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時節,長安城裡又要看海啦?唐長安城的排水系統能扛得住嗎?

這是頭條號“懶龍說”的第106篇文章

最近全國很多地方都進入了雨季,暴雨降臨導致城市排水系統不堪重負,許多城市飽受內澇之苦,紛紛進入了“看海模式”。法國作家雨果曾經說過:“下水道是一個城市的良心。”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內澇,也對城市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實古人為了內澇這事也是頭疼不已。居民聚集的所在地,稍微有點內澇,嚴重的話可是真會死人的。所以歷朝歷代都非常重視城市排水系統的修建。比如中國古代最大的都城之一——唐長安城,早在公元7-9世紀就已經有了百萬人口,這麼多人住在一個城市中,總看海可受不了。

為此,唐長安城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排水系統,想要解決城市內澇問題。今天的話題,我們就來聊聊唐長安城的這套排水系統,看看如果遇到暴雨,唐長安城是不是也會看海呢?

一、古代排水系統——老祖宗的智慧

中國古代主要以小農經濟為主,水的需求可以說是首要需求,為此,很多古代文明都是靠水而居。靠水而居當然有著取水方便的好處,可是萬一水太多的時候,洪水一氾濫,那這些文明就倒黴了。所以在古代水淹了城市的事情比比皆是,有的被水淹的實在沒辦法了,甚至都想到遷都的法子了。

當然了,挨個水災就遷都,那國家不得隔三差五就搬家啊。閒著沒事幹老搬家玩也不是個事啊,所以古人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城市的排水系統建設上。古代的管理者,在建設城市的時候,往往會預先考慮充分利用天然水系,或者開鑿人工的水渠以引導洪水進入自然水系,來起到防止洪澇災害的作用。

出土的水渠遺址

中國古代的城市主要由排水溝渠、城外壕溝、城外河道三個層次構成,每當下雨,城內的排水溝渠會將雨水匯聚,並通過城市水系引導到城外的壕溝中,在壕溝中經過沉澱後,再排放到城外的天然河流中。

中國目前出土的最早的排水系統,是出土於河南省淮陽的龍山時代城址,在這裡的路土下面發現了一些陶製的排水管道,不過,這似乎只是“貴族社區”專用的設施。中國真正有惠及全城的排水設施還是在春秋戰國時期,比如齊國的臨淄故城,就有一套非常精密的排水系統。光是城內用於排水的明渠就長達數千米,寬達20米。

出土的陶製排水管

二、唐長安城的排水系統——層級分明,多管齊下

唐長安城作為一個人口達到百萬的當時世界最大城市,對於城市排水這個問題可以說還是很看重的。早在唐長安城還是作為隋朝的國都大興城的時候,這座城市的規劃建設者宇文愷就針對城市的排水問題進行了細緻的考量,對城市的各個宮苑和坊市都規劃了排水管道和排水渠,覆蓋的範圍還是非常大的。

總的來說,唐長安城排水系統按照區域可以分為道路上的,建築物周圍的,城裡頭的和城外頭這麼幾類,下面針對這幾類區域的排水措施簡單介紹一下。

01 路面上的——找坡層和楊溝

我們現在的馬路其實並不是完全水平的,往往是中間略高,兩邊略低,這樣便於在下雨時將雨水排到道路兩側的下水道中。其實這套系統不是現在才有的,早在一千多年前,唐朝長安城就有類似的結構了。唐長安城的路,往往都會在路面上鋪設找坡層,使得路面自中間到街道兩側形成一定坡度

在長安城西市遺址的南大街東側就發現了距離地表1.3米左右的唐代路面,該路通過填石子夯打的方式鋪設而成,這層路面很有可能是路面表面的找坡層。這個找坡層既能加強道路的抗壓能力,又能夠便於排除雨水。

唐長安城路面結構示意圖

經過找坡層從路面上排下來的雨水,自然就進入了道路兩邊的排水溝中。在長安城主要街道的兩邊,都挖有開闊的排水溝。這種街道兩旁的排水溝,就被稱作楊溝,也叫作御溝。根據唐人所作的《中華古今注》中記載:“長安御溝謂之楊溝,植高楊於其上也。一曰羊溝,謂羊喜能觸垣牆,故為溝以隔之,故曰羊溝。亦曰御溝,引終南山水從宮內過,所謂御溝。

以發掘的朱雀大街西側水溝形制為例,溝的上口寬3.3米,下底寬2.34米,呈上寬下窄的梯形截面。溝的兩壁很光滑,溝底很平,底部有沙子和淤土。有了找坡層和楊溝,保證了城區路面的排水順暢。

