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骑单车的老张

这个老头,带领一群人,骑着单车,纵横神州大地,环游宝岛台湾,产生出全国唯一一名骑游者火炬手,代表全体宜昌人民,为北京奥运会点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大赞。他就是,宜昌市单车协会会长张必才。



张必才1944年10月出生在学院街杨柳二巷,现住常留路28-1栋改制房。1964年参加工作,单位民康制药厂。八十年代民康制药厂的一部分迁到西陵二路,另立宜昌制药厂,2001年改制后更名为人福药业。老张刚进厂时烧锅炉,后来在黄连素车间当主任,在麻醉药车间当排长,还干过基建科、设备科、仓库储运、生产调度、行政管理、保卫科、供销采购等工作。方方面面均是把好手,故,被同事戏称“万金油”。

1994年适逢国企改革,老张年届50,让位内养。忽然清闲下来的老张没事干,打了一段时间麻将,感觉不是太好。牌桌边坐半天,腰酸背痛两眼发花,看谁都像是张老旧照片。打麻将其实就是打钱,也难免伤和气。这时老张不由想起了昔日的老伙计。

老张干采购工作时,厂里给他配有自行车,一辆28型加重永久牌。骑上它进城采购,就像是万山大哥赶着马车送公粮,别提有多么意气风发。自行车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奢侈品,凭票供应,普通工人买不起,有钱没票你也买不到。工作原因,老张与自行车结下不解之缘,老伙计可不能冷落了。

听说小林园那边有几个骑行爱好者,领头的也姓张,经常邀在一起满世界奔跑,那可比打麻将开心得多。老张找到老张,入了伙。他们骑着自行车,从城里到城外,三游洞、八零九、虓亭、枝江、晓溪塔、官庄……跑了个遍。那时城外差不多全是土路、渣子路,遇上水塘、泥泞得扛着车走,行进中掉链子经常事。骑行是一项磨炼意志、发现自我的运动。个中三味,非骑行者则不得也。骑着骑着,老张骑出了想法。



1997年11月3日,全省最大的城市绿地广场——宜昌市夷陵广场建成开放。华灯齐放,游人如织。站在宽敞的广场,老张注视着随音乐变换花样的喷泉,心潮澎湃,喃喃自语:得有个名字!

就是这个时候,97年11月,单车协会的前身,“三峡单车俱乐部”成立。16个人,从宜昌走向了外地。骑车出行,联系吃住由老张一手包办。

单车俱乐部活动频繁,逐渐引起关注。2000年,通过全国自行车联谊会的帮助,市民政局批准,正式挂牌成立了“宜昌市单车协会”,小林园老张任会长,常留路老张当副会长。单车协会从此步入正轨,队伍从20几人迅速发展到80多名会员。2002年,单车协会在三游洞进行选举,张必才全票当选宜昌市单车协会会长,担任法人代表。

称热打铁的老张,向市体育总会上报了个宏大计划:带领协会会员,在奥运会开幕之前跑完全国,为奥运会助威、向奥运会献礼!计划得到批准。

老张思维缜密,骑行计划按部就班。比如,今年我们跑东北方向,先哪后哪;后年到海南方向,路线规划这样安排。计划总体进行顺利,至2006年,跑完了大陆22个省、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5个自治区。还剩一个台湾省没去。不去台湾就不算跑完全国。

通过多方面努力,最终报请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批准,国家体育总局备案,宜昌市单车协会将作为中国大陆第一支民间组织,张必才同志任团长,参访台湾。

2007年11月24日上午九时,出发仪式在滨江公园隆重举行。市体育总局秘书长谭荣昌主持出发式,市政协主席李泉,市对台办公室李主任,体育局副局长,侨联领导,滨江公园管理处等负责人亲自到场,为志存高远的骑行者送行。



在老张带领下,宜昌市单车协会民间参访团一行13人,骑车到深圳,在香港乘飞机飞抵台北机场。台湾中华文化经济交流协会为他们准备了自行车,并派一个主任专程陪同,中巴车随队提供后勤保障。这只参访团用时9天,环游宝岛台湾一周,完成了单车协会“在奥运会之前跑完全国”的美好愿望。据此壮举,北京奥运会组委会特批宜昌市单车协会产生一名奥运火炬手。2008年6月1日,奥运会火炬在西陵区传递,宜昌市单车协会老会员曹积成,代表全国骑车人传递奥运火炬。

对老张来说,骑行,不仅仅是一项运动,还是人生旅途一端的事业。里边有他的乐趣、认知、理想、抱负。任何事,只有当成事业对待,才可能操持得如此风生水起。在老张家柜子里,大包小包的奖状、聘书、盖满邮戳的骑游纪念册、先进党员证书、奖章、奖杯,琳琅满目,熠熠生辉,见证了老张二十多年来对骑行事业孜孜不倦的坚守。

老张更忙了。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全国骑游运动随之蓬勃发展。2006年,中国老年学学会在秦皇岛成立全国华夏骑游工作部,任老张为副主任,后连续数届担任骑游工作部理事。2017年聘任书已经送达,任期至2021年。

