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印记|西湖管理区就业扶贫:斩断贫穷根 开启“薪天地”

《扶贫印记之行业扶贫》

2020年是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收官之年,西湖管理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脱贫攻坚工作安排部署,结合部门职能,加大行业扶贫工作力度,脱贫攻坚工作扎实稳步推进。西湖管理区融媒体中心聚焦行业扶贫,展示脱贫攻坚战的丰硕成果。

稳就业,是贫困人口增加收入最直接的方式。

稳就业,是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最有效的战法。

稳就业,是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最现实的保障。

稳就业是“六稳”之首,也是基石。稳住就业基本盘,不仅能保障社会稳定,还能增加群众收入,为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打下坚实基础,更能跑出决战决胜的加速度,是疫情防控时期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一环。

脱贫战绩

为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西湖管理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区人社局”)把就业扶贫作为帮助贫困群众斩除穷根、彻底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不断变通工作思路,创新就业帮扶举措,通过动态管理就业信息、举办技能培训、开拓就业阵地等措施,帮助贫困劳动力端稳端牢“饭碗”,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保障。

建立长效机制,动态管理数据。区人社局对公共就业服务管理系统中涉及西湖的所有贫困人员积极开展摸底,提供服务。近5年来,针对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累计大普查大摸底11次,约完成1.6万条信息录入,约提供2.8万人次“311服务”,充分保障了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未脱贫贫困劳动力全部实现就业。

强化各类培训,铸就技术本领。近5年来,区人社局共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91期,累计培训6879人次,其中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271人,“两后生”培训55人。将有就业和培训意愿的贫困劳动力重点群体作为技能培训的主要对象,不断提高贫困劳动力技能素质,推动实现稳定脱贫。举办育婴员(月嫂)、保育员、电子商务、小儿推拿、网络直播带货、食品加工、中式烹调、计算机操作员、植保无人机、电工、焊工、农村大棚蔬菜、稻田养虾、菊花繁殖、牧草种植等各类培训班。尤其今年主播培训+直播带货培训较为突出,培训34人(贫困户1人),实现8.4万元销量。

加强载体建设,精准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对少数年龄偏大、有就业意愿、难以通过市场渠道实现就业的或确实因照顾家庭、身体残疾等原因不能外出就业的贫困劳动力,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进行了安置。同时,按照“谁用人、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专项台账进行动态管理,积极联系区内企业,定向推荐,开发保洁、保安、绿化等适合贫困劳动力的就业岗位,联系社区开设爱心岗位、公益专岗,创建就业扶贫基地,极大地提高了贫困劳动力应聘成功率,有效促进了稳定就业,目前,共累计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197个,扶贫基地累计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88人,扶贫车间累计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239人。

扶贫故事

天还没有亮,来自建湖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戴丹桂已经在村里的穗丰芦笋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芦笋破土后水份流失快,所以天不亮就要采摘,并在最短时间内把芦笋交到收购点。一般情况下,上午10点钟左右就收工了。”工资按件计酬,每采摘一斤芦笋0.7元,戴丹桂每个月至少收入1500元。因为老伴患有精神残疾,为给他治病,家里曾一度揭不开锅。自从有了这份稳定的工作,戴丹桂终于脱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这一切得感谢我们的朱队长!”

戴丹桂在芦笋种植合作社工作

戴丹桂口中的“朱队长”叫朱永强,西湖管理区西洲乡建湖村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工作队队长,2019年市级“最美扶贫人物”。

左二为朱永强

为积极地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区人社局成立以分管副局长为队长、就业处主任为副队长,就业处工作人员及劳保站长为队员的就业扶贫攻坚小分队。

自小分队成立以来,完成了贫困劳动力摸底及点对点服务、各类补贴申报审核录入发放、就业扶贫载体及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等相关工作,朱永强就是其中的一员,朱永强用心用情帮扶,真正和困难群众交朋友,在熟悉行业扶贫政策的基础上,自加压力,协调就业处、医保处、社保处真抓实干,坚决把行业扶贫政策抓实、抓好,促政策落地,普惠贫困户。

“看到贫困户因为各种原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收入没有保障我就特别心急。”提到帮助贫困群众找工作、稳就业,朱永强由衷地说,“我是一名老党员,就业扶贫是我的本职工作,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群众谋岗位、谋福利是我的荣幸。”

同样,来自新港村的黄志玉也是依靠区人社局组织的月嫂培训成功脱了贫,摘了帽。2020年4月份,她参加了区人社局举办的免费家政月嫂培训,现在已正式成为一名月嫂。

左一为黄志玉

黄志玉今年46岁,育有一子,老公身体不好,长期吃药维持,家庭的重担都压到了这个柔弱的女子身上,西湖镇了解到她的家庭情况,推荐她参加区里组织的免费月嫂培训,不仅为贫困妇女提供免费的就业咨询,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介绍等服务。培训结束后,区人社局积极组织协调,将黄志玉介绍到宁波颐乐园上班,现在一个月能拿到五千元左右的工资。

“今年受疫情影响一直不能出门务工,今年能在家门口参加月搜培训特别好,不仅让我学到了一技之长,后面还直接贴心地帮我介绍工作,现在我在这里上班,能帮助减轻家里的负担,很感谢!”黄志玉说道。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未来,西湖人社局将持续加大就业扶贫力度,凝聚稳定就业合力,进而引导更多的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帮助更多的农村贫困家庭实现就业增收,开启脱贫增收“薪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