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圣陆羽本是孤儿,后不慕荣华将茶提高为一种文化

中国人喜欢把在一个领域的学问做到极致的人叫作圣。这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这也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积极进取勤奋的民族。因此把儒家学说推向顶端的孔子,被尊称为儒家的圣人,把兵法与谋略推向文化的顶端的孙子,叫做兵圣。

三国时代的关羽,因为仁义与忠孝和武功并存,被称之为武圣。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把饮茶从一种生理需求推向精神追求,把饮茶从现实的锅碗瓢勺的俗世生活推向审美生活的人,就是陆羽,他被尊称为茶圣。

我们知道,中国人的饮茶的传统,从上古时代就开始了。传说中的神农氏尝百草,是为了给人类找到驱除瘟疫解毒的方法。《神农百草》中记载说,神农氏一天尝了上百种草药,遇到七十二种毒,最后是靠着茶才解毒的。这说明,茶本来是作为药物而出现的。

茶的这种实用主义的功能,在中唐时代,成为一种文化,一种审美心理,一种超脱于药物需求的精神文化的需求,而引领并完成这个审美文化转变的人,就是唐朝著名的隐士、诗人、孤儿、和尚、多情的丑男,陆羽。

陆羽在世界茶文化史上,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陆羽,字鸿渐,湖北天门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 。是唐代著名的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陆羽

其实,陆羽本来是个无名无姓的孤儿。

名字对一个人很重要,很可能隐藏着命运的信息,因为名字包含着人对未来的期许。无名无姓的陆羽,长大后给自己起了个名字,他读《易经》给自己占了一卦,得到“渐”卦,“渐”卦的卦辞说,“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意思是说鸿雁降落在地上,两羽翩翩,可以作为仪式上仪礼,象征遇到贵人,四方坦荡。这是一个吉卦。本来无名无姓的他就给自己一个陆姓,名字叫羽,象征着自己云游四方皆坦途的美好未来。

在今天看来,陆羽的名字与他一生的事业联系紧密,茶生于陆地之上,四方皆有茶,茶就是他的羽毛,品茶就是他的生命。

处在中唐时期的陆羽,一生没有做过官,但是出身贫寒的孤儿的他,却做过很多的事情。陆羽在婴儿时期,因为长得太丑而被抛弃,被一个佛门大师收养,学习佛学。但陆羽不喜欢这种清苦的青灯黄卷的生活,偷偷离开佛寺,独自一人闯荡江湖。他做过小丑演员,专门扮演小丑,用他的幽默给别人带来欢笑。陆羽的文采相当好,他不仅是当时著名的诗人,还专门写了笑话集,用他的段子娱乐别人。

正是在艰难的生活中,陆羽用他最认真的人生态度,得到了很多文人高官的帮助和悉心培养,最终陆羽走上了喝茶、研究茶的道路,最终成为茶圣,成为被人祭祀的茶神,从而成就了一生的传奇。

陆羽的一生,其实就是在做一件事情,就是饮茶品茶,把茶从草药推高到文化的位置。

茶与酒不同。

陆羽

酒大概代表着一种世俗的精神,酒是现实的佐料与麻醉剂。而茶则不同。茶注定是属于精神的世界的,它最应该属于与世无争的隐士。陆羽的气质,大概就是个遗世独立的隐士。陆羽写诗表达自己的志向: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人生有六羡,但陆羽根本就不在乎那些世俗的快乐,所谓的黄金台白玉杯,所谓的功名利禄,在陆羽看来,一切都是浮云。陆羽梦想的生活就是找到好茶,找到好水,在茶的世界上,做个态度安然的隐士。正是陆羽的这种遗世独立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让他把茶的事业做到了极致,从而成为茶文化的创立者和完成者。

我们说陆羽把喝茶变成了一种文化,这貌似有点虚幻,但是我们要是认真阅读陆羽关于茶的专著,我们就可以看到,陆羽的茶经,既有审美意义上的道,也有实际操作层面的术,它是关于茶的一部科技专著,一部百科全书。

《茶经》一共讲了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部分讲茶的起源,第二部分谈采茶制茶的用具,如采茶篮、蒸茶灶、焙茶棚等;第三部分论述茶的种类和采制方法。第四部分讲煮茶 、饮茶的器皿,即24种饮茶用具,如风炉、茶釜、纸囊、木碾、茶碗等。第五部分:讲烹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质的品第;第六部分讲饮茶的风俗等。

总之,陆羽的《茶经》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的茶叶采制和饮用经验,全面论述了有关茶叶起源、生产、饮用等各方面的问题,传播了茶业科学知识,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开中国茶道的先河,同时也是日本茶道的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