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报》刊发:北辰区​以滚石上山的韧劲推进高质量“一肩挑” 筑牢党在农村执政的钢铁堡垒

近日

《天津日报》第二版刊发新闻

报道了北辰区

以滚石上山的韧劲推进高质量“一肩挑”
筑牢党在农村执政的钢铁堡垒

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织密建强党的组织体系,重点难点在基层,活力成效在基层。2018年,按照中央有关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区和全市同步实现了村级组织换届两个“百分之百”。换届以来,我们坚持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高质量,持续探索推进下派机关干部和农村专职党务工作者担任“一肩挑”,不断筑牢党在农村执政的钢铁堡垒。

凝聚推进“一肩挑”工作强大合力。北辰区委坚持把推行下派机关干部和专职党务工作者担任“一肩挑”,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注重将组织工作资源向村级组织换届倾斜,在2018年选派到村居的10名机关干部全部提拔基础上,今年又坚持抽硬人、硬抽人,遴选10名优秀年轻科级干部到村工作。统筹镇村两级换届,在镇领导班子调整前,优先考虑村级换届需要,实现资源相互贯通,今年以来配齐配强41名镇党务副书记、组织委员等班子成员,让他们在换届中接受磨炼。我们像研究区管干部一样,逐村研究换届人选,通过宣讲“九不能”“七上八下”政策,推出荣誉离任“温情六条”,引导老同志主动让贤。为让下派机关干部和专职党务工作者尽快成长成才,区委主要领导经常调研指导,区级领导到五星村授牌,手把手传经验、教方法。区委组织部建立“三包四用力”制度,部领导包联片区、科室包联各镇、科长包联重点村,经常开展谈心谈话。镇领导常态化深入农村,点对点协调解决问题,在全区形成了党组织关心、主要领导关注、各方齐心帮助的浓厚氛围。

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坚持通过抓政治建设来以纲带目,推行党员“政治生日”制度,以支部为单位,以赠送一份生日祝福、进行一次政治体检等“八个一”规定动作为主要内容,实现“几名党员过生日、全体党员受教育”。持续深化北辰与甘肃华池县对口支援工作,开展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共建行动,举办村级换届“红色集训营”活动,通过开展“沉浸式”教学,接受红色精神洗礼。探索实施“孵化”培养行动,按照不低于45%的比例择优选派专职党务工作者,到双街村、天穆村等9个“孵化”基地,开展集中“淬火”培养,提高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同时,根据专职党务工作者经历阅历、专业技能等情况,定向选派到拆迁拆违、生态环保、信访维稳等吃劲岗位,通过事上练、干中看,磨出铁肩膀、逼出真功夫。

创新“一肩挑”培养使用的途径和方法。为推动下派机关干部和专职党务工作者早日成为“一肩挑”,探索建立成长导师“3+N”帮带制度,部领导、镇领导和村干部与他们结对子,每半年进行一次座谈和考核,把脉会诊、对症开方。探索建立成长档案,“一人一档”记录政治思想、工作业绩等情况,提出个性化培养措施。针对他们对农村工作不熟、对党员群众不熟等实际情况,探索推行“365”工作法,通过换届政策宣讲、了解选情民意、解决实际困难“三进家门”,争当对党忠诚、提高本领、服务群众、推动发展、转变作风、清正廉洁“六个表率”,做到每周学习一遍上级决策部署、每月拜访一遍退休村干部、每月看望一遍困难党员群众、每季度走访一遍村民代表、每半年梳理一遍民生政策落实情况“五个一遍”,促使他们联系服务群众,确保干得好、选得上。目前,10名下派机关干部已全部担任村书记,98名专职党务工作者中,68名担任村副书记,30名担任村书记并全部转任事业编制,其中正科级22人,副科级8人。

营造拴心留人的工作生活环境。坚持把专职党务工作者当本土干部、当自家人,既解决他们工作问题,又解决思想生活等方面难题,让他们安心踏实在村工作。针对一名专职党务工作者与妻子两地分居问题,在组织协调下,已进入本地公司工作。针对单身专职党务工作者交友难问题,我们既当“人梯”又当“红娘”,举办两期“青春有约”单身青年联谊活动,组织30名单身党务工作者与机关事业单位青年结对,16对男女青年成功牵手。有一名专职党务工作者新婚丈夫突发心梗去世,分管副部长带领科室负责同志连夜赶赴其家中看望慰问,并多次疏导情绪使其安心工作。深入开展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调研督查月活动,结合农村评星定级工作,成立专班深入镇村,对专职党务工作者工作思想情况进行调研,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纠偏,引导他们做到“四个没有、三个不”,使其在成长中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