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烊千玺的“野心”,不是每个都都能做到的

蒋劲夫家暴的事,高以翔离世的事,令人心痛。悲剧故事看多了,人就莫名感叹很多。

所以,想发点温暖的。

这段时间,我身边很多朋友,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不约而同地多了一个青年偶像:易烊千玺。

易烊千玺,想写他很久了。

正好明天28号,是他19岁生日。

从他2013年以TFboys组合出道那会儿起,我就大约知道他了,不过比起组合其他两个成员,一直以来,他的声响并不是很大。

没王源的能说会道,没王俊凯的鬼马调皮,甚至单看皮相,易烊千玺也不是最出色的。

可以说,一开始他就是最不被外界看好的那一个。

但这一两年风头有点变化了,我们能明显感觉到,易烊千玺火了。

当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疯狂喜欢那个曾经大众都看不上的小屁孩的时候,这种剧情的反转,不知不觉成了易烊千玺这19年人生的精彩成分。

我特别喜欢这种有反转的人生,所以当大家说起易烊千玺的时候,我不仅看到了年少有为,我还更加坚定一直以来的偏执,就像易烊千玺自己说过的一句话:哪有什么一夜成名,不过是百炼成钢。

1

一手烂牌,是好故事的开始

我知道,如今很多人喜欢易烊千玺,是因为他身上各种特质,比如低调谦逊、专业级别的才艺、影视剧上很强的塑造性。

但我今天不想讨论这些东西,因为这些都还不够特别。放在任何一个努力的男艺人身上,这些都是可成立的。

我在想的是,既然大家都在标榜易烊千玺是青年偶像,那么普通人究竟能从他的故事获得什么实质性的启发呢?

在说易烊千玺之前,有个人物很关键,就是易烊千玺的妈妈。

如果记者不说,杂志不写,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易烊千玺曾经的生活,其实并不优越。

我记得《人物》曾经写过他的专访,里面有个片段就是说的千玺妈妈。

说他妈妈那一代,家里穷,不得不高中辍学,南下深圳车间打工,在车间里,才认识千玺爸爸。

而易烊千玺小时候的记忆,是2岁住在深圳爷爷奶奶家,楼下是很窄的弄堂;5岁就跟妈妈去北京奔波学艺,从家到兴趣班,150块的打车费,一次都没舍得花。

我当然知道,每个成功的牛人背后,自然有他成功的理由,但当我真的了解到易烊千玺妈妈这一层信息的时候,还是会感叹:

他母亲,是个狠角色。

这种“狠”体现在,她是一个非常有目标感的人,也许是觉得自己太平庸,所以一直以来,她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个期望,就是要与众不同。

给孩子起名字,要四个字的,因为这样才够特别;

很小就开始培养千玺的兴趣爱好,是因为“受到关注”是千玺妈的青春梦想和遗憾,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经历这种遗憾。

包括千玺小时候参加的各种比赛,都是千玺妈在网络上搜出来,自己报名的。

我可以这么说,易烊千玺和他妈妈的逆袭,就像游戏开局拿到了一手烂牌,换做其他人,可能就得过且过,放弃了;

但他们写了一个好故事。

过去的窘迫,往往是好故事的开始。

2

要从物理上,接近你的目标

这也是我一直以来,为什么特别佩服那些“把一手烂牌打得漂亮”的人。

大家都知道,破局,是不容易的,甚至是很难的,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法让自己过得好一点,别说进步了,能原地踏步就算不错了。

而千玺妈有一点特别好,她好像有种本事,有种生活智慧:想做的事,总能想法子找到可行的门路。

这一点,你从她立志要让千玺与众不同开始,从她让5岁的小千玺年复一年学才艺开始,从她想方设法让千玺有机会登上舞台开始,你就能感受到她的能量了。

然而你看我们身边,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抱怨过不好这一生,谁都会立目标,但真正落实的人有几个?

谁都想要与众不同,但那些口号喊着自己不甘平庸、行动却迟暮的人,跟他们自己眼里的平庸者又有什么区别?

到底哪错了,到底哪里不对?

两年前读到央视主持人张晓楠的故事,我心里的答案就更清楚了,她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要从物理上靠近你的目标。

什么意思呢?

我一直记得央视主持人张晓楠的一个故事细节,她从很小的时候,就想成为一名电视台主持人,想进央视。

她当时考大学,就想考到北京去,因为她觉得,只要自己到了北京,机会就多了。

但结果呢?她没能考去北京。

那怎么办?

