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钟听完一本书:你不是在追逐干货,你是在追逐安逸

据不完全统计,当下中国的发展速度是美国的4倍,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想要赶上社会的进步,生于急速发展时代的我们,个人自身的学习能力也必须得是美国人的四倍。但我们的学习能力并不乐观,于是就产生了知识焦虑,又因为生存余力的不足,大家没时间学习读书,知识焦虑愈演愈烈,最终化为了当代年轻人的生存迷茫。

从2016年9月,知识付费平台“得到”上线了一个新栏目“每天听本书”以来,一时间,“30分钟听完一本书”、“一年收获365本好书精华”、“教你快速阅读法”、“半小时读完一本书”等读书付费项目纷至沓来,于是,上厕所洗澡的间隙,开车的路上,上班挤公交地铁的时候,人们用很少的付出,就获取了一本书的精华,这在商业上为那些知识付费平台带来巨大利润的同时,也解决了当下许多人的焦虑和迷茫,无疑是双赢之举。

所谓30分钟听完一本书,就是撰稿人在熟读一本书之后,把全书的精华归纳总结成五六千字的所谓干货,然后再录制成30分钟内的音频,供需要的人在零散的时间内收听。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就收获了一本书的精华内容,表面上看,这简直太物超所值了,但是,真的是如此吗?

1.你获取到的并不是知识,而是暂时缓解焦虑的“信息”


每天30分钟一本书,一年听完365本书,你真的能收获全部的精华吗,其实,你不但一无所获,而且用这种方法麻痹了自己,浪费了时间,你自以为已经博览群书,学富五车,其实,你是一直在选择安逸。

年前刷朋友圈,看到了一年未见的表弟晒出了一张图片,是2019年樊登读书阅读报告,报告是这样写的:“在樊登读书的日子里,你始终能做得比过去更棒,和去年相比,今年你多读了85本书,新的数据里程,是对努力的自己最好的证明”。

弥漫着诗意的字里行间,是满满的自我感动和“真香”鸡汤。除了“樊登读书”,还有2019的微信读书成绩单,显示的是表弟读过44本书。看来,表弟这一年完全是在书的海洋里度过的。但是,前段时间表弟从外地回来,全家人一起聚餐,一年读了一百多本书的表弟,却和去年没有任何差别,还是那个沉默,不善言辞,甚至是说句敬酒词都脸红的腼腆男孩。

2.我们不仅需要知识,更要能解决实际问题


读了一百多本书之后,除了缓解自身的知识焦虑,一无所获,这就是当下社会许多人的学习方式。在进入社会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学习一直是以知识为导向的,这是和我们的教育体系密切相关的,我们只要把书本上的知识,道理熟记之后再融会贯通,就可以在考试的时候取得不错的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甚至在踏入社会之后考取的一些证书,需要做到的也仅仅是熟记知识,运用知识就足够了。

但是,生活中更多的问题,不是我们熟记知识,运用知识就能够解决的。在互联网时代,知识早已经是最廉价的东西,只要掌握一些简单的搜索技巧,你想要的大多数知识,都能轻易获取。关于时间管理的,有《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清单革命》、《极度效率》等;关于人脉社交的,有《掌控关系》、《说话的力量》、《打造超级人脉》等;关于情绪控制的,又有《幸福的方法》、《情商》、《暗理性:如何掌控情绪》等等,然而,我们最终的结果往往是,懂得了许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作为成年人,我们学习的目标早已不是为了获取知识,而是要解决问题。美国一家培训机构提出了成人学习的五大公理,分别是自我导向,关联经验,强调实践,聚焦于解决实际问题和内在驱动。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学习的根本原因是生活中出现了问题,希望通过学习来提升自身能力,从而能够解决问题,所以,学习的第一步,必须是以自我为导向,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我们遇到了什么问题;接着,我们必须把获取到的知识与我们的经验相关联,知识本身是大众化的,只有关联自身经验,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用,就像是一件衣服,想穿出最好的效果,只能量身打造;然后,学习的效果如何,实践是检验的唯一标准,同时,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不断优化学习方法和效果,直至圆满的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最后,我们不但解决了遇到的问题,而且相应的获得了内在的成就感和乐趣,这就是成人学习最终的内在驱动。

