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安委会部署全省“五一”假期安全防范工作

4月30日,省安委会下发通知,对做好“五一”期间全省安全防范工作作出安排部署。要求各地、各部门和各单位紧密结合节日特点严密防控化解安全风险,有效遏制和积极应对各类事故灾害,保障人民群众平安过节,促进经济社会安全平稳发展。

通知强调,要对当前安全形势深入分析研判,注重历年同期省内外典型案例剖析,上下结合找准重大风险、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好节日期间的督导检查、明查暗访、指导服务,督促相关企业和单位排查隐患、堵塞漏洞。各级领导干部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求实、求深、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工夫,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重大隐患要盯住不放、一抓到底,坚决防止表面化、走过场。

通知要求,要深刻汲取乾安“4·15”重大交通事故教训,举一反三,突出抓好节日期间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以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和“两客一危”、网约车、临时包车等为重点,加大道路交通安全监管执法力度,严格车辆性能和运营状态检查,把好出站、出城、上高速、过境“四关”,严厉打击非法营运、“三超一疲劳”等违法行为,严防再次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要针对各类项目建设逐步进入高峰期的实际,加大对各类建设工地的检查监管力度,严防亡人事故发生;要针对景区景点局部爆满提前做好疏导方案,合理控制人流密度,加强长期停用游乐设施、客运索道、电气设备等安全隐患排查,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要及时封闭运营。要对开放的各类商场市场、宾馆饭店、文物建筑和“多合一”场所、仓储堆场等,全面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加强群众居家消防安全宣传,及时消除可燃物堆积、电气线路乱搭、消防通道堵塞等安全隐患,严防“小火亡人”。

通知强调,要紧盯高危行业领域安全不放松。针对当前危化品生产量、库存量、进口量齐增“三碰头”和气温升高等带来的安全风险,加强危化品生产、贮存、运输等环节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对油气储备基地、临时储油区、危化品储罐等逐一落实安全包保责任并挂牌公示,组织专家组现场检查指导;在严密防控危化品企业安全风险的同时,全面排查梳理其他涉及危化品储存、使用的企业,分级分类落实管理措施,消除监管盲区漏洞。针对煤价下跌、亏损面扩大的不利影响,加强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严格落实矿长带班下井制度,强化瓦斯、水害、冲击地压等重大灾害治理,对风险大的要派人死看硬守。要加强非煤矿山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组织开展尾矿库汛前安全检查,及时排查消除坝体、排水井等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事件。还要加强城镇燃气、烟花爆竹、电力等其他行业领域的安全隐患专项治理。

通知要求,要加强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防范。针对进山旅游、野外用火增多的情况,严格落实各地区和各部门防灭火责任,在交通要道、重点景区和山口等设立检查站,加强车辆、人员登记管理,严防火种进山入林;要督促旅游景区、林场等落实防灭火主体责任,护林员、瞭望员要在岗在位,及时制止劝阻野外吸烟、取暖、烧烤等违规用火行为;要加强火案侦破,对有关肇事者严肃处理并公开曝光,形成有力震慑。要完善气象、应急、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加强节日期间暴雨、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监测会商,及时向受影响地区和单位发布预警信息,并确保传达到基层一线,严格落实基层群防群治责任,遇有险情立即组织员工、游客、群众等撤离转移,确保万无一失。

通知要求,要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和应急准备。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各类媒体和景区景点、机场车站、高速公路提示牌等,滚动发布灾害性天气、森林火险预警信息和消防安全提示,集中宣传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引导群众安全出行出游。要做好节日期间值班值守,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带班和重要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畅通信息和通信渠道,出现险情及时有效处置。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和各类专业救援队伍要进入战备状态,针对重点灾种、重点地区、重点单位靠前驻防、前置力量,落实应急预案、力量、装备准备,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科学救援、安全救援、高效救援,有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东亚经贸新闻记者 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