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选择永远是错的?

作者 | 木沐

01

我们每天时时刻刻都在做着选择,生活就是一个选择叠着一个选择,这才有了今天的我们。难道不是吗?

有读者给我留言,:

“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做错误的选择,每次做选择的时候都会很小心,考虑很多细节。然而每次做好选择后,都会发现这个选择是相当错误的,接着就后悔。为什么每次选择都是错的?”

我们为什么会在做过一项选择后,会感觉那是错误的?大到考大学选错学校,求职选错单位,结婚选错对象,小到选错路线,买错东西,排错队。

原因是:因为选择导致的结果跟我们的期望值相反,或者二者之间差距较大。

这里涉及到两个概念:结果和期望值。

然而我们认为不好的结果就真的永远不好吗?我们的期望值又合理吗?它是一成不变的吗?选择能够避免选错吗?

02

总有些混的不太好的人,将原因归咎于自己考大学时的选择错误,比如选择的学校不对,专业不好。

乍一听,好像有几分道理,毕竟名校和好专业的人似乎在人才市场更受欢迎。

但是如果你仔细留意身边的朋友,同事,就会有无数例子验证这种说辞无非是在给自己平庸的现状找借口。

我认识的一个外企高级助理Sunny,根本不是什么名校毕业,甚至大学都没上过,不过是中专文凭,在小公司从事文秘工作,手脚勤快又会来事,得到老板信任。

几年后公司决定搬到上海,Sunny没有跟去,老板就把她介绍到他在大公司任职的同班同学。Sunny凭着自己的聪明好学和高情商很快融入到新公司,在此期间,她早已自学获得成人高考大学文凭。

我们公司有个生产经理Peter,在公司工作超过15年,听说最早只是一个库房管理员,没什么学历。

但是他特别好学,也非常有心,下苦功学习英语,因为当时生产总监是老外,他逼着自己勤学苦练,最后硬是达到了可以和老外自如沟通的水平,从而赢得更多的交流机会,逐步被提升,成为生产部经理。

跟Sunny,Peter比,那些天天叫着自己选错学校,选错专业,懒惰散漫的人又有什么脸抱怨生活呢?

不是名校和好专业,在毕业之初也许会有些波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都慢慢变得不那么重要,反而是工作阅历和个人能力的提升,才是在竞争中个人最有说服力的新名片。

对于选择的结果,我们需要具备长远的眼光,将其放在一定的时间跨度上来看。

在时间这个维度上,只要我们用心,就完全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扭转局面,翻转结果,迎来不一样的人生。

03

有个学财务的朋友大杨,大学毕业时,就算没有户口也留在北京当北漂,辛苦而忙碌。在北京待了3年仍然孤身一人,没房没车。

老家人看着着急,非让他回家乡的企业做小老板。大杨自己也有点厌倦漂泊的生活,有一年春节回乡过年,就再也没回来。

几年后,无意中在QQ上碰到他,问起近况,大杨的表情是哭笑脸。他说:

“我现在还真是后悔当时的选择,回到家乡,一切都那么安逸,买了房结了婚,刚开始感觉很舒适,但是慢慢就觉得无聊的紧,我现在真有点怀念在北京时那些奔忙的日子。”

大杨认为当时的选择是错的,是因为他对选择回乡的结果的期望值发生了改变。

当初选择回乡,是因为北漂几年,居无定所的日子让他恐惧和担忧,大杨对稳定充满了期待。

而回乡后的一切其实正满足了大杨当时的想法,只是后来太过安逸的生活又让他产生了新的期望。

这个新的期望和当时作出回乡的这个选择之间没什么关系,那只是一个人在新环境下所催生的新的心理诉求而已。

如果这个心理诉求不算强大,大杨只需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在现有条件下做一些自己喜欢和挑战的事;

然而如果这个心理诉求非常强大,大杨就要考虑选择再次转型,回到北京打拼,那势必又会引发一系列新的问题。

所以当你为自己的选择悔不当初时,不如仔细思考,扪心自问:这个结果和自己最初而不是现在的期望是否一致?

如果是,那你当初的选择就没有错。如果不是,你的后悔只是源于自己有了新的期望和心理变化。

04

我们该如何避免做出错误的选择呢?是拍脑袋凭经验?还是经过周密的测算和评估?

如果一切都那么简单明了,也就没有所谓选择的困难,纠结和痛苦了。

马薇薇在《奇葩说》有一段话,说的鞭辟入里:

“大家老说我们要给人生更多的选择。
你知道什么叫选择吗?
一个对的,一个错的,那不叫选择——傻逼才选错的呢。
两个都是对的,那不怕选择——选哪个都很爽。
人生最痛苦的选择是什么?


两个选择都是错的。
这种时候,我们要选择的是,我们更能承受哪一个带来的后果。
只有两难的选择,才叫真正的选择。
只有选哪个都很痛,才叫真正的人生。”

这还真不是鸡汤,真正的选择没有对错。

很多时候,不管做哪一项选择,总有一些后果随之而来,需要我们承受和化解,哪怕会哭,会痛。

比如:

去大城市打拼 vs. 回小城市安家找事业心强的对象 vs. 找顾家的对象留在现在公司 vs. 跳槽去新公司毕业去500强工作 vs. 考研读研买99元线上课 vs. 买159元的线上课

每一个选择都不完美,我们不能只看到有利的一面,而忽视其挑战性的一面,选择的本质即是你对自己承受能力的判断。

一旦选择,就全力以赴,不抱怨不放弃,接受最后的结局。

05

针对文章开头那个说自己老是做错误选择的读者,我建议他问自己几个问题:

每个结果都是铁定的坏结果吗?是否有可以改善和优化的空间,有结果反转的可能?是你自己的期望发生变化了吗?你的期望是否合理?如果是新期望,你能为此做点什么?那些所谓错误的选择,给你的生活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你从中总结哪些经验教训?

也许其实所谓“错误”的选择不过是你强加给自己的枷锁,你本来有机会去弥补,去翻盘,却因为一味的自怨自艾和悲观消极而错失机会,是你自己亲手做实了这个错误。

我们总在权衡,总在选择,为选择的“好”欢欣鼓舞,为选择的“坏”垂头丧气,却真正忽略了人生真正的意义在于经历,在于体会。

正是在一次次的成功失败和兜兜转转中,我们拓宽了格局和视野,丰富了自己的人生体验。

选择的意义,恰恰就在于此。

作者:木沐,

清华大学MBA,500强高管,专注于个人成长和职场领域,带你轻松玩转职场,一起精进。公号:职场木沐说(ID:mumushuo2017),后台对话框回复:情商,送你一本高情商秘籍。欢迎添加我的个人号:mumushuo1904,围观朋友圈更多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