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房有地非要到兒子家住的老人,應該怎麼對待這樣的老人?

小水點36


大家好:很高興和大家一起來討論這個問題。

首先提這問題的肯定是兒媳,看是一個最簡單的反問就是:假如你若有個兒子,辛苦養到十歲,當你問他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幻想一下兒子回答:要是千萬不要來麻煩我。我們心裡會有何感想?

小時候常聽老人常說:要是三觀不正。遇見這種人不懂得孝道的人,看就屬三觀不正。雖然她也不是一概而論的,畢竟涉及到自己父母,出現的可能是另一個面孔,和另一套理論了。要是真是完完全全的三觀不正了。

我們要從小孝順父母,對老人言,是一種權利,他們生養了子女,一輩子操心子女,做了父母該做一切。而他們對子女言,看起來則是一種義務,為人子女,不孝順供養父母,那些年邁的父母靠誰?靠政府?自生自滅?那些稍有良知的人,都會有"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如今親還在,我們子卻欲推卸責任,大家覺得合適嗎?我們作為丈夫妻子的兒媳,讓自己䧟丈夫於不孝不義,合適嗎?謝謝大家支持


趴哥農村創業


你好!很樂意回答你關於“農村有房有地非要到兒子家住的老人,應咋對待這樣的老人?”你所說的情況的確存在,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從你的表達中,我們可以推測,老人的兒子和你在城裡買房定居,你們不是在城口裡有穩定的工作就是在城裡做生意,應該說,經濟條件還不錯,生活算殷實。唯一讓你感覺不爽的是公公婆婆或者其中的一個老人,跟你們一塊在城裡居住生活,讓你不勝其煩。

或許是兩代人的生活習慣不同,或許你和老人之間有矛盾,才讓你說出上面的話。作為老人的兒子絕不會有這種想法,更不會說出來。那麼,作為老人該不該進城住在自己兒子家裡呢?

我在農村生活二三十年,也在城裡工作十多年,耳聞目睹我們村的一些老人和你說的情況很相似。有以下三種情況:

一、父母不願進城,可是有了孫子(女),兒子兒媳婦“請”老人進城,就是為了替他們帶孩子。老家發小濤哥,有一手維修電動車、摩托車的手藝。在漯河經營一家維修店,生意紅火,一天到晚不閒著。自從老婆生下女兒,就把老家的父母“請”來,幫忙照看孩子。在城裡的兒子家裡,每天,老兩口比在家都忙。老人有早醒的習慣,一大早起來,就給一家人做早飯,年輕人睡覺都是睡到七八點才起床;有的吃早餐,兒媳婦不吃早餐。早飯後,洗鍋刷碗,收拾房間拖地,這活一件接著一件。地板有一點拖不好,還得忍受兒媳婦的話難聽,臉難看。兩個老人沒想到,這一被請進城,就沒有個頭了,除了農忙時節回老家收莊稼,平時幾乎沒時間回來。前幾年,逢年過節還能回來待兩天,好不容易把大孫女接送到高中畢業讀大學,接送小孫子上下學的任務又來了。兩位老人從來沒有任何抱怨,任勞任怨。

有一次,兩位老人終於有機會回老家待兩天。鄰居看到,開玩笑地說:“這不年不節,又不收麥子,享福的你倆,在城裡待的好好的,咋有空回來。”濤哥媽說:“要是有一點辦法,俺老兩口早就回來啦。還是在老家好啊!”鄰居說:“你會捨得孫子孫女?兒媳婦也離不開你。”濤哥媽說:“乾的再多,也是白搭,沒有人說你好。”

從上面的對話中,我們感覺到,其實,進城的老人,和兒子、兒媳婦在一個屋簷下生活,不快樂。就像濤哥媽說的那樣,還不如在老家生活自在呢。他們還真不願意進城哩。兒子兒媳婦之所以“請”他們進城。就是把他們當成可靠的、免費的保姆,家務活、做飯刷鍋、收拾房間,接送孩子上下學都是兩位老人的必須乾的工作。這樣,不但可以放心的把孩子交給兩位老人,而且還可節省一大筆保姆費用,自己還能安心工作賺錢。

不過,有些兒子、兒媳婦還不知足,總是以老人地板沒有拖好,廚房沒有整乾淨為由,發脾氣,拌嘴,真是寒了老人在這裡甘願付出,不求回報的一顆心哪。或許,這就是老人所說的還不如在老家生活自在的原因吧。

二、老人主動提出來進城,幫兒子兒媳婦照看孫子(女)。這種老人也不是以照看孫子之名,實現和兒子住在一起的願望。他們往往在兒子家二三年後,等孫子(女)上學了,有的老人主動提出回老家,有的老人是在兒媳婦的暗示下,不得不主動提出回老家。就像老人說的那樣,孫子大了上學了,不再需要我了,在這個家裡,我就沒用了,是個累贅了,我也該回老家啦。有些兒子兒媳婦裝傻充愣,明知道老人不想回老家,他們卻藉著老人的話順水推舟,說:“你想回老家,就回老家吧。還是在老家生活好,街坊四鄰的在一起還可以說說話。”其實,與其說是老人主動提出回老家,不如說是他們在攆老人走。

