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一线医护人员子女加分|初心可以理解,原则上不能接受

给一线医护人员子女加分

初心可以理解,原则上不能接受

首先对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表示致敬,对各级各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致敬。

最近,全国各地出台为一线防疫医务人员子女中考加分的政策,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与讨论。

小编对此表示:初心可以理解,原则上不能接受

用所谓的功德庇护后代,这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封建社会的思想。

古代有先人是开国功臣或者为皇帝的江山社稷立下汗马功劳后,皇帝赏赐免死金牌,丹书铁劵。后辈即使犯了天大的错误也可以逍遥法外。

回过头来说:防疫一线的医生的付出值得肯定和奖赏,那么除了一线的医护人员其他的医生,警察,政府环卫工人,工作人员等等的努力就可以忽视吗?再说了防疫一线不只有医生。

肯定,鼓励一线的医护人员的人员的初心可以理解,但是同样奋战在一线的其他人员的心理能平衡吗?这是在给医护人员拉仇恨!

医院后勤工作的医护人员加班加点,通宵达旦保证物资供应,没有他们行吗?

物流送货员日行千里,夜行八百运送物资,没有他们行吗?

同样在一线工作的医护人员,有的有子女,有的没有子女,有的子女今年中考,有的明年中考,有的已经毕业了,这公平吗?

再说了学生考试用分数说话,和父母从事什么职业有什么关系呢?那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给初三,高三任课教师的子女在考试中加分呢?

“加分”是在助长“拼爹”的风气。

中国的教育资源本来就不公平,农村出身的学生在考试中多拿10分本来就不容易,这样只会使两级分化更加严重。

无论中考,高考,只有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同样对待,才能为国家发展,为中国梦的实现选拔出“人才”。

新冠肺炎疫情波及到全社会,每个家庭,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全民战役,所有人都是参与者,职责不同而已,除了医护人员以外,非医护岗位的人也冒着很大风险在工作。

这种“加分”政策暖了一部分人的心,也寒了一部分人的心。

作为一名大学生,类比下同样曾经被捧上天的“教师”职业。不谈太过遥远的事,就看看我们过去一年的师生矛盾,有的老师跳河,有的老师因为正常管学生被撤职等等,曾经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到如今并非人人尊敬老师,更何况师生关系,医患关系近年来比较紧张,“加分”之举不是火上浇油吗?

给一部分学生加十分,就等同于给另一部分学生减十分。如果有的学生不是因为努力不够而是因为这“负10分”与理想的学校失之交臂,命运随之改变,这造成的影响太大了。

国家今年取消了连续17年的自主招生,就是逐渐割舍按血缘和金钱分配的的模式,给拥有真才实学的普通人更多的机会,同时促进教育资源分配公平。

当然几千年了,读书改变命运,但也不绝对。社会资源一直都是向血缘和金钱倾斜。

《人民的名义》中祁同伟:天资聪颖,勤奋努力,能吃苦,上进心强,高情商,高智商,但还是在刚毕业的时候被分配到了穷山沟里。

再比如农村的低保户,你没有关系名额绝对不会给你,只要有关系“说你是,你就是”。

在当下,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这10分确实对学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更重要的是这个作用小于血缘和金钱在教育资源以及社会资源上的作用。

当然我们更不能用尊敬去加剧不公,所以给一线医护人员子女加分这件事,初心可以理解,原则上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