3.在解决问题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学习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不是随随便便听几十分钟的“干货”,就马上能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做出一番事业。

最近,小A正为工作上的事情烦躁不堪,因为公司效益锐减,小A被迫从技术岗转到了销售岗,第一次拜访客户,刚进门说了两句话,小A就找不到话题了,忍受不了尴尬的气氛,他喝了口水,就灰溜溜的告辞离开,当然,销售任务也就泡汤了。接下来几天的客户拜访,小A都遭遇了同样的问题,他发现岗前培训的销售技巧,根本就派不上用场,无奈之下,他找到了销售总监请教。

销售总监也是从底层一步步打拼过来的,他对于小A的请教很热心,耐心的传授了一些销售实用技巧,包括拜访客户前要进行适当的准备,要对拜访的客户进行深入了解,并且针对其爱好兴趣搜索相关资料,这样,拜访的时候就不怕没话说了。

再次拜访客户,小A把总监传授的经验运用到了实践中,果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虽然没有签单成功,但为下次拜访做了很好的铺垫。工作之余,小A又买了两本关于沟通和交流的书认真阅读,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小A总结出学会提问和倾听,有时比自己主动说更有效,因为相较于被告知的事情,人们更在意自己想到的事。在接下来的一次拜访中,小A通过自己搜集的关于客户的资料,不断的进行有目的的提问,引导着客户说了1个多小时,客户心情大好,当场就签了一单。

周末,小A请总监吃饭,答谢总监的教导和栽培。总监看小A好学上进,又传授了几招,并且给他推荐了两本销售实用的书籍。小A通过学习心得,把自己的客户有意识的进行了分类,关系型的,就没事打个电话,约出来喝喝咖啡,最终目标是把客户发展成朋友;理智型的,就分析其深层需求,没事多搜集一些对其有用的信息,通过网络发送给对方;冷漠型的,就得和客户保持适度的联系,不要让对方反感,然后再想办法转化成其他类型……

就这样,小A在工作中不断遇到问题,然后通过请教他人或看书学习一个个解决,渐渐的就构建出了自己完整的销售知识体系,在体系中,有关于产品技术的,有关于销售技巧的,也有关于客户类型的,半年后,小A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学习的积累,一举夺得当月的销售冠军,彻底完成了从技术到销售的转岗。

通过小A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成人学习最终的目标是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干货之所以没用,是因为那是别人的知识,对我们的用处不大,你即使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上十遍,也不一定能成为一个高效的人,只有联系自身经验,通过解决自己的问题,把知识内化,提炼出有用的思维模型,再通过思维模型构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才是完成了真正的学习,而以后的每一次学习和解决问题,都是往体系里添砖加瓦,最终聚沙成塔,让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完整,稳固。

当然,这无疑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但只要你明白了成人的学习都是以自身为导向的,先找出你亟待解决的问题,然后通过学习和关联经验试着去解决它,你就走出了焦虑和迷茫的泥潭,方向确定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前行。

小结:

一件事情本身没有好与坏,就看我们怎么去做。“每天听本书”也有许多的优点,它可以是我们阅读前的预览,让我们带着问题去阅读,也可以变成我们的书单,我们随便听一听,如果对书中的内容感兴趣,就记下书名和类型,下一本阅读的就是它了。另外,它还是我们构建知识体系的指引,许多知识大咖,都订阅了“每天听本书”这个栏目,他们为的也不是获取知识,而是搜索到自己不知道的知识点,然后再深入研究。

生命就是一场解题的过程,想要成长,就会遇到一道道的人生难题,每一次的正确解题,就是一次成长的蜕变,“每天听本书”对你的人生也许无足轻重,但“每周解一道人生题”,会让你更快的成长!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同时有意识的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才是所有职场人的修炼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