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翠区科技局:持续攻坚,推动科技创新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

科技创新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环翠区科技局围绕全区攻坚突破重点工作,

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深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在青岛大学威海创新研究院,张维忠教授带领着团队成员进行“智能公交客流大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的数据分析和系统优化。“客流统计系统通过对客流进行大数据分析,可以对公交进行实时合理的车辆调度,科学线网规划,降低公交企业的运营成本,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张维忠说。


作为全市“1+4+N”创新体系的第一个创新研究院—青岛大学威海创新研究院落户环翠,实现了我区高校科研机构零的突破。举办首届“英才汇翠”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创建了首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2家,新增数量全市第一;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74.69%,居全市第一……区科技局不断扩大科技“朋友圈”,聚集创新资源。


△2019年资料图


△2019年资料图


△2019年资料图



△2019年资料图


围绕做好“精、强、融、兴、优、美”六字文章,2020年,区科技局将认真落实“四张清单”,全力攻坚突破,狠抓落实落地,按照制定好的工作“路线图”和“工期表”稳步前行。


以“双招双引”为重点,推进“招商引资”见成效,提档升级中欧水处理及膜技术创新产业园,在龙头企业引进上实现新突破,入驻企业总数突破20家,推进建设公共检测平台,举办2020中欧膜产业技术创新合作大会暨产品展销会,集聚园区品牌力量。


深入推进“招院引所”,助力国际新材料创新中心、远遥海洋科技湾区建设;落地激光与光电产业技术研究院、山科院中试基地威海分中心,并纳入威海市“1+4+N”创新平台体系;筹划指导2处技术转移中心申报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打造全市技术转移样板工程。




△2019年资料图

争先创优,建立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做好后备资源储备和申报;深挖合作高校的人才资源,加强校地校企联动,引进培育一批高层次人才;实施孵化载体提升工程,争取双创人升级为国家级众创空间,成功申报省级孵化载体2处以上。


以“三联三服”为抓手,抓牢企业满意度提升,持续深化与高等院校战略合作,精准服务企业需求;提升政策服务精准性,抓好企业研发财政后补助等政策落实,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开展进企业送政策活动,助力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冲击新目标、实现新跨越。


“我们将重点在科技园区建设、创新能力提升、助力企业冲击新目标等方面攻坚突破、加压奋进;抓好‘一园一区一中心’建设,全区科技科研机构总数突破3家;抓实科技创新管理工作,抓牢企业满意度提升,为全区提供强劲的科技创新动力。”区科技局局长黄松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