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生研究」寫實派與新生代:劉小東

【導言】“寫生研究”欄目除了梳理繪畫語言的傳承、演進的歷史脈絡與規律,重要的是將“寫生”置於當代藝術的大平臺進行探討研究,強調“寫生”與社會、人文、時代的關係,以當下的視角來考察“寫生”的價值和意義。本欄目編選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家,供大家分享。

1 藝術評論

相對鍾情觀念與行為、裝置的藝術家來說,劉小東確是本分的寫實派,他愛表現現實生活中的事與人。藉助這些熟悉的事與人,小東訴說著他對人生的感受與體味。劉小東應該是一個很隨和的人,他喜歡“人類家譜”似的東西,在描繪坐著、站著、擁抱著或疏遠尷尬著的人們時,筆端流露出的是他對世界模模糊糊的認識。的確 ,人們總是按清楚的譜沿革下來,卻又是生活在那並非那麼清楚的關係之間。劉小東是以這樣的心態來觀察世界的:他的油畫是他內心世界的反映,也是瞭解他的重要窗口,通過對自己人生體會的表達,劉小東形成了他獨特的“現實主義”風格,也就是所謂“新生代”的特點。新生代畫家作品總體特徵是指以寫實或照相寫實的手法表現現實生活的場景或場面,這些場景、場面是不帶有畫家本人明確否定或肯定的態度的,更多的是一種“冷眼旁觀”心態的表露。劉小東畫面構圖是隨意的。人物的動作與表情,都是不經意的自然形成。他作品的有些地方處理的並不講究,但人們沒有覺得彆扭,卻有一種“這樣也行”,“其實就該是這個樣兒的”感覺,反而給了小東一個認同。這是“新生代”的一個突出特點,畫家們總是在捕捉著新的現實生活,隨意式的表現卻恰好反映了都市人群的心態,迎合了人們的文化口味。

——摘自《寫實派與新生代 ——劉小東的油畫藝術》

劉小東喜歡錶現生活中的人和事,比如他畫自己和太太喻紅,畫身邊的朋友、熟悉的策展人。藉助自己熟悉的人、熟悉的情緒去表達他對生活的感受。然而,他的繪畫並沒有單純地停留在自我表達狀態中,比如他筆下的自己,與其說是自畫像不如說是以畫家個人的視角去表現同齡人的生存現實。畫家陳丹青在紐約時從雜誌上初次看到劉小東的畫作,激動不已,立即寫信給劉小東,稱他為天才。打動陳丹青的是一幅劉小東與同是藝術家的太太喻紅站在牆角的畫,畫中的劉小東焦慮而迷茫,陳丹青說就是那種焦慮和青春的感覺打動了他,陳丹青認為劉小東的畫作表現出了他那一代人的整體精神狀態與現實處境。

中國美術館館長範迪安認為劉小東有自己獨樹一格的繪畫語言,比如很多作品中,劉小東消除了人物與背景之間的過渡空間,有時又把前景和中景的關係強化,劉小東不著力表達畫中人物之間的關係,而是構建畫中人與畫外觀眾的某種聯繫。這讓人在觀看時,有種透過畫家的眼睛去審視,產生彷彿與畫中人處於同一空間、同一時間的感覺。

——摘自《藝術是人類最後的奢侈:走近劉小東》

2 作品欣賞

《大洋蔥》

布面油彩

33cm×38cm

2018

《小南瓜》

布面油彩

23cm×33cm

2018

《小西紅柿和小辣椒》

布面油彩

33cm×38cm

2017

《香蕉和雞蛋》

布面油彩

40cm×30cm

2018

《小葫蘆》

布面油彩

33cm×23cm

2018

《米》

布面油彩

30cm×24cm

2018

《兩個杯子》

布面油彩

30cm×40cm

2018

《兩個瓶子》局部

布面油彩

30cm×40cm

2018

《抽屜》

布面油彩

30cm×40cm

2018

《梳妝檯》

布面油彩

30cm×40cm

2018

《Inugaarsuk》

木板油彩

23cm×33cm

2017

《Nuka》

布面油彩

23cm×33cm

2017

《Qisunnguaq》

布面油彩

23cm×33cm

2017

《Jane》

布面油彩

23cm×33cm

2017

《Miannguaq》

布面油彩

23cm×33cm

2017

《Nielsine》

布面油彩

33cm×23.5cm

2017

《Heidinnguaq》

布面油彩

33cm×23cm

2017

《Gert》

布面油彩

33cm×23.5cm

2017

《自畫像》

布面油彩

47cm×33cm

2010

《藍綠小瓶》

布面油彩

35cm×40cm

2015

《小軍和秀靈》

布面油彩

35cm×40cm

2015

《莊偉和他的問號大拐》

布面油彩

170cm×150cm

2018

《莎莎》

布面油彩

170cm×150cm

2018

《避難者們 3》

布面油彩

180cm×200cm

2015

《The last hunters》

布面油彩

200cm×260cm

2017

《The Nude Black Maja》

布面油彩

150cm×200cm

2009

《出北川》

布面油彩

300cm×400cm

2010

《醉酒者》

布面油彩

130cm×97cm

1988

3 自 述

寫生對於今天的藝術來講是一個直接的藝術,我對這種藝術家的現場發揮有研究的興趣,在這裡,藝術家對「自我」有一種放棄,這使得我的藝術經驗保留著自由的氣質;寫生是我還想去做的,這種方式是眼睛對物質的質感、對物質的習性的判斷,是好的。

畫畫需要有足夠的理由,沒有理由寧可發呆、犯傻,但要做就要有你充分的理由。別的東西都會被代替,但只有你那點堅定的理由不會。我近一年以來畫了很多小靜物,其實正是在《失眠的重量》之後反應過來的。繪畫用得著畫那麼大嗎?用得著轟轟烈烈嗎?我開始畫以前不會去畫的東西,比如家裡的西紅柿、洋蔥、蘿蔔……不僅是人生,繪畫也是。不停地走出去,又回來,如此反覆……就像一場緩慢的歸途吧。

——劉小東

4 藝術家簡介

劉小東

1963年生於遼寧省,1980年在中央美術學院附屬中學學畫,1988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之後在附中任教至今。曾參展過“金們碉堡藝術展18個各展”中國臺灣,金門。“生存狀態”,誠品畫廊,臺灣。“劉小東在東海”臺灣,東海大學藝術中心。“劉小東1990—2000”,中國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劉小東”美國,舊金山LIMN畫廊。“劉小東”中國北京,中央美術館畫廊。被新加坡美術館、上海美術館,中國、澳大利亞昆士蘭美術館、中國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中國東宇美術館、舊金山現代美術館,美國、上河美術館,中國、中國美術館、日本福岡美術館等公共收藏。

寫生現場

寫生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