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小史-禹

中國歷史上第一王朝-夏朝(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

夏朝共經歷十三世、十六王,他們分別是:禹—啟—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洩—不降—扃—胤甲—孔甲—皋—發—夏桀

1, 夏朝開國君主-禹 在位45年,是黃帝的玄孫。在禹建立夏王朝之前稱為‘夏部落’。其父親治水不成而被殺,禹接替治水的工作,採取疏導的方法,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成功。禹因治水有功,便有了“大禹”這個稱號。得到了當時部落首領虞舜的重用並將部落首領的位置禪讓於他(當時首領是可以禪讓的並不像後來封建王朝的家天下哦,是不是更民主呢!),禹的繼為便是華夏史上第一個王朝的開端。

(1) 大禹傳子

中國歷史上的一次重大歷史事件。治水有功的禹將帝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啟。因為大禹傳子的開始即夏朝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於是中國歷史上的家天下從此開始了。那大家會不會以為在此之前的禪讓制真的就是那麼的順其自然能者賢者大家共舉薦呢?其實不是的,在史書《竹書紀年》中有這樣的內容:堯想傳位給兒子丹朱,但是被舜用武力逼迫,舜發動政變,囚禁了堯和太子丹朱,奪取了帝位,堯最終只能傳給舜。舜一上臺就進行政治肅反,迅速剷除忠於帝堯的政治勢力。《尚書》還有言:“堯使舜嗣位,正月上日,受終於文祖……流共工於幽州,放歡兜於崇山,竄三苗於三危,殛鯀於羽山,四罪而天下服。”這種禪讓多是在武力控制之下的禪讓。

(2) 大禹的父親

大禹的父親-鯀 鯀是黃帝的孫子之一,在堯舜時代,鯀是朝廷中的一位大臣,洪水的泛濫,當時的皇帝堯舜也沒有辦法,堯起用了鯀治水。後其治水不成功被殺。有傳說,鯀死後屍體三年不腐爛,後來不知道是祝融還是吳刀剖開了他的屍體,這時禹就出來了。

(3) 禹造九鼎

傳說禹因為想起從前黃帝軒轅氏功成鑄鼎,鼎成仙去,所以也萌生了鑄造鼎的想法了。這九鼎即冀州鼎、兗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揚州鼎、荊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

(4) 塗山大會

塗山大會一般被認為是夏朝建立的標誌性事件。塗山就在今天的安徽省內,召集夏和夷的部落首領於塗山。大禹就是在這次會上創造的天下九州的說法-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禹也在這次大會上規劃了夏朝的權利管控體制也為後來的王朝提供了基礎。確立了禹的領導地位。

感謝閱讀 本文繫個人學習和收集所寫 後續定期更新各個朝代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