朱雀大街西側水溝斷面圖

02 建築物周圍的——散水

散水這個詞,搞工程的不會陌生。所謂散水指的就是房屋外牆四周的室外地坪之上,用石頭砌築或者其他什麼材料建築的有一定坡度的散水坡。我們現在的建築外面都有這個,現在的散水是這個造型的。

其實,散水這東西不是現在才有的,唐代長安城的建築周圍也有這個。這玩意內高外低,正好可以把房屋上跌落的雨水分散,使其遠離房屋流到旁邊空地上去。雨要是不太大,旁邊空地上的土就足夠吸收雨水了。在興慶宮一號遺址周圍,就鋪設了寬0.85米的散水磚。可見唐代長安城就有這玩意了。

03 城裡頭的——水渠

在唐長安城還叫隋大興城的時候,為了保證城市的供水充足,宇文愷在規劃建設大興城時,在城中開鑿了龍首渠、永安渠和清明渠三條渠道,水源分別引自城外的滻水,洨水和潏水。後來唐朝在此基礎上又開鑿了黃渠和漕渠。

這五條渠道就構成了長安城主要供水來源。

一般來說,永安渠和清明渠主要供應長安城西半邊和皇城宮城的用水,龍首渠主要供應長安城的東北部分和大明宮用水,黃渠主要負責滿足長安城東南部分用水,而漕渠則主要滿足城市運輸的需要。

這些水渠,平時主要作為城市飲水來源使用,看起來好像屬於給水而不是排水的範疇。但是這五條渠道其實也具有著防洪排澇的作用。當洪水來臨時,五渠就可以將洪水彙集到渠道所流經的方向上,讓洪水沿著五渠的線路,最後流到各大園林的池沼或者直接流到渭水。這就大大減少了城市中的水量,緩解了城市洩洪的壓力。

04 城外頭的——城壕

城壕也就是護城河,古代的城市外面都有這麼一圈,我們常說的城隍爺的這個“隍”指代的就是這個壕溝。壕溝的作用主要是體現在三個方面,一個是軍事上的,可以在物理上與敵軍形成隔離,有這個護城河敵軍過不來。第二是消防上的,如果城牆上面著火,可以從壕溝裡面汲水滅火。

故宮護城河

第三就是防洪,當洪水來臨時,城外面的壕溝就天然成為了一個承載洪水的池塘,能夠對於洪水起到一定的吸納作用。

總體來看,唐長安城的排水系統還是繼承了我國古代排水系統的建造智慧,其排水基本流程也與古代排水系統一脈相承,先是由街道兩邊的排水溝將雨水和積水排到水渠中,再經由水渠排到天然河流、池沼或者護城河之類的。

那麼,有了這麼龐大而複雜的排水系統,在暴雨來臨時真的有效嗎?長安城裡到底能不能“看海”呢?

三、長安城裡到底能不能看海呢?——還是能看的

前面說了,唐長安城規劃了層級分明的排水系統,可是當暴雨來臨時,這些系統能夠起到排水的作用嗎?——答案是:然並卵

唐代史書中曾經多次出現長安城內澇的記載。比如唐玄宗開元八年(公元720年)夏天,長安遭遇一場暴雨,長安城中興道坊一帶,一夜之間就成了一個池塘,一個坊五百多家人大多沒跑出來。《舊唐書》中這樣記載:“

京城興道坊一夜陷為池,一坊五百餘傢俱失。

再比如,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夏天,連日大雨,“長安城內平地水深四尺以上,國中大飢。”還有唐憲宗元和十一年(816年)六月,“京師大雨,街市水深三尺,壞廬舍 2000 家,含元殿一柱陷。”連宮殿的柱子都讓泡壞了,可見內澇有多嚴重了。這絕對就屬於“看海”了。

那就奇怪了,我們前面說了那麼多長安城這個措施那個手段,有一套完整的排水系統。那怎麼能淹成這樣呢?難道是有豆腐渣工程?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唐代長安城內澇的原因,說起來大概有三點,那就是天的方面、地的方面和人的方面。

01 天的方面——唐代氣候溫暖溼潤,雨水多發

氣象學家竺可楨先生在1973年發表的論文《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初步研究》中通過對梅樹、柑橘等等植物的生長範圍記載和農作物生長期的對比,得出結論:

唐朝所處的公元七世紀是我國曆史上的一個溫暖時期

不僅如此,唐代還是一個十分溼潤的時代。在竺可楨先生的《中國歷史上氣候之變遷》一文中對中國曆代的旱災和水災做了一個統計,表明唐代確實旱災相對較少,但是水災比例幾乎是歷史上最高的時期。水災多發當然與降水多有很大關係。

