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两月后再度狂割韭菜,肖战新歌凭什么豆瓣10分,销量6900万?

导读:沉寂两月后再度狂割韭菜,肖战新歌凭什么豆瓣10分,销量6900万?

数据化的大时代,最不缺的就是流量。一个明星能够凭好风借力上顶流,也能被这股风给刮在地上,如果非要举个例子,那大部分人应该都会想到肖战。混迹娱乐圈籍籍无名多年,明明已经靠着选秀成团出道了,最后还是温水煮青蛙。直到《陈情令》横空出世,肖战这才算是真是正出圈,成为了“顶流”。可惜今年开年一场227事件,直接将他拉下了马。

就当各圈都在集体声讨肖战及其粉丝之时,肖战和自己的团队开始玩儿起了失踪。拒绝正面回答一切问题,沉寂两月终于坐不住后,靠着一首新歌开始试水重回娱乐圈。

昨日零点,肖战新歌于十二点上线,歌曲名叫《光点》,微博文案配文:“凡此过往,铭记于心。感谢所有善意的批评和指正,成长在路上”。只言片语间对“227事件”没有任何的回应,瞬间让本来已平复不少的“Battle”再度“开战”。肖战的粉丝们打着,“要为哥哥买别墅”、“要为哥哥拼这一把”、“被嘲了两个月必须打个翻身仗”等口号,开始大幅度冲销量。一天内销量直达6900万,成功将周杰伦从榜单上“挤了下来”。可是这冲销量的背后,竟然藏着畸形的消费观。

仅一天时间,肖战的粉丝群冒出了不少“鼓励”冲销量的言论,一些大粉甚至说出“买一张就不配当粉丝”的话,并且打出了每人至少105张起的要求;部分粉丝群出现了买不到规定数量的专辑,就提出必须退群的要求。



众所周知,饭圈的年龄大部分偏年轻化,并且未成年的比重还是比较大的,这类群体大都是还在读书,没有独立经济能力的人。并且绝大部分的未成年,三观尚未养成,很容易受到激进言论的左右,目前已经出现了不少想要贷款和用花呗等途径来冲销量的不合理消费观。并且最让人感到咋舌的是这首歌在豆瓣的评分,竟然高达10分。所以到底是什么原因,能让肖战割韭菜割得如此顺利?

回顾早年间的中国乐坛,“神仙打架”四个字是最好的形容词。男歌手有:周杰伦、林俊杰、王力宏、刘德华、张学友、张国荣、谭咏麟、老狼、刀郎、庞龙、陈奕迅、阿杜、朴树等等;女歌手有:SHE、容祖儿、李宇春、孙燕姿、蔡依林、张韶涵、王菲、梁静茹、杨千嬅等等。以上随便一位歌手拿出来与现在的乐坛比,无论是音乐的作品质量和传播度,都是更胜一筹的。

而如今的乐坛,将销量购买力和歌手的影响力、知名度划上了等号,能力排在了销量之后。乐坛流传度最广的,为了一众口水歌。这样的情况又是谁造成的呢?

粉丝和偶像捆绑营业的当下,粉丝经济也成为了品牌的捞钱利器。偶像的作品不再是最重要的,“带货力”才是最被市场认可的能力。“227事件”让不少“反肖战”的网友开始自发抵制肖战的代言,自此各大品牌开始纷纷下线肖战的代言取消相关的合作。如今肖战想要重回娱乐圈,自然得再度证明自己的带货力,那么销量就成为了敲门砖,销量则被粉丝认为是他复出的台阶。台阶越高,复出捞钱的可能性越大。

“肖战”二字,俨然已经成为了消费资符号的代名词,“反肖战”并不是粉圈竞争,而是网友们对如今畸形的消费文化和资本游戏的抵抗,同时也是对创作自由的哀鸣。这件事也值得大家深思,追星追到自己负债累累,这样的星还应该继续追下去吗?

小伙伴们对此有何看法,快来评论区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