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书香八桂,助力决胜小康,广西开展300多项全民阅读活动

草长莺飞四月天,正是读书好时节。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以“阅读圆梦,决胜小康 ”为主题的2020年广西全民阅读系列活动正式启动。300 多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贯穿全年的全民阅读活动,将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基础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民阅读的重要讲话精神,将全民阅读作为建设民族文化强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推动我区全民阅读活动不断深入,规模不断扩大,内容不断充实,方式不断创新,影响日益增强。

为打造广西全民阅读品牌,从今年开始,我区将每年4月23日至5月23日设定为“广西全民阅读月”,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党委区直机关工委,自治区总工会、团区委、妇联、文联、教育厅、文化和旅游厅、国资委,广西军区政治工作局等10 部门统筹推进全区全民阅读活动,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社会氛围,推动书香社会建设。

记者了解到,从即日起至年末,全区各地将精心组织开展300多项主题突出、覆盖面广、线上线下结合的全民阅读活动。包括举行2020年广西全民阅读启动仪式,开展全民阅读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 、进军营 动,激发大众阅读热情;通过举荐“广西全民阅读推广人”、寻访“最美读书人(集体)”、评选推荐“八桂特色书店”等,传播阅读理念,推动阅读引领;举办“中国梦·劳动美”全区职工读书征文活动、“书香八桂 父母同行”亲子阅读活动、“致青春·为家国”广西青少年经典云共读活动、广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村青少年阅读实践活动、“花山诗会”进校园活动、广西校园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等,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扩大全民阅读覆盖面和影响力。

围绕“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工作主线,推动全民阅读工作深入开展,我区还将面向社会公开发行10万张总价值500万元的全民阅读文化惠民卡、举办2020广西书展、开展“书香八桂”图书惠民巡展等,推动文化市场繁荣发展,让更多人享有更优质的精神文化生活。

市民在漓江书院内读书学习。

读书,当与一生相伴

读书既是小事,也是一件大事。今天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读书再次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知识和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2019年,全国图书零售市场总规模突破千亿元,销售额达1022.7亿元,增长14.4%。这说明,书受到了重视,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购书、藏书不等于看书,购而不看、藏而不读也是常有的事。更何况看了,并不等于明白、理解了;读了,并不意味着已消化、领悟。

书籍是知识的载体,是智慧的结晶。特别是那些经时间检验、岁月洗礼依然受人青睐、令人陶醉的优秀作品和经典著作,更彰显文字之美、情感之美、思想之美,凝聚着人类的创造发现、经验总结、理性思考和文明精华,闪烁着智慧和思想的光芒。

“读书好处心先觉”。坚持读书,特别是阅读经典著作,可从中收获知识、技能和心灵感悟,掌握为人处世的道理,还可以丰富精神世界、塑造强大的内心。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鹿心社向读者朋友们分享的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百年大变局·世界与中国》《红色家书》 三本书,就属于这样的经典。“万丈高楼平地起”。读不读书、读多少书,决定了一个人的认识与思想,而读什么书则决定了一个人的气质和格局。

“智者阅读群书 ,亦阅历人生”。如果说品读经典,会让人感受到一种无言的力量、思想的丰盈,那么博览群书则可以使人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中陶冶情操、提升品行、升华境界。苏轼有云:“腹有

诗书气自华”。获取知识、掌握规律、提升自我,需要靠坚持不懈的阅读;理解过去、把握当下、走向未来,从一定程度上说,也需要通过阅读来实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明显跟不上,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领导干部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提高工作本领、领导水平,读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要通过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增强战略思维能力、锻炼见微知著能力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读书使人成长,读书改变命运,早已成为共识。然而,现在不少人读书,有意无意间都带着功利因素。比如,只读对升学、求职、评职称等“有用”之书。其实,读书就像一日三餐,理应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口吃不成胖子”。日读一页、月添一卷,一生相伴,方能厚积薄发、聚沙成塔。

与之相比,许多人虽有读书的兴趣和念头,却无法真正静下心来细细品读、研读。这固然有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繁忙、闲暇时间少等客观因素,但也并非忙碌到挤不出时间的地步。有人数十年如一日每天坚持读书,有人则远离书香、与书绝缘,区别并非在于有没有时间,而在于有没有形成把读书当成呼吸空气、吃饭睡觉这样自然而然的事情。在万物互联、万物皆媒、万物皆屏的时代,获取知识、掌握资讯变得更为容易 、 更加便捷 ,阅读的门槛变低了。阅读的介质由纸张换成了屏幕,阅读的环境也从图书室、阅览室换到了车厢 。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阅读 ,也不失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但这种碎片化的阅读,无法替代传统青灯黄卷式的经典阅读。

世界读书日的目的,并不是强制人们在这一天去读书,而在于提醒我们:读书,应当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

编辑丨卢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