竺可楨先生

根據這個背景,我們再來看一下長安城內澇的記錄,內澇起於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而在唐憲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後就比較少見了。這一個時間段恰好是在唐代氣候最為溫暖的時期,雨量也最大。所以暴雨多發,城裡內澇也就不奇怪了。

02 地的方面——長安城的地勢特點決定部分地區確實容易存水

長安城是什麼一個地勢呢?我們在《楊堅:我要建一座天下最大的都城。李淵:謝謝姨夫,那我就接手了》一文中曾經講過,當年宇文愷規劃建築這座城市的時候,是按照六爻的卦象來建的,當時龍首原有六條高崗,地形大概是這樣的。

唐長安城地形圖

從這個地形圖中,我們可以看到,長安城的地形很像一個簸箕。九六和九五高坡落差在30米,九五和九四高坡、九四和九三高坡落差只有5米。所以長安城的坡度是一個漸漸平緩的過程。而在坡度由陡趨緩的交界處,就好像簸箕的最深處,一下雨肯定最容易存水。

比如我們前面說過的唐玄宗開元八年(720年)夏天長安城的那場暴雨,把興道坊給淹了。這個興道坊位於皇城外面朱雀門下東側第一坊,從地形上看正好是九三和九四高坡之間的窪地,一下雨可不就容易淹了嘛。

03 人的方面——城市規劃還是有一定缺陷的

前面說的都是自然條件的問題,看起來好像長安城內澇跟人為因素沒有啥關係。其實,人為因素也是導致長安城內澇的主要原因。可是,我們前面說了那麼多長安城的排水系統,設計這麼全面,怎麼還會出問題呢?

看起來,長安城裡又有水渠,又有壕溝,應該是足以應對內澇了。可是遇到內澇的時候,這些措施並不像看起來那麼有用。比如說我們前面說的五渠吧,有這麼多水渠,按說應該能夠把多餘的積水排走,起到一定緩解內澇的作用了吧。其實這五是入城渠道多,出城渠道少

五渠之中出城的渠道僅有永安渠和漕渠兩條,永安渠經過外郭城直接流入宮苑,再注入渭水。按說也能起到一定行洪作用了,可是永安渠渠道比較窄,實際上並不能對緩解內澇有太多幫助。

再比如,長安城的地形其實是東南高,西北低,按道理應該從東南到西北直接修幾條水渠,不就可以導出積水了嗎?可是問題是,長安城的西北邊是皇家的禁苑,總不能把人家皇家禁苑刨開修水渠吧,所以最終還是沒法徹底解決內澇問題。

其實,唐代在繼承了歷朝歷代的排水系統建設經驗後,結合自己的地形實際,已經在長安城建成了比較完備的排水系統,無論是各條大街的找坡層和楊溝,建築物旁邊的散水,城裡的水渠和城外的壕溝,無不體現著古代人民的智慧。

雖然看起來,在這些措施之下,長安城仍然沒能逃過“看海”的命運。史籍中也記載了很多關於長安城內澇的慘狀。但是,長安城看海其實是有著種種客觀原因的,比如唐代本來就氣候溫暖溼潤,雨水較多;以及長安城的地勢部分地區確實容易積存雨水;以及規劃確實有一些考慮不周的地方。所以我們不能草率的下結論說長安城的排水系統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根據史籍記載,從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修建隋大興城,到唐昭宗天佑元年(904年)朱溫挾持唐昭宗遷都洛陽的321年間,這座城市有記載的嚴重內澇只有十幾次,平均下來大概三十多年一次,這就說明,在應對三四十年一遇的降雨上,長安城的排水系統還是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的。只是在應對比較大規模的強降雨的時候,長安城排水系統確實有點捉襟見肘。

作為一個古代城市,我們也確實不能以現代城市的排水要求來審視,只能說長安作為當時世界經濟文化的中心,已經在遏制內澇方面儘可能做到當時條件所能達到的極限了。

參考文獻

1、《隋唐長安城水利系統初探》 王意樂 西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隋唐長安城“八水五渠”的水系研究》 溫亞斌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3、《隋唐長安城給排水系統研究》 朱超 西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4、《論唐代氣候的變化及其影響》 吳永紅 福建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5、《中國古代城市排水系統》 許宏 中國文物報 2012年8月3日第5版

6、《唐長安在城市防洪上的失誤》 吳慶洲 自然科學史研究 1990年第3期

7、《隋唐長安城的河渠體系》 張超男 宜賓學院學報 2009年第11期

感謝您關注頭條號“懶龍說”,如果您喜歡看我的文章,可以在評論下方與我留言交流,或者可以轉發朋友圈,甚至可以點擊文章下面的“讚賞”,為作者提供一點點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