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明目的中藥?決明子

從前,有個老秀才,還不到六十歲就得了眼病,看東西看不清,走路拄柺杖,人們都叫他“瞎秀才”。

  有一天,一個南方藥商從他前過,見門前有幾顆野草,就問這個草苗賣不賣?老秀才反過來問:“你給多少錢?”藥商說:“你要多少錢我就給多少錢。”老秀才心想:這幾顆草還挺值錢,就說:“俺不賣”。藥商見他不賣就走了。

  過了兩日,南方藥商又來了,還是要買那幾顆草。這時瞎秀才門前的草已經長到三尺多高,莖上已經滿了金黃色花,老秀才見藥商又來買,覺得這草一定有價值,要不然他為何老要買?老秀才還是捨不得賣。

  秋天,這幾顆野草結了菱形、灰綠色有光亮的草籽。老秀才一聞草籽味挺香,覺得準是好藥,就抓了一小把,每天用它泡水喝,日子一長,眼病好了,走路也不拄柺杖了。又過了一個月,藥商第三次來買野草。見沒了野草,問老秀才:“野草你賣了?”“沒有”,老秀才就把野草籽能治眼病的事說了一遍。藥商聽後說:“這草籽是良藥,要不我三次來買。決明子能治各種眼病,長服能明目。”以後,老秀才因為常飲決明子泡的茶,一直到八十多歲還眼明體健,曾吟詩一首:“愚翁八十目不瞑,日數蠅頭夜點星,並非生得好眼力,只緣長年飲決明。”



決明子-藥材

為豆科植物決明Cassia obtusifolia L. 或小決明C. tora L.的乾燥成熟種子。全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主產於安徽、廣西、四川、浙江、廣東等地,秋季採收成熟果實,曬乾,打下種子,除去雜質。生用,或炒用。

【藥性】甘、苦、鹹,微寒。歸肝、大腸經。

【功效】清熱明目,潤腸通便。

【應用】

1.目赤腫痛、羞明多淚、目暗不明。本品主入肝經,功善清肝明目而治肝熱目赤腫痛、羞明多淚,常配黃芩、赤芍、木賊用,如決明子散(《銀海精微》);若配菊花、青葙子、茺蔚子等,可用治風熱上攻頭痛目赤,如決明子丸(《證治準繩》);本品有益肝陰之功,配山茱萸、生地黃等藥,可用治肝腎陰虧,視物昏花、目暗不明,如決明散(《銀海精微》)。

2.頭痛、眩暈。本品苦寒入肝,既能清瀉肝火,又兼能平抑肝陽,故可用治肝陽上亢之頭痛、眩暈,常配菊花、鉤藤、夏枯草等藥用。

3.腸燥便秘。本品性味甘鹹寒,兼入大腸經而能清熱潤腸通便,用於內熱腸燥,大便秘結,可與火麻仁、瓜蔞仁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10~15克;用於潤腸通便,不宜久煎。

【使用注意】氣虛便溏者不宜用。

中藥故事之決明子.mp32:53

來自馮藥師


【古籍摘要】

1.《神農本草經》:“治青盲,目婬膚赤白膜,眼赤痛淚出,久服益精光。”

2.《本草求真》:“決明子,除風散熱。凡人目淚不收,眼痛不止,多屬風熱內婬,以致血不上行,治當即為驅逐;按此苦能洩熱,鹹能軟堅,甘能補血,力薄氣浮,又能升散風邪,故為治目收淚止痛要藥。並可作枕以治頭風。”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主含大黃酸、大黃素、蘆薈大黃素、決明子素、橙黃決明子素、決明素等蒽醌類物質,以及決明苷、決明酮、決明內酯等萘並吡咯酮類物質;此外,尚含甾醇、脂肪酸、糖類、蛋白質等。

2.藥理作用:本品的水浸出液、醇水浸出液及乙醇浸出液都有降低血壓作用;本品有降低血漿總膽固醇和甘油三脂的作用;其注射液可使小鼠胸腺萎縮,對吞噬細胞吞噬功能有增強作用;其所含蒽醌類物質有緩和的瀉下作用;其醇浸出液除去醇後,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桔色葡萄球菌、白喉桿菌、巨大芽孢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乙型副傷寒桿菌及大腸桿菌均有抑制作用;其水浸液對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3.臨床研究:用決明子20—30g,開水泡,代茶飲(不少於500ml),治高脂血症24例,有良好療效(遼寧中醫雜誌,1991,4:5);用決明子30g,加水煮沸後燻洗外陰及陰道,每治療黴菌性陰道炎22例,療效較好(江蘇醫藥,1975,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