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故事」28年坚守幼教创业,她想用心培育好每一个孩子

人生每走一步路,

都是一次选择,

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

有的人说,

人的生命及其精力是有限的,

必须全神贯注并且持之以恒去做某件事,

才有可能追求卓越。

28年坚守创业,

36年的幼儿园从教经历,

她的创业人生,

只为想更好地培育好每一朵蓓蕾......


本期嘉宾:姜晓莉 编辑:陈丽红


随着国内市场需求升级,技术演进和政策利好的共同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人视幼教行业为常青产业。2019年,很多创业者计划发展于幼教行业,但因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得不被迫暂缓发展计划,一些多年从事这一行业的创业者也难免遭受重创。为进一步了解疫情影响下部分幼儿园的发展现状及创业者本人的创业历程,此次栏目组采访了普洱市思茅区新星幼儿园的创始人姜晓莉,旨为与众多创业者或为更多关注创业的人们一同分享,坚守从事幼教行业创业28年的姜晓莉的一些创业经验和成果。



那会儿在农村,只有读书才有到外面发展的可能......


一、成长,是一步一个脚印


“教师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备受人们的尊敬。小时候在课堂上看到教师站在讲台上讲课的样子,感觉很羡慕,希望长大后自己也可以成为一名老师。”1981年,正值国家恢复高考后思茅师范学校开始招新生,这让当时在镇沅县振太乡上中学的姜晓莉看到了希望。在临近毕业选择报考学校时,姜晓莉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思茅师范学校。“那一届总的有八十多名初中毕业生,只有三名取得了到思茅师范学校入学的机会。”



当然,姜晓莉当时选择报考师范学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家里有六个兄弟姐妹,生活并不是很富裕。考师范学校不仅可以免学费,每个月还有额外的生活补助,还能帮家里减轻负担,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成功不是将来才有,而是在你决定去做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要说当时姜晓莉选择幼师专业可以说是一种缘分。“开学前不知道学校有幼师和普师两个专业,老师说我被分在了幼师班。”后来姜晓莉想了想,自己喜欢当教师,也喜欢小孩,这个专业其实也很适合自己,于是决定继续深学。



学习,是一步一个脚印点滴积累。

刚到学校时,因姜晓莉在中学时学的内容都是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对于幼师这一专业的内容大多都是她之前所没有接触过的,这不免让她感觉到有些压力。“只要一有时间,就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各种不会的技能。”当然,除了自我学习,当时的学习环境对姜晓莉的影响也很大。“大家都是来自不同的地方,也都很努力,只要每天起床铃声一响,便会听到同时响起的手风琴声。”基于这样一个学习氛围,让姜晓莉倍加珍惜这一份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很多老师都说我不是‘聪明’,而是一点一点苦出来的。”1984年,幼师专业毕业后的姜晓莉被分配回到镇沅县幼儿园上班,终于如愿实现了自己小时候当教师的梦想。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对姜晓莉来说“理想”似乎不该止步于此。


二、创业不到十年,幼儿园经历两次大搬迁


人生每走一步路,都是一次选择,对生活的态度就是一切。姜晓莉最早到思茅工作是1989年。“为了照顾夫妻关系,从镇沅县幼儿园调到了思茅总站幼儿园。”而影响她创业的也是在这之后的一次偶然机会。



1992年秋,正值幼儿园新学期招生季,按理来说这对很多家长和孩子来说是件值得开心的事,但事实并非如此。“幼儿园太少,很多小孩都入不了园,没有可以学习的地方。”姜晓莉在幼儿园招生过程发现了这一情况和市场需求缺口后,便萌生了自己出来创业办幼儿园的想法。“一来可以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二来当时国家鼓励私人办学,也有停薪留职出来创业的机会。”

于是待幼儿园放假时,姜晓莉在详细了解了当时政府对个人办学的相关扶持政策后,在众多亲戚朋友的帮助下,抱着试试的心态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筹备好了开园前的所有准备工作。“第一年主要是由妹妹管理,我负责指导。”



有的人说,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是热爱和勇气在支撑着。“在二建司租了三间平房和一间小的厨房,虽然有点简陋,但还能办学。”1992年,普洱市首家私立幼儿园“思茅新星幼儿园”在思茅二建司创办成立。虽说幼儿园刚创办不久,但第一年入园的幼儿便有三十六名。“设有一个大班和一个中小混龄班,五名教职工。”这不免让姜晓莉看到了未来的发展希望,于是第二年姜晓莉决定停薪留职出来创业,之后便全身心投入到幼儿园的管理和建设中。


(二建司)

创业的历程,实则是不断寻找、不断纠正的过程。如同多数创业者,姜晓莉的创业之路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刚创业第一年,因幼儿园招生时其他学校的招生已经基本结束,为了能招到更多的新生,姜晓莉亲自带着几位老师到思茅各大街小巷去发宣传单;园内没有娱乐设施,她便带着几个工人用水泥做了一个娱乐滑梯;没有足够的资金买教学设备,“和老板说明情况后,付了点定金,桌子和被褥都是赊账买回来的。”或许很多人想不到,姜晓莉在幼儿园上班决定停薪留职出来创业前已有每个月100多元的稳定工资,而当时她所要承受的压力,不仅需要给员工发工资,添置教学用具,还需要支付房租费。在外人看来,似乎是创业反而使她的生活变得更加拮据了,可姜晓莉似乎并不这样认为,也没有影响她坚持创业的决心。