三、在農村有一些老人比較倔強,他也知道兒子兒媳過城裡的生活,講究多,不像在農村老家那麼自由隨便。所以每次老人去城裡的兒子家,必定是有事才去的。

早幾年,一個朋友的父親,就是這樣有個性的老人。這位老人的老家距離兒子所在的城市,需騎自行車40分鐘。老兩口種的菜可以摘著吃了。老人提前從地裡拔出來,摘乾淨用蛇皮袋裝起來,騎著自行車就進城給兒子一家送來。每次他進兒子所住小區,只要看到兒子或者兒媳婦在樓下,把菜交給他(她),絕不上樓進屋。兒媳婦留他吃過飯再走,他會推辭說:“天快黑了,我得趕緊回家,你媽還等我回家喝湯哩。”說完,騎著那輛破自行車,不一會兒,就消失在小區門口。老人不僅給兒子一家送菜,還送剛烙好的發麵餅。三天兩頭的跑來,又跑回去。老人最開心的就是,在小區裡,孫子看見他來了,歡快地奔過來叫他爺爺。那時,老人的臉上彷彿綻放一朵美麗的花。我們可不可以這樣理解老人的行為。老人之所以隔三差五以送蔬菜、烙餅之際,來城裡的兒子家,是不是想孫子了?是不是替老伴來看一眼孫子呢。哪怕只一眼就足夠了,然後跨上自行車幸福地離去呢!其實,老人可以光明正大的進城看孫子,也可以進城待一段時間,陪孫子。畢竟是自己的親孫子,可為什麼老人總是把自己卑微到了塵埃裡呢?我們不得而知。

以上三種類型的老人都有權利和資格,以自己的方式和兒子一家在一起。不管他們選擇哪一種方式,做兒女的,特別是兒媳婦,都應該尊重他們的選擇和合理訴求,而不是對老人有意見。畢竟兒子是他們含辛茹養大成人,培養成才。沒有老人,怎麼可能有你老公,沒有他的兒子,你怎麼可能有機會成為他兒子的老婆呢!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不管什麼時候,作為子女,我們要常懷感恩之情,對他們的養育之恩,我們傾其所有也無力回報。或許他們也不求子女怎麼回報,只希望我們能夠讓老人開心地安度晚年。而老人身體健康,平安喜樂,能夠自己照顧自己,不用做子女的操心,就是我們做子女的福分。


混跡北京的漯河人


百善孝為先,這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做人最起碼的標準。一對老夫老妻在農村有房有地,還有勞動能力,孩子們能定期看望,還給零花錢,這完全是應該的,沒有任何張揚的理由。我到要問:大事全部否則,否則你想幹什麼?你的言行明顯就是讓大家來隨聲附和,應該怎麼來對待這樣的老人?從這個字裡行間,我不以為然,這中間,作為一個兒子在對待老人的問題上,絕對是有一定的成見,才能夠提得出這種不孝不順的問題出來,可悲,可嘆啊!

首先,老兩口非要到兒子家住是天經地義,做兒子的沒有任何拒絕的理由。俗話說,養兒防老,積穀防肌。父母親生你養你,一把屎一把尿的把你拉扯大,可憐天下父母心,今天你做為兒子長得有點像人樣了,在城裡有了房,就連自己的父母親也不願意接受了,你有嫌棄的資本嗎?我說:兒不嫌母醜,犬不嫌家窮。你若嫌棄自己的父母的話,我說這種人連狗都不如。給點東西給狗吃了,狗還曉得甩尾巴,還懂得知恩達義。

其次,瞻養老人是兒女應盡的義務,兒子住在城裡你再偉大,在父母面前你永遠都是老人的崽子。作為一個兒子,你再偉大,就算是父母親是一棵長得歪歪扭扭的怪竹子,長相十分難看。但是,是他們生長出你這棵又直又大又有用的竹子,你沒有他們的根,永遠也沒有你啊!你在這棵根上吮吸了他們的乳汁,才有了你的今天。今天你偉大了,在城裡有房子了,就可以拋棄父母,讓老人在農村生活,你想回家就回家,零花錢給多給少是你的權力了,你以為認到職責了,盡到孝道了。孩子,你錯了,老人不需要你那點錢,而是需要你的心,一顆孝順的心。

再次,在這種問題上,我希望所有的師友們,對於一些不合理的問題,我們要有一種敢於批判的精神,不能聽之任之,順勢而為,我們要用批判的精神來喚醒一些愚昧的人們。

我是青山老胡,這僅僅是一己之見,希望大家留言評論,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