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梅的瞬间」“有张老师在,我女儿一定能考上大学”

家访作为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连接学校和家庭的重要纽带,是增进学校关系和师生关系的重要桥梁,是提高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为此,张桂梅坚持了十多年,前后共走了10余万公里。

张桂梅接受记者采访

2014年,张桂梅前往新庄乡15组进行家访,当看到一位同学家的入户路狭窄非常难走时,不禁感慨:“这路怎么不通啊?连出行都不通畅,这几户人家还有什么出路?”乡村的落后,更加坚定了张桂梅办好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决心。

“贫困山区的落后主要是教育落后,女孩的受教育程度更低,形成了低素质女孩——低素质母亲——低素质下一代的恶性循环。要从根本上解决山区贫困问题,就必须从提高妇女素质入手。”说到创办华坪女子高中的初衷,张桂梅初心不改。

华坪县融媒体中心的王秀丽,从2008年开始就陪着张桂梅进行家访,每一次都让她感动万分。

王秀丽告诉记者,2012年,张桂梅到永胜县进行家访,在家访的第6天,肋骨一直疼。当时她以为是旧疾复发,没有在意。次日,张桂梅却疼得下不了床,大家建议她回华坪检查身体。可她却说,马上就要高考了,孩子们的学习和心理状况一定不能忽视。每一天她都忍着剧痛一家一家走访,在路上疼得龇牙咧嘴,可只要一踏进学生的家,她马上像没事一样,和家长、孩子交流。就这样一直坚持走访完所有的学生家。等回到华坪检查时,医生诊断说张桂梅的肋骨断了两根。

还有一次,张桂梅和王秀丽傍晚才到大山深处的学生家,学生母亲单薄的衣服和瘦弱的身躯,在冬日里显得格外孤寒。但母亲很骄傲,她边把女儿从小到大的奖状拿出来,边坚定地说,女儿一定会考上大学,因为她相信张老师的学校是最好的学校,她的女儿是最优秀的孩子。临走时,张老师脱下身上的棉衣,披在这位母亲身上,又掏出一百元钱给学生的弟弟,让他好好读书。

大山深处的女性对读书学习不敢有任何奢望,可这位穷得连衣服都穿不起的母亲却坚信自己的女儿一定会考上大学,这就是张桂梅创造的奇迹。

云南网记者 李欧 通讯员 刘安萍 整理报道 部分资料综合自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