奥运会后,宜昌市单车协会迎来了长足发展,聚集骑行爱好者200之众。如今协会下边有伍家、西陵、夷陵、葛洲坝、长江电力和点军、虓亭6个分会,由年轻骑手组成的“崔克停留驿站”、“闪电野鸽子”两个俱乐部。协会会员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刚上高中,女性骑手20多人。协会每年安排两次长途活动。上半年一次,春暖花开出门;下半年一次,过了国庆节,不冷不热时进行。葛洲坝分会每个周末都组织活动,在本市郊区骑行。

时代在变,包括自行车。用一句老话形容自行车的变化十分贴切:今非昔比鸟枪换炮啦!老张现在有好几辆坐骑,分放在常去的不同地方,到哪儿都有车骑。他最初的自行车仅几百块钱,后来添置了吉安特、崔克,一辆将近六千元。俱乐部的年轻人更是肯买好车,材质优良,式样前卫,现代感爆棚的跑车,随便一辆价值几万,换个车轱辘真金白银花好几千。一辆13万的跑车,两根手指头就能拎起走。骑着这样的自行车,奔驰在宽阔平整的混凝土沥青道路上,雄鹰的自由、彩蝶的浪漫也不过如此了。当然,有车友喜欢寻求刺激,挑战自我,羊肠小道、上坡下坡,则是他们的最爱,又当别论。

长途骑行,的确是一项充满未知和挑战的运动。为实施“跑遍全国”的宏大计划2003年2月,正值“非典”流行期间,协会成立后第一次跑长途,6女14男共20人,计划跑十个省。为壮行色,在原西陵剧场举行了出发式。刚出门就下雨。从宜昌经湖南到广西,一路风雨交加,穿雨衣,路不好,常常只能推着车走。晚上到了旅社,先得要烤衣服烤鞋。从福州到温州要翻越几座大山,路断人稀,饥肠辘辘的自行车队找到一户农家,每人花10块钱吃了碗白水煮面条。经海南、广东、深圳、香港、澳门,到上海却不准车队进城——怕他们们带有非典病毒。辗转72天方才回到宜昌,没想到,非典肆虐,人心惶惶,市里也需先对他们进行疫情隔离观察。

单车协会很多人已年过65,坐公交车不要钱。但他们还是愿意骑自行车。为什么?据老张总结,骑车有七大好处:1、骑车能锻炼身体。2、骑车是低碳生活,有利于环境保护。3、骑车自由,想走就走,想停就停,比坐车旅游灵活机动,景致不错,可以停下来游玩、拍照。 4、骑车能饱览祖国大好河山,了解各地风土人情,开眼界,长见识。5、可以广交朋友:天下骑友一家人。 6、骑车能锻炼人的意志,增加奋斗向前的勇气,培养吃苦耐劳精神,他笑着说:“没饭吃,你要饿得,有饭时你也要吃得!”7、培养团队精神,为树立良好社会风尚做榜样。队友有困难,你要能够舍己为人,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



除了骑行,老张还是社会公益活动的身体力行者:参加党员值班、社区活动、小区巡逻、每个月到西陵图书馆值班一天、不定期到老年公寓慰问孤寡老人、火车站当志愿者等等等等。这一切,都是没有报酬的义务劳动。有的,是一颗火热的心驱动下的无私奉献。忙起来真比上班还要忙,光话费一个月就是一百多块。老张虽是名人,月退休金却只两千多一点。外地开会,参加活动,吃、住、行,全是自费。多跑路,多说话,多花钱。但他是这样想:忙,说明我对社会有用,为大家服点务,出点力,人活的才有意义。单车协会是会员单位,按规定,每人每年收取会费50元。但是,哪够呢!年终总结,开年会,评先进,得给点小礼品意思意思吧?而且单车协会还办有报纸《三峡骑游乐》,半年一期,印500份。除会员人手一份外,市有关单位、全国骑游协会,都能及时获得宜昌市单车协会活动信息。

老张也有老张的忧虑。市里主管部门希望协会组织自行车赛,但老张却不敢放手搞。协会老年人居多,只能开展相对安全的活动。他组织了两次自行车趣味运动会,骑慢车,绕障碍。葛洲坝骑友跑甘肃、宁夏、内蒙,老张要求他们,每到一地,都要向协会报平安。直到骑友全员安全回家,他悬着的心才放下。

单车协会的未来是年青人的。为培养新生力量,老张让“崔克停留驿站”和“闪电野鸽子”两个俱乐部负责人都担任协会副会长,让年青人发挥作用,把上班族带动起来,都来骑车。少开私家车,减少废气排放,让天更蓝,水更绿,公交车也不再拥挤。希望更多的人加入骑行行列,对宜昌的环保、全民健身、良好社会风尚,起到推动作用。

已年逾七旬的老张现在想的和做的是:通过年青一代车友,继往开来,把宜昌自行车运动推向一个新的更高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