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牵小手,走过蒲公英的花季

​文/纳纳

童年的记忆里,春天就是飘扬着青草味的蒲公英飞絮。飞絮中有一个模糊而温暖的身影,那就是我的母亲。

“妈妈,我们为什么要挖蒲公英啊?”那时的我一脸不解。

“因为蒲公英浑身都是宝啊。”妈妈笑眯眯地说。

我依稀记得,那天的夕阳很大很温暖。妈妈弯着腰不停地挖着一棵棵蒲公英,把它们仔细地装在布口袋里。我们母女二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跨过荒草丛生的小山坡,摘了满满一口袋蒲公英,欢喜地把它们背回家。那大手拉小手的背影,被夕阳映得好长好长。

春和景明,带着口罩,我和爸妈一起去郊外的墓园给爷爷奶奶扫墓。路过一片麦田,看到一片黄色的小花儿。

妈妈大声喊:“停车!”

然后拿着随身带着的小菜刀和塑料袋,打开车门,快速消失在路旁的草丛里。

这就是我们今年早春挖蒲公英的开始。

妈妈是有备而来的。一路上都在目不转睛地盯着路边的各种花草树木,她的背包里有专业的挖野菜工具,两个超大的黑塑料袋,可以装很多很多的蒲公英。

原来每年春天餐桌上的凉拌蒲公英,就是她和老爸这样挖回来的。

这是长大后,我如此放松地和爸妈相处的一段美好时光。写到这里,我脸红了。做了多年老师,回想过去一见面就总是教育自己的父母,就像教育学生一样严厉,那批评的语气和眼神,一定让他们既委屈又无奈吧。还好,从现在开始,我还来得及做回一个女儿。

说改就改。就从这个下午开始。我停好车后,小跑着追赶妈妈的脚步,提着塑料袋,跟在妈妈身后。爸妈动作麻利,蹲在地里,一个挖一个捡,配合默契。我最年轻,却动作笨拙。妈妈无奈地笑着说:“你来摘蒲公英花儿吧。”于是我终于有了一个力所能及的工作。

三个人就这样开始了挖蒲公英的春游活动。我从未这么仔细地观察过一朵花。采花时我还偶遇了一个小伙伴,一只小蜜蜂。我们像是在比赛。它就悠然停在距离我半米远的地方,不疾不徐地采着花蜜。它采一朵,我摘一朵,像是在比赛谁的动作更快。妈妈边挖蒲公英边告诉我,今年雨水少,地面很干,蒲公英都长得很小。可是即使这样,它们还是贴着地表,努力地生长,奋力地盛放。多么美好。

看着爸妈默默挖蒲公英的背影,我突然觉得自己好像读懂了他们之间的温情。从来不把爱挂在嘴边,却用实实在在地陪伴,共度平常日子里的三餐四季。不管风雨多大,我都不离不弃。

带着两大塑料袋的蒲公英,我们尽兴而归。

把采摘回来的蒲公英整理好,花了我和妈妈四个小时。

下午一到家就开始忙碌。妈妈坐在茶几前,倒出塑料袋里被压得瓷瓷实实的蒲公英。抖落根部的泥土,把花儿和茎儿分别放在两个箩筐里,摘除混在蒲公英里的杂草,把叶子按大小顺序一片片放好。这个工程很是磨练心性。我第一次主动加入了和妈妈一起整理蒲公英的工作里。

就在这个晚上,我开始变了,变得有了耐心。妈妈这么多年以来,就是这样把一棵棵摘干净的蒲公英煮成浓浓的汤。每天喝一碗,可以消炎败火,清热解毒,尤其是因为讲课而得了咽炎的我,一喝蒲公英水,嗓子就不痛了。还有那一朵朵蒲公英花儿,被晾晒干后,就是一味药茶,煮水冲泡,可以一年四季呵护我们的身体。

凌晨两点,我们终于择好了所有的蒲公英。


第二天,我们用亲手采摘的蒲公英做了一场春宴。最有创意的就是蒲公英炒鸡蛋,而凉拌蒲公英则是烹制野菜的经典吃法,苦丁和芹菜叶也为这场春宴增色不少。再搭配一碗五谷杂粮粥,整个春天就欢喜地被摆上了我家的餐桌。

妈妈说,蒲公英全身都是宝。凉拌、煮水、烹茶,入药,妈妈把浓浓的爱都融进了这春天的佳肴里。

我想告诉妈妈,其实你才是我们的珍宝。那和煦暖阳里飞舞的蒲公英,把你的爱撒进了每一个家人的心里。

妈妈,我想就这样牵你的手,和你再去挖蒲公英。

当飞絮拂过我们的面颊时,我看到了你眼中那一抹欣慰,它仿佛在告诉我,我会一直永远爱你,就像蒲公英爱着整个春天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