(寄防所内)


创基立业,一半靠运气,一半靠自己的努力。

“房东要收回房子,再加上幼儿不断增多,想扩大幼儿园面积。”1996年,姜晓莉把新星幼儿园从二建司搬迁到了活动场地较为宽阔的寄防所内,也添置了很多相应的保教设施,班级也从原来的两个班增加到了六个班。可谁想还不到六年的时间,因寄防所要重新改造,姜晓莉又不得不被迫做出搬迁的选择。



2002年,“为进一步扩大幼儿园发展需求,同时也为实现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幼儿园的梦想。”在建园十周年之际,姜晓莉在思茅区思亭路飞机场旁建盖了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80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实现了一直以来深藏在心中的愿望。虽说幼儿园经历了几次搬迁,姜晓莉也在这其中经历了很多的艰辛,但自创办幼儿园以来,姜晓莉对幼儿园对幼儿的用心态度,也同样得到了很多家长和幼儿的认可,可以说幼儿园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06年,新星幼儿园被评选为“云南省一级幼儿园”,



2009年被评选为“全国民办教育百强幼儿园”,



2010年被评为“全国民办十佳特色幼儿园”......



当然,作为幼儿园的创始人,姜晓莉也同样在几十年的创业过程中被赋予了很多的荣誉,被当选为普洱市和思茅区人大代表,被云南省教育厅和云南省民办教育协会先后评为民办教育“优秀园长”等,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受到广大家长的好评。



新星幼儿园第一个分园“思茅学苑花园幼儿园”创办于2015年,在普洱市思茅区科恩学苑花园内。“主要是为了满足家长的需求,如果不继续发展觉得很可惜。”



2019年,姜晓莉在普洱市思茅区科恩学苑花园内创办了“真爱幼幼全日制早教普洱中心”。姜晓莉通过和真爱幼幼全日制早教机构加盟的形式,主要服务于0至3岁的幼儿,为这些父母或家人提供早期教育培训指导和帮助。“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和近几年人们消费能力的转型和升级,感觉早教行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现如今,思茅新星幼儿园、学苑花园幼儿园和全日制早教中心共计106名教职工,14个班级和800名幼儿。或许很多人想不到,新星幼儿园还承载了两代人的记忆。


三、新星幼儿园,一所承载了两代人记忆的幼儿园


创业,很多时候是恒心和毅力坚持不懈的发展过程。要说让姜晓莉深感创业压力的,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也是其中的一次。“疫情期间,教职工的基本工资还是要正常发放的,大家都很困难。”近日幼儿园开学在即,这让原本处于巨大压力下的姜晓莉看到了希望。当然,对姜晓莉来说,开学后的学校疫情防控压力其实也很大。



有的人说,在幼儿园当教师不容易,尤其是遇到一些顽皮的学生时。同样的,对于已经从教36年的姜晓莉来说也同样遇到过很顽皮的学生。只是对于这些所谓的“顽皮生”,姜晓莉却有着她自己的看法。“调皮和聪明往往是连在一起的,如果能好好加以引导,对孩子未来的影响很大。”因为她坚信一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不仅需要时间的铺垫,更需要家长、教师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不仅教师需要不断学习,适时更新教育观念和方法,父母也要不断学习,做好孩子每一步成长阶段最直接的引路人。



说到教育活动,新星幼儿园除了开设有绘画、手工制作、篮球、双语活动等特色课程外,还开设有中华国学经典课。2019年10月,姜晓莉为了能让幼儿更深入潜移默化的了解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于是决定把中华传统礼仪引进课堂,以此从小培养孩子对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认知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当然,疫情期间的教学活动姜晓莉也没有落下,为了让孩子在家也能感受到如在幼儿园的氛围,让教师通过与家长线上“分享游戏”的形式保持教学互动,之后再不定期进行线上回访,了解家长与孩子的互动情况。



有的人说,人的生命及其精力都是有限的,必须全神贯注并且持之以恒去做某件事,才有可能追求卓越。虽说姜晓莉创办新星幼儿园的时间仅28年,但她从事教育行业却已有36年的时间,而这一路走来,很多时候靠的是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和用心。“现在很多幼儿园小朋友的家长也是我的学生,也是从新星幼儿园毕业的。”不仅如此,包括她自己的女儿和现在正在上大班的孙女,也同样是在新星幼儿园上的学,也同样是姜晓莉的学生。



为此,对姜晓莉来说。“教育是一项伟大的工程,特别是幼儿园,是基础的基础。”为给每个幼儿提供个性与潜能发展的机会,同时也为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保证活动质量,自1992年创办新星幼儿园以来,姜晓莉并没有急于拓展业务。因为对姜晓莉而言,她真正想做到的是如何用自己独特的教育观念滋润园内的每一朵蓓蕾,让孩子在每一天都能得到充分的关爱和尊重,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