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三个三”建强农村基层组织堡垒--地方联播--贵州--地方--首页

据独山县人民政府网消息 近年来,独山县以抓实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着力点,推出村级党建“三个三”工作机制等系列举措,党建促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三支队伍”筑牢基层堡垒。一是建强党员队伍。严格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总要求,探索发展党员“456”工作法,从制度、教育、管理三个方面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2019年,共发展农村党员70人。二是建强村干部队伍。建立健全村干部定期分析研判制度,实行部门联审机制,开展村干部背景常态化审查、综合性研判,对不称职、不胜任的坚决调整。2019年来,共调整村党组织书记9人。三是建强后备队伍。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引导素质好、有文化、热心服务群众的青年参与、支持村级工作,建立传帮带机制,着力培养有潜力的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同时,建立优进劣退淘汰机制,对能力不足、意愿不强、素养不高、群众威信不高的及时调整。目前,共储备村级后备力量199人。

“三考机制”激发干事活力。一是实行村干部职业化“五化”管理考核。实行村干部岗位职业化、报酬工薪化、管理规范化、成长持续化、奖惩具体化的管理考核机制,建立基础工资 岗位津贴 绩效工资 职龄津贴的报酬体系,不断提高村干部待遇报酬。2019年,共发放村干部工资1578万余元,离任村干生活补助165.55万元,村干部工资人均3000元以上。同时,从村干部中定向招录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4人。二是推进村级增比进位“三定”目标考核。出台《独山县村(社区)综合实力发展增比进位考核实施方案》,建立“三定”考核机制,对村定对象、定步骤、定等次进行考核评比,全面激发村级干事创业热情。科学设置考核指标38项,66个村分为示范引领型村、奋发有为型村、跨越追赶型村三种类型进行考核。2019年,共发放村级增比进位考核奖金192.9万元。三是实施村干部“三加”绩效考核。按照《独山县村(社区)干部管理绩效考核办法》,通过“日常工作考核 年终目标考核 民主测评”的“三加”方式,将三部分加权汇总为年度综合得分,客观全面评价考核对象实绩。考核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五个等次,绩效工资分别为基本工资的120%、100%、80%和50%。

“三个体系”压实攻坚责任。一是健全指挥调度体系。成立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下设县脱贫攻坚前线指挥部,成立由县委常委任团长的8个作战兵团(镇)、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班长的8个攻坚专班,划定1019个网格,建立“前指管总、兵团主战、排格主攻、专班主抓”的脱贫攻坚作战体系。二是构建攻坚责任体系。探索形成“4321”责任机制,健全“县级干部包兵团(镇)、科级干部包排(村)、格长包组、格员包户”的四级包保责任制,将责任下沉到村到组到户到人。选派61名科级干部驻村任尖刀排排长、61名优秀后备干部驻村任第一书记、1200名干部驻村真蹲实住任网格员,6949名在职在编干部全覆盖帮扶(联亲)建档立卡贫困户。三是建立督战作战体系。对全县8镇、133个行政村进行县、镇、村三级挂牌作战,定点督战队和巡回督战队负责好督促指导各镇、村落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目前,组建72个定点督战队常态化抓作战,明确34名处级干部督战61个村、430名科级干部为挂牌作战责任人。(独山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