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时代的秘密,21cm谱线或可揭晓,宇宙学路漫漫

宇宙可能是从一声巨响开始的,回声远去,此后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宇宙交响乐才开始。在第一次形成中性原子的宇宙微波背景(CMB)形成和第一颗恒星形成之间,有一亿年的时间宇宙归于黑暗。“黑暗时代”到目前为止还完全没有被观测到,但这种情况很快就会改变。

黑暗时代也许能回答许多紧迫的问题。在这一时期,宇宙的大部分质量是以轻原子(主要是氢)和暗物质的形式存在的。原子在引力的作用下缓慢地聚集起来,最后点燃了第一颗恒星。

在第一颗恒星出现之前,天体物理过程很少,而黑暗时代氢的分布则携带着关于结构形成的非常清晰的信息。关于暗物质的行为和形成的结构的大小细节都编码在这些氢云中。但是我们怎么能看到黑暗呢?

幸运的是,这些黑暗时代并不完全黑暗,只是非常暗淡。那时,充满宇宙的氢原子经常碰撞在一起,这会使电子的自旋发生翻转。电子的能量变化很小,能量取决于电子的自旋是与原子核的自旋对齐,还是指向相反的方向。这种非常小的能量差被称为“超精细分裂”。将氢电子的自旋从对准状态翻转到反对准状态,从而导致一个非常低能光子的发射。由于高能光子波长短,而低能光子波长长,这种超精细跃迁将产生波长为21厘米的光子。如果我们能追踪这些21厘米光子的发射,我们就能追踪氢的分布。但21厘米是大约在130亿年前发射的光子的波长。

从那以后,宇宙显著膨胀,光子的波长也随之拉长。波长被拉伸的程度取决于它是在黑暗时代的早期还是晚期发射的。同时,早期的光子被拉伸了约1000倍,导致现在它的波长有几百米。在黑暗时代末期发射的光子并没有被拉伸得那么长,它们现在的波长“只有”几米。

21厘米天文学最令人兴奋的是,它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特定时刻的快照——就像CMB一样——而且允许我们在黑暗时代连续绘制不同时期的地图。通过测量不同波长的红移光子,我们可以观测整个时间段。这将给我们许多关于宇宙历史的新见解。

图解:左图中显示了宇宙黑暗时代末期的红外光,已除去(前景)恒星。21厘米的天文学将能够探测更远的地方。右图是前景天体。图源:NASA/JPL Caltech/A.Kashlinsky(GSFC)。

人们还不清楚黑暗时代是如何结束的,以及第一颗恒星是如何形成的。黑暗时代止于再电离阶段,在这个阶段,强烈的紫外星光再次剥离其电子的中性氢。这种再电离被认为是由来自第一颗恒星的辐射引起的,但我们不知道这一过程究竟有多复杂。由于电离氢不能再发射出超精细线,21厘米天文学可揭秘电离区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许多关于早期恒星天体和星系间介质的行为。

21厘米天文学也能帮助解开暗物质之谜。如果暗物质自周年化,这会影响中性氢的分布,而中性氢可以用来约束或排除某些暗物质模型。

图解:宇宙中暗物质分布的三维地图。21厘米天文学将使我们能够比用来制作这张地图的弱透镜技术更精细、更早地探测这一结构。图源:NASA/ESA/Richard Massey(加州理工学院)。

膨胀模型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探索:21cm天文学能够绘制的结构分布带有量子涨落的印记。这些波动取决于膨胀的场的类型及其势的分布。因此,在黑暗时代已经存在的结构相关性排除了某些膨胀类型。

也许最令人兴奋的是,黑暗时代可能会让我们窥见宇宙弦,一个具有高密度和高引力的一维物体。在弦现象学的许多模型中,宇宙弦可能在膨胀结束、黑暗时代开始之前产生。通过扭曲氢云,宇宙弦在21厘米发射光谱中留下特征信号。

但是测量这个波长的光子并不容易。银河系也有这样的辐射源,这就产生了一个不可避免的银河系前景,必须加以解析和删减。此外,地球大气层会使信号失真,一些无线电广播会干扰测量。尽管如此,天文学家们已经迎接了挑战,第一架寻找早期宇宙21厘米信号的望远镜已经投入使用。

图解:Murchison宽场阵列(MWA)中的一个模块。图源:Natasha Hurley-Walker博士。

低频阵列(LOFAR)于2012年底上线。它的主望远镜位于荷兰,但它结合了欧洲其他24个望远镜的数据,对30米大小的波长非常敏感。澳大利亚的Murchison Widefield阵列(MWA)对几米波长敏感,2013年开始采集数据。而在2025年,平方公里阵列计划落成。这个澳大利亚和南非的联合项目将是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

天文学家的理想依然是彻底消除地球大气造成的误差。他们最雄心勃勃的计划是在月球的远端安装一系列望远镜。但不幸的是,这个想法很牵强——更不用说资金不足了。

图解:ESO/M.Kornmesser,CR7,第一个被认为是星族Ⅲ聚居地的星系,宇宙中第一颗恒星可能诞生于此。

几十年前,宇宙学还是一门缺乏数据的学科,许多人认为它更接近哲学而不是科学。今天,它是一个基于高精度测量的研究领域,其数据覆盖了整个电磁频谱。科技的进步和我们对宇宙历史的理解一直是惊人的,但我们才刚刚开始。接下来才是有诸多信息要挖掘的“黑暗时代”。

作者: Sabine Hossenfelder

FY: 也么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于三十日以内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