折中,毛玠表示,近年来袁绍嫡庶不分以至于身败名裂。废立之事的消息并不是我想听到的。曹操看罢后,在一次毛玠上厕所时,在众人面前表示,毛玠是正直之士。谁知毛玠此举,竟然将自己差点逼上了死路。


就在魏国建立的同一年,崔琰下狱致死,毛玠得知后非常不开心。毛玠的做事风格,对于既得利益者来说是很厌恶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毛玠的不开心最后就被编成一个故事传入到曹操的耳朵中。

有人说,他亲眼看见毛玠曾对受到刺字刑罚的,还有妻子儿女被没为官家奴婢的人表示出怜悯之心。甚至毛玠还自言自语说什么“使老天不下雨的原因大概就是这个吧。”曹操得知后,非常生气,这明显就是挑战自己曾经对崔琰的抉择啊,这就是挑衅君主的权威啊。这件事情的背后推手,正是曹植党的丁仪。曹操生气归生气,但真实情况还是要了解的,于是曹操就派遣钟繇亲自质问毛玠。


面对钟繇的问责,毛玠明确指出自己是被小人陷害而中伤的。毛玠表示,自己年少时参加工作就靠努力和勤劳。我现在的工作处于国家机要部门,会牵扯很复杂的人际关系。在我的工作中,所有想要以公谋私的,我都会拒绝。如果有人鸣不平,即使再小的线索我都要一查到底。

毛玠认为,人的性格就是无穷尽地追求私利,如果有人因此犯法,这个人就会对执法者就行诽谤和陷害。诽谤之事一但出现,立刻就会把臭虫全都招出来,导致所有人都诽谤我。


毛玠强调,如果自己曾经做的工作有错误之处,我会安然赴死。您如果让我自尽,我也会认为是重赏的恩惠。

曹操看了毛玠的对答之后,桓阶、和洽请求曹操赦免,如此一来,曹操决定将毛玠彻底免官。不久之后,毛玠在家中去世。曹操得知毛玠去世,赐给他棺材和钱帛,封他的儿子毛机为郎中。


有学者表示,毛玠的官运结束于有曹植党参与的,既得利益团体的诬陷。毛玠可能因曹操所受压力而“舍卒保车”;也可能考察范围仅仅以“实干”和“艰苦朴素”有失偏颇。另外重要一点是,毛玠的原则性没有和他的灵活性相结合。

文:正聊三国作者XXY

了解更多三国趣事,请多多关注,正聊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