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让他瘦了10斤

清晨6点,沈阳市骨科医院软伤科医生孙航被闹钟叫醒,他一边揉着朦胧的双眼,一边起床准备上班。可是他上班的地方并不是医院,而是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因为他是驻机场监测点排查医护队的一员。

2月1日起,孙航和沈阳市骨科医院软伤科的23名医护人员,就从沈阳站转战到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近日,记者走进了这个特殊团队。

“我们是24小时值守,白班是8时到18时,夜班是18时到第二天8时,我今天是白班,但是我要至少提前半个小时到达机场,因为要提前穿好三层防护服去交班。”孙航说。当天与孙航一起值班的是沈阳市骨科医院软伤科护士陈旭、温丽。

孙航说:“我们会对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旅客进行流行病学史调查和体温测量。目前,机场有7个监测点,观察过往旅客的体温。每隔一小时就要去检查一下这些监测点的设备。现在气温回暖了,身穿三层防护服,不用走路,都是一身汗,每天走下来,如同洗澡一样。我们每人每天都要走上万步。”

孙航、陈旭、温丽都是80后,虽然工作辛苦,但他们都很乐观,陈旭笑着说:“现在我们每个人的体重都在下降,孙航降得最多,有10斤了。我私下都叫他‘减肥哥’。”

在采访中,记者见证了孙航、陈旭、温丽的工作。他们对一名有发热、咳嗽状态的旅客进行流行病学史调查,从该旅客最近的饮食到最近去过的城市,甚至连旅客在飞机上是否摘下过口罩都要一一询问记录。

温丽说:“流行病学史调查是防疫工作的重点,这项工作关系到沈阳的安全。在为发热旅客体温复测的时候,也会遇到旅客咳嗽、打喷嚏,3次复测要持续10多分钟,其间我们还要进行流行病学史调查。我们特别希望旅客能理解我们的工作。虽然工作很危险,但我们团队没有一人退缩。我们有信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为沈阳把好空中大门。”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杨博

责任编辑:薛乔(EK001)

来源:北京青年网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