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法院學術研討工作再結碩果


170篇文章,294位獲獎者!記者從4月17日下午召開的北京法院第三十一屆學術討論會總結表彰暨第三十二屆學術討論會動員部署視頻會上獲悉,北京法院學術研討工作再結碩果,170篇文章分別獲得北京市法院第三十一屆學術討論會相關獎項,10家法院獲評組織工作先進單位,11位組織者當選組織工作先進個人。在全國法院系統的學術討論會評比中,北京有7家法院名列前茅,獲評全國法院“組織工作先進獎”。



多年來,北京法院學術討論會工作一直在全國法院保持領先位置,特別是近六年來,取得了“四冠兩亞”的驕人戰績。此次評選活動,共從全市三級法院徵集論文約1200篇,各領域、各崗位、各年齡段的幹警都積極參與其中,平均每4名幹警中,就有一人在參與學術討論會論文寫作。在全國評審中獲獎的94篇論文,覆蓋全市22家高中基層法院,學術討論會工作作為關係首都法院“四個高地”建設全局的一項基礎性戰略性工程已成為廣泛共識。



北京高院教育培訓處處長王曉豔介紹,北京法院將學術討論納入“業務培訓—學術討論—人才培養”三位一體工作格局,立足傳承發展,開展隊伍梯次化建設,並設計完善“院內輔導—院級評獎—院級推送—高院輔導—高院評獎—高院推送—全國獲獎”的七層次成長階梯,形成人才輩出、接續不斷的學術討論人才隊伍。通過“以點帶面”“以老帶新”“以少帶多”,年輕作者逐漸成長為學術討論會工作的骨幹和中堅力量,佔北京法院在全國獲獎論文作者總數的3/4。


一年來,北京法院先後選送數百篇論文參加中國法學會、北京法學會等各類徵文研討活動,其中200餘篇獲獎,斬獲第十四屆中國法學青年論壇、第八屆“京津滬渝法治論壇”、第十四屆“環渤海區域法治論壇”、第二屆“羊城杯”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主題徵文活動一等獎。北京高院也因組織工作得力,分別獲得第十四屆中國法學青年論壇、第七屆“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獎”等多個優秀組織獎。



北京高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孫玲玲指出,全市法院要深入分析把握當前學術討論工作在精準把握選題、應對疫情影響以及補短板、強弱項等方面的新形勢新任務,進一步堅定目標,秉持初心使命,推動學術討論工作再上新臺階。她要求,全市法院要始終保持堅定的政治方向和鮮明的研究立場,始終保持尊重規律、靈活創新的工作方法,始終保持共建共享、合作共贏的工作理念,始終保持發現人、培養人、成就人的工作宗旨,繼續堅持首善標準,按照“三最”要求,再接再厲、久久為功,為推進首都法院“四個高地”建設、促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做出應有的貢獻。


北京市法院

第三十一屆學術討論會獲獎名單


組織工作先進獎


組織工作先進個人


論文特等獎


論文一等獎


論文二等獎


論文三等獎


論文優秀獎


攝影:董嶽

編輯:汪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