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是一场修行

但斌老师《时间的玫瑰》介绍了他26年来的投资理念和切身感悟。他在坚持价值投资法的同时,注入了更多人生哲理和投资情怀在内,使我感受到的不仅是投资方法的传授,还有很多人生之旅的信仰。

但斌老师主张坚持与伟大的企业共同成长,主张长期投资的理念,他相信好的企业有足够的内生性增长的力量,企业的业务规模和行业前景及行业垄断性等都是考量一个企业是否具有更强生命力的指标。对于寻找伟大企业的方法,但斌老师以贵州茅台和格力电器等企业为例,通过对企业的行业分析、资产分析、是否具备较高行业壁垒、企业是否有好的ROE、团队成员是否有优秀的领导能力和人格品质等方面进行了定向分析,从多个角度加以论证。在论述价值投资和价值评估的方法的同时,但斌老师更多的用优秀企业的示例展示了一个企业精神与信誉的重要性,这也使我受到启发,我们做人做事其实也是如此,坚定信念、踏实做事,诚信之人必会走的更长更远,切不可急功近利、鼠目寸光,这样只能是消耗自己未来的人品以牟取杯盏之利。但斌老师也曾是一名技术分析者和投机者,他曾经说:“当年我相信技但斌老师也曾是一名技术分析者和投机者,他曾经说:“当年我相信技术分析的眼光可以极为远大”“我相信波浪原理能够预先揭示下一时期社会进步或退步相关的重要因素。”他也曾经为自己的这种“技术投资法”写过文章,但经历了一些事后发现终是事后诸葛。巴菲特也曾经用了十年来画图,但是当他悟出了价值投资法之后,他就弃图而去了。

但斌老师说:“波浪原理、技术分析是一种直觉艺术,制定战略需要大量的数据。”我并非以此来证明技术分析的无用,而是发现具备长远的眼光和坚定的信念之后,不必再去纠结那点线之间的毫厘之差,毕竟价值投资法教会我们的是“放长线钓大鱼”,而不是短期套利,因为有可能会“偷鸡不成蚀把米”。一个成熟的厨师不会在美味烹成前反复揭锅,否则本应烹制出的人间美味也只能变成果腹的食物而已。人性劣性不过贪嗔痴,贪欲的存在注定是人性中最难克服的,而价值投资法将我们的目光拉远,无形之中也弱化了我们紧盯毫厘之差而暴露无遗的贪婪本性,这是一种大智慧,我们不可能泯灭人的本性,但智慧的光辉和悟道的信仰终会帮助我们弱化劣性。投资是一种修行,需要的是远见。但斌老师的价值投资法揭示了历史的车轮周而复始的轨迹,对历史透彻了解,面对规律寻机而动,谋定而后动显得无比重要,而更重要的应该就是坚持。慎重的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一个优秀的企业,并坚定的走下去,这需要人生的智慧,更需要勇气与恒心。但斌老师说:要为长期而买进,时间是最有价值的资产,我们今天所买入的股票不仅属于自己,还是整个家族的。我们应该为了我们的子孙担负起此刻的职责。但斌老师目光之远,责任之重,这都是人生的沉淀所散发的光辉。由此我感受到:不悟人生,何谈投资。投资之道也是万物苍生之理中的一个,唯有悟出大道,才能细研小理。通晓历史,立足现实,前瞻未来,面对市场,拥有是应对大于预测。顺势而为,方为上策。

永远不要与天道万物耍小聪明,时间会检验出一切的真假虚实、善恶美丑。但斌老师龟兔赛跑的故事让我悟得一理:宁做乌龟,悠哉哉看尽世间沧桑;莫做灵兔,急匆匆闪度草草余生。人生中、市场里,很多非常态的情况是我们无法阻止和预测的,但是,价值投资法就像往大海里倒一瓶墨水,当时间如海水一样容量极大时,自然就稀释了一小部分变量,投资的结果也会相对稳定。

很多人盲目崇拜巴菲特,他们崇拜的点在于巴菲特“料事如神”,而事实是,当巴菲特看不清市场时他才会采取行动,由于他的偶像包袱,很多资金会随他而动,这就造成了人们拜他为神的结果,而他归根结底崇尚的还是“价值投资法”。巴菲特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他年老时拥有了多少财富,而在于他年轻的时候想明白了很多事情,然后用一生的岁月来坚守。未来的社会,可能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财富终将会流向有智慧和远见的一方,年轻的时候你想的越透彻,可能今后积累财富的机会就越多。

投资这场修行里,拼的就是谁能耐得住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