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俩借钱买的乾隆玉碗,有人10块钱都不要,有人要花300万买

俗话说“盛世收藏”,这几年的收藏市场可以说是投资市场最为火热的一个行列。其中古玉收藏就是一项投资收益非常可观的收藏方式,很多之前不玩收藏的新手也都纷纷来凑热闹!

这不,山东的刘家父子

也怀着一个“捡漏”梦加入了这个行列,

儿子出去旅游遇到有缘人,

聊得投机,就借钱买下了一个

有缘人的“乾隆年制的玉碗”,花费五万元!

玉碗是买回来了,不过

对它的价值,父子都没底。

于是拿着玉碗去古玩市场让人看看,

结果人家古玩商说:

你就算十块钱卖给我,我都不要。

听完这话,儿子心里就开始膈应了。

一方面,觉得这些人根本不懂行

另一方面,也对自己手上玉碗的真伪产生了怀疑。

随后父子俩在网上查了相关资料,

发现在很多个拍卖场上,

这样的玉碗价值基本都要过百万!

俩人激动了,这是被馅饼砸中的节奏啊

网络上的公司推荐他们去鉴定机构做鉴定

只是鉴定费用有点贵,要3000块,

两人也不敢马虎大意,

贵就贵点吧,只要是真品,那3000块算个啥。

一经鉴定,还真是这么回事。

这家鉴定机构还给出了鉴定证书,

证实这个碗确实是乾隆年代的。

接着就给父子两推荐了一家拍卖公司,

拍卖公司承诺能以300万到400万的价格卖出

不过要相应的支付一笔几万块的拍卖费用。

三番两次要交钱,父子两慢慢生出了警觉心。

这才惊觉自己是不是遇到了骗子公司。

两人思来想去带着玉碗上了鉴宝节目,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就看出大问题了!

怎么回事呢?

证书有问题

证书内容显示,它们使用的检测仪器是X射线荧光光谱仪,这是目前被广泛的用于对宝玉石类、贵金属类的结构成分测定,是科学的,一般也是无争议的。

不过对于得出玉石成分是否符合某个历史时期特征的结论,须有权威的、系统科学的数据库作比对,而玉石领域至今也没有这样的数据库可供对比。显然该鉴定书上这种对于年代推断方法是不科学的,一般来说年代属于眼学经验判断的范畴。

材质有问题

再看看这只玉碗,纹饰看似复杂,实际上是粗劣不堪,毫无章法。材料虽然是汉白玉,不过是品级低下的汉白玉石头,成本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而且抚摸表面有毛糙剌手的现象,是典型的氢氟酸腐蚀造成的表面肌理损坏。

工艺有问题

工艺上没有任琢磨的制作痕迹,应该是用固定模块的砂轮,在高速电机的转动下,迅速的车制出素碗的毛坯,然后在碗的表面浸上银光涂料,再粘上带有纹饰和文字的镂空不透水版贴,最后,将其浸泡在一定浓度的氢氟酸溶液中。

一段时间后取出,镂空部分便会被腐蚀掉,文字和纹饰部分由于被覆盖,不受损减。为了营造器物的古旧感,在表面涂抹一些铁锈色和泥土,冒充出土痕迹。

以上三点相信懂行的朋友已经看明白了,这就是一个伪造的赝品!刘家父子二人的“乾隆玉碗”梦是破灭了。幸亏二人心态也极好,爸爸说反正钱也花出去了,也就当给孩子积累点经验和教训。这里赵顾问也要提醒一些新手朋友们:在入行之前最好学习相关知识,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再慎重购买。玉石收藏虽然具有很大的投资价值,但市场造假的也不少。您也可以跟赵顾问一起学习,大家一起进步哟~

乾隆帝与玉的渊源

众所周知,乾隆皇帝是我国古代最痴迷玉的帝王。他爱玉、藏玉、甚至在玉器制作上亲力亲为,诸子取名均与玉器有关。其在位期间是清宫收藏古玉最多的时期,据说乾隆皇帝咏玉的诗文就有800首之多。

其实所谓的乾隆玉碗并不是乾隆所用之碗,而是他母亲当时生病,经过御医治疗,认为中药必须配合玉器使用才能达到最佳疗效。为此乾隆皇帝连夜命令工匠赶制出玉碗-玉蝶-玉杯-玉瓶等供母亲使用。后期被后人誉为“乾隆孝粉”。

汉白玉虽质地较为坚硬,但却脆弱易碎,所以汉白玉雕刻的艺术品极其稀罕。能称得上艺术品的,都必须用顶级的汉白玉,因为只有用顶级汉白玉才可以上数千万年不风化。乾隆期间玉器流传至今藏品稀少不多,除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各大博物馆有馆藏精品以外,民间很难再发现精品。

真正的“乾隆御用碗”

乾隆帝爱玉成痴,

生活用品自然也是一堆玉器。

不过他用的碗可不是什么汉白玉碗!

而是要高级许多的翡翠碗。

喏,就是上面这个。

曾经被拍出300万美元的高价。

不过这还不算最贵的,

作为玉石之王的翡翠,

魅力十足又极具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