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乱政自明成祖起,而形成势力却得益于明宣宗建立的这个机构!

自古以来宦官乱政对于一个国家的危害不言而喻,但是历朝历代帝王却无法根除这一乱象,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封建王朝宦官制度的建立,加之皇帝为了制衡朝臣的需要。但是如果由明君来统辖宦官队伍还可以起到遏制他们势力强大后过于膨胀的权力欲望,而如果是一个昏君的话那么重用宦官制衡朝臣只会适得其反,像是东汉末年十常侍就是因为皇帝幼小昏聩才使得他们势力坐大,干预朝政引起了连锁反应覆灭了汉朝!而朱元璋作为草根皇帝,一生南征北战建立了大明王朝,有鉴于历代王朝宦官乱政的现象,在其执政期间严令禁止宦官学习文化,并不得干预朝政从而根本上解决了宦官乱政的可能性。

而明成祖朱棣在发动靖康之难过程中,曾经多次受到宦官的帮助,才得以顺利的接掌大明王朝的统治权,所以从朱棣开始逐渐放松了对于宦官的禁令。先是派三宝太监郑和七次下西洋展示明朝的丰功伟绩,之后又对宦官进行嘉奖允许他们参与到朝政当中,并建立了东厂这个特殊机构用来帮助皇帝检察军队和全国官府百官言行!

到了明宣宗的时候,文臣势力逐渐壮大在朝政上总是对皇帝进行制约,影响了皇权的独立性,为了制衡文臣明宣宗开始重用身边宦官。为了加强宦官的文化素质,皇帝在皇宫内设计了内书房,请当时明朝大学士陈山教导宦官读书写字,从此开始宦官真正走上了明朝的历史舞台,成为了明朝百官制度之外另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在明英宗继位后,出自内书房的宦官王振成为了皇帝身边最受信赖的人。

当初明英宗力排众议,御驾亲征北方蒙古势力瓦刺的时候,就将兵权交由王振来统帅大军对瓦刺进行征讨,结果因为王振不通战事军心大乱皇帝被俘,而跟随起一同出征的百官也被一一斩杀,使得当时明朝势力一落千丈也为日后明朝衰落奠定了基础!经过这场看似可笑的事件后,宦官本应该不再被朝廷所重用才对,但是之后明朝历代帝王依然为了各自不同的目的而依赖宦官。直到魏忠贤的时候,宦官乱政在明朝达到了顶峰,作为东厂总管的魏忠贤利用手中的权利排除异己,党同伐异,而以浙直为首的文官又建立了和阉党相抗衡的东林党,为了争权夺势两党之间展开了数十年不断的相互攻击,导致明朝元气大伤!

虽然在崇祯继位后,联合东林党一举铲除了为祸多年的阉党但是失去制衡的东林党这个时候不思忠君爱国反而为了各自利益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党内竞争,从而使明朝最终走向灭亡!在明宣宗设计内书房后,之所以会出现如此之多的有文化的宦官乱政,还是因为对于宦官而言有了一个可以出人头地的机会,自然都会奋发图强,一旦成为皇帝身边所看重的人自然可以平步青云!其实内书房出来的宦官,并不都是篡权乱政的人物,像是郑和、李芳、冯保等为数不多的宦官对于皇帝是绝对忠心的。

所以只能说宦官是一柄双刃剑,在明君的手中可以成为检查百官遏制权臣篡权的利器,而在昏君手中自然就会是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而一个朝代往往都是在初期出现明君的概率更为大一些,像是朱元璋,朱棣等人。而明英宗、明宣宗等都是在明朝晚期出现的志大才疏之辈,所以宦官才可以趁机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