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廊专用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研制


以下文章来源于防水工程师 ,作者李超

防水工程师

《中国建筑防水》杂志社旗下服务于防水设计师、工程师、一线施工人员的公号,以《中国建筑防水》杂志工程栏目为基础,传播工程信息,传递设计理念,探讨工程理论,展示典型案例,交流施工技能,展示一线风采,宏扬工匠精神,做设计师的智库,当工程人的益友。

综合管廊作为城市地下设施动脉工程,一旦发生渗漏,后期进行修补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都较大,且往往没有修补的施工环境,故防水是地下工程施工中的首要要务,只有确保工程不发生渗漏,才能够保证工程的正常使用和结构安全。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地下管廊专用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研制方法,并探讨了固化速度、偶联剂添加量、潜固化剂选型及添加量对涂料粘结强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的影响。

制备工艺

在1 000 mL的三口烧瓶中依次加入聚醚多元醇、分散剂、消泡剂1,升温至90 ℃,加入无机颜填料、触变剂、抗氧剂后加热至(115±5) ℃,在真空度 -0.095 MPa下对其脱水4 h,然后降温至60 ℃加入MDI,(78±2) ℃下反应1.5 h,再加入TMXDI升温至(85±1) ℃反应1 h,然后加入催化剂1、催化剂2,保温45 min,最后加入潜固化剂、硅烷偶联剂、消泡剂2、流平剂、溶剂,(70±2) ℃下搅拌30 min,降温至60 ℃,真空度(-0.07~-0.08) MPa下脱泡10 min,停真空、搅拌,过滤出料。

性能测试

将制得的地下管廊专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分3次刮涂到涂有脱模剂的玻璃板上,制得厚度为(1.5±0.2) mm的涂层,在标准试验条件下[(23±2) ℃、相对湿度(50±10)%]成膜,养护96 h,然后脱模,涂膜翻过来再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养护72 h,制得涂膜防水层并按照GB/T 19250—2013《聚氨酯防水涂料》进行相关性能的检测

固化速度对聚氨酯涂膜粘结强度的影响

在长期动荷载作用下,防水材料必须与管廊结构主体粘接牢靠才能有效避免窜水的发生。通常应用于地下管廊的防水涂料往往具有极快的固化速度,可大大缩短工期,但极快的固化速度使涂料对基层的润湿较差,涂料未充分渗透到混凝土结构内部就在表面固化成膜,从而导致涂膜与基层粘结强度较低而容易分离、剥落,在喷涂施工时尤为明显。而过分追求防水涂料对基层的润湿性忽视固化速度,又会影响施工进度。


图1 固化速度对聚氨酯涂膜粘结强度的影响

图1为在一定黏度下涂料固化速度对粘结强度的影响(固化速度采用涂膜表干时间表征)。可以看出,随着固化速度的不断降低,表干时间逐渐延长,涂料对基层的润湿性越来越好,砂浆样块表面得到充分渗透(图2),粘结强度也逐渐增加。同时发现,当涂料固化速度过快时,随着后期涂膜拉伸强度和硬度的增加,部分样块的涂膜在固化收缩过程中产生翘边、起皮现象。表干时间在30 min左右时,涂料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同时也能够满足快速施工的要求。

图2 渗透性展示

偶联剂添加量对聚氨酯涂膜性能的影响

聚氨酯分子结构中本身存在大量的强极性基团,如醚键、氨酯键等,可以与基层表面的活性基团产生化学键或氢键作用,具有良好的附着力。但在较快的固化速度下,涂膜与基层表面的活性基团发生化学键合数量较少,很难满足地下管廊对高粘结强度的需求,所以除了适当降低聚氨酯的固化速度,还可以加入合适的偶联剂来增强涂膜与基层的粘结强度。

图3 偶联剂添加量对粘结强度、断裂伸长率的影响


硅烷偶联剂是在聚氨酯材料中较为常用的粘结促进剂,因含氨基的硅烷偶联剂会与—NCO基团反应,导致聚氨酯体系稳定性降低和黏度增加,不利于材料的储存和施工,所以本试验采用了3-异氰酸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作为偶联剂。可以看出,在3-异氰酸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加入后,涂膜与基层的粘结强度开始提高,并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说明硅烷偶联剂在水泥砂浆(无机相)与聚氨酯涂膜(有机相)之间起到了相互连接的桥梁作用,提高了粘结强度;而随着硅烷偶联剂添加量的增加,涂膜交联密度随之增加,从而导致断裂伸长率有所降低。当偶联剂添加量为0.8%时,涂膜粘结强度与断裂伸长率性能最佳。

潜固化剂对聚氨酯涂膜性能的影响

聚氨酯防水涂料应用于地下管廊时,设计厚度一般为2.0 mm,若分2次喷涂施工,每次厚度也要达到1.0 mm。为了防止聚氨酯涂膜中气泡的产生,所以试验采用了潜固化剂,其能够优先与湿气反应产生活性基团,然后活性基团与异氰酸酯基团迅速交联固化成膜,避免了异氰酸酯基团直接与水反应生成的CO2导致聚氨酯涂膜起泡的现象发生;同时脲键强度远远超过氨酯键强度,且很稳定,可提高涂膜物理性能和耐老化性能,能够满足长期使用的要求。

图4 唑烷潜固化剂添加量对拉伸性能的影响


图5 醛亚胺潜固化剂添加量对拉伸性能的影响

试验选用了噁唑烷与醛亚胺两种潜固化剂进行对比分析,图4—5为两种潜固化剂的添加量对涂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的影响。可以看出,随着潜固化剂添加量的增加,涂膜的拉伸强度均先增大后减小,而断裂伸长率一直增大。在相同添加量下,采用噁唑烷的涂膜拉伸强度优于采用醛亚胺的涂膜,断裂伸长率则正好相反。当采用醛亚胺潜固化剂且添加量为2.5%时,涂膜综合性能最佳。


综合性能

经过一系列试验,当表干时间控制在30 min左右,硅烷偶联剂添加量为0.8%,采用醛亚胺潜固化剂且添加量为2.5%时,制得的地下管廊专用聚氨酯防水涂料综合性能最佳,产品的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中试具体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地下管廊专用聚氨酯防水涂料的性能检测结果


结论

本研究制备了一种地下管廊专用聚氨酯防水涂料,探讨了固化速度、偶联剂添加量、潜固化剂选型及添加量对涂料粘结强度、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影响。

1)当表干时间控制在30 min左右时,涂料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同时能够满足快速施工的要求;

2)硅烷偶联剂可有效提高聚氨酯涂膜与基层的粘结强度,其添加量应控制在0.8%为宜;

3)潜固化剂的加入可大大减少涂膜中气泡的数量,相同添加量下,采用 唑烷的涂膜拉伸强度优于采用醛亚胺的涂膜,断裂伸长率则正好相反,故采用醛亚胺潜固化剂且添加量为2.5%时,涂膜拉伸性能最佳。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