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航空旅遊板塊 同程航旅大幅調整業務架構

北京商報訊(記者關子辰)疫情對旅遊行業的衝擊顯而易見,在各家OTA紛紛調整業務板塊之際,同程集團也開啟了整合的大幕。4月20日,同程集團宣佈啟動航空與旅行社兩大業務板塊的合併,成立同程航空旅遊服務集團有限公司,這也意味著同程集團下一步藉助航空資源發力旅遊板塊。不過,在此次大幅調整的背後,資金緊張、運營壓力大、高管離職等也成為縈繞在同程集團頭上的問題。

據瞭解,此次同程航旅整合了旗下紅土航空、同程國旅和同程旅業(原萬達旅業)三大主體,整合後,同程航旅CEO一職由紅土航空董事長吳嘉竹兼任,而同程國旅與同程旅業整合後的同程旅行社板塊則由原同程旅業CEO滕薇薇負責。“關於同程航旅的籌劃從2019年下半年就已開始啟動,主要目的是重組集團內航空和旅遊業務,發揮產業協同的優勢,做強航旅主業。”吳嘉竹表示。

實際上,對於佈局航空產業,同程集團早有計劃。早在2017年,同程就戰略投資控股紅土航空,希望借力航空板塊發力旅遊業務,並提出了“互聯網+航空”的發展理念。據悉,紅土航空進入同程集團業務版圖後,整體的機隊規模和市場也有跨越式發展。到2019年底,紅土航空共有12架空客A320系列飛機。按照該航空公司的計劃,至2025年末,紅土航空在冊飛機數量將達到30-50架,並開通50餘條國內、國際航線。

針對整合,雖然同程集團規劃了一份未來藍圖,不過,在此次業務調整的背後,也不乏資金緊張、運營壓力大等問題,甚至還引發高管離職。近日,在同程國旅CEO楊佳佳發佈的內部告別信中就指出,“疫情的黑天鵝事件,讓我們無法向前,甚至是毀滅性打擊。從公司股東角度看,運營資金壓力巨大,更有公司活下去的訴求,並尊重公司所做的調整決策”。

華美顧問機構首席知識官趙煥焱分析指出,同程當年上市就遇到過困難,所以先分拆業務,把業績相對不錯的板塊打包到同城藝龍上市,留下的同程國旅進一步進行整合。實際上,旅遊業務本身是薄利,加上疫情的衝擊,讓很多旅遊經營者墊付了大量資金,因此對於旅遊企業的經營更是“雪上加霜”。這次同程航旅整合舉措,其實也是把資源集中處理,同時應該也會在人員上有所調整,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成本。

資深民航專家綦琦還表示,此次同程航旅的整合,可以理解為同程內部資源的一次梳理,因為入股紅土航空之後,業務整合進展並不是很理想,且同程藝龍板塊和同程原有板塊出現業務交叉,因此整合勢在必行。此外,由於互聯網企業入股航司,業務存在跨界,OTA輕資產模式能否真正有效賦能航司重資產運營,從目前效果看,還有待於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