当时她还是大学生,要去北京,得要想法子呀,终于,她抓住一个机会,假期去北京新东方教托福,为了应聘成功,这过程当然不容易。

但好歹,人终于能来北京了。

可来了北京,就能成为央视主持人吗?

有个小插曲是,后来,张晓楠凭借出色的英语,考去哥伦比亚读硕了,也许你也会跟我一样纳闷,这是要改变目标了吗?

恰恰相反。

正是因为她了解到,想要进央视,必须要有过硬的学历,而她也发现了,很多优秀的央视主持人,都会选择去哥伦比亚大学进修。

于是,她做了个大胆的决定,哪怕现在暂时进不了央视,她也要先“从物理上”更为接近那群人,这才有了她后来进央视的机会。

所以我们回过头看,当千玺妈和张晓楠的故事同时摆在眼前,我们会很感慨,她们的滚烫人生都有一个相同点:

从物理上,离自己的目标更近一点,哪怕一点点。

这句话的力量是很大的,越有自己的理解,那些我们所谓的行动力不够的状态,都是浮云了,都不堪一击了。

3

要有远见,忽视噪音

话说回来,易烊千玺可能也遗传了他妈妈身上这种特质。

我看市面上的那些专访,写他是冷酷男孩,说他稳重深沉,但不得不说,他是个做事很有定力、目标感特别强的人。

这也让他无形之中,慢慢地从物理上离自己的目标更近。

就拿他小时候的愿望来说吧,他以前就想着说,长大了,在家里的县里面开一个舞蹈室,教别人跳拉丁,那为了做到、甚至做好这个目标,易烊千玺小时候学舞可是很挑老师的。

经常觉得这个老师不行,那个老师不行。要么是教得不行,要么是方法不行。有些人就是纯教,也不懂调整学生。他妈妈为了帮他找到好老师,可操了不少心。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你看那些采访易烊千玺的视频,很多记者会问他一个问题,你下一个目标是什么,你接下来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诸如此类的。

这个时候,易烊千玺都是沉默的,或者,都是模糊回答的。

因为,他不习惯把自己的目标说出来,而是习惯默默做出来,直接拿结果给你看的。

就像他默默学了两年的泥塑,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有这个爱好,直到在他18岁的生日会上,他才终于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成果。

3.5米高的泥塑,是一个少年跪在山石上,身下有龙盘绕,泥人过了塑,非常亮。

他管这个作品叫《千禧龙》。

这个作品,让人不只看到惊艳和专业,还看到他内心那汪大海下的浪涛翻涌,看到他身上那股厚重且沉寂的神秘力量。

站在经济学分析,其实,易烊千玺已经抓住投资的精髓了:

要有远见,忽视噪音。

一个人如果能真正理解这句话,那么,他的人生绝不会差。

其实我给不出一个非常精准的回答,毕竟迷茫有很多种,每个人的情况不同。

但值得说一说的是,无论是千玺和他妈妈的故事,还是主持人张晓楠的故事,我们能从细节中觉察到,那些最终把事情做到,甚至做好的人,他们都有着一种能力:

不仅从物理上接近目标,而且落实的路上,能沉得住气,能忽视噪音。

我们都知道,欲望有三级,低级、高级和顶级。

低级的欲望,你只要放纵自己,立马就能获得;

高级的欲望,你只要能够自律,不久就能体会;

但顶级的欲望,过程是煎熬的。

它需要你能望得远,需要你能耐得住寂寞,需要你每天能为之付出行动,哪怕暂时看来效果甚微。

这也是我为什么看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被感动的原因。

你会被主人公的精神所折服,你会发现:

原来,人真的可以为了自己的愿景,为了自己的目标,用几十年,甚至一生的时间,去努力去执行,一步步逼近自己当年的远见。

立目标的人太多,但沉得住气、去落实的人太少;

真正的野心,不是说你今天口号喊得有多响,说得有多漂亮;

真正的野心,是心有猛虎,眼盯猎物,走得稳健,你只有心定且步步为营,你才能在关键时刻抓住那0.1秒亮出獠牙一举成功的机会。

真的,哪怕每天从物理上接近自己的目标一点点,

我们的人生,就会明朗一点点。

最后,少年,不,是青年的易烊千玺,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