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退休之际,创造了内蒙古援鄂医疗队之"最"

关注巨呼市,句句说呼市。前不久在呼和浩特的街头发生了感人的一幕,不少呼市市民自发走上街头,迎接援鄂英雄们凯旋归来。本期《玉泉故事汇》,我们一起来听听,内蒙古援鄂医疗队年龄最大的医护人员刘德江在武汉的故事。


基层工作一辈子的老医生

如果从身材来看,外地的朋友很难把刘德江和内蒙古联系在一起。刘德江的的爷爷就是医生,从小受到家里人的影响,1979年刘德江也学了医。毕业后,刘德江被分配在呼伦贝尔的基层医院,1988年从海拉尔的盟医院调回玉泉区红十字医院,从此在基层医院一干又是30多年。


刘德江的很多同学都在大医院工作,当时自己也很羡慕他们,可是转念一想,基层医务工作者也很重要。


内蒙古援鄂医疗队之"最"

2月15日晚,呼市卫健委紧急开会,要求组建呼和浩特市援鄂医疗队。玉泉区红十字医院在接到市卫健委要派组内蒙古第四批医疗队支援武汉的通知后,迅速组建医疗队。玉泉区红十字医院副院长、内科副主任医师刘德江带队主动请缨前往疫情防控第一线。2月16日带队代表玉泉区驰援武汉。


刘德江担任了呼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长。第三批来自于呼和浩特市九个旗县区的36人,又和来自包头、鄂尔多斯、乌兰察布市共有120名医护人员组成内蒙古自治区第四批援鄂医疗队。


因为任务来得比较急,第二天就要上午就直接却湖北援鄂。大家接到了通知以后觉得挺突然,但是刘德江也是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刘德江说,自己从医将近40年,而且一直就从事内科工作,在国家面对危难的时候,能亲临湖北参加援鄂是一件值得一辈子自豪的事情。刘德江的孩子就在社区做志愿者,尽管从家人的眼神当中可以看出担忧,但是依然支持刘德江去一线。


除了刘德江之外,玉泉区红十字医院走的另外3名护士刘欣、杨荣、云岚都是90后。

有人甚至从没有去过南方,而刘德江能冲在最前面,也给了第三批医疗队的队员们增加了信心。此次整个内蒙古援鄂医疗队的800多名队员中,大多是80后和90后的年轻医护人员,而今年即将退休的刘德江可能是其中

年龄最大的一位。


没有华丽的语言,更没有豪言壮语,出发之前他曾说:“如今我终于圆梦了!放心吧,我会平安归来的。”


华南海鲜市场旁的援鄂医疗队

走之前,大家只知道去湖北援鄂,去不知道要去武汉,更不知道会被分配到优抚医院。优抚医院是武汉市最早的一家精神病医院,同时这里也是第一个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的医院,往西200米就是华南海鲜市场,北面就是李文亮医生的医院。

优抚医院分别由由内蒙古、山西、广西、甘肃等地医疗队负责这里的病人,各地分工明确。


刘德江曾多次去过武汉,但是这一次的武汉让他觉得格外陌生。这样一个大城市突然变得寂静。二月份的武汉气候湿冷,居住地的中央空调也又不能用,刘德江很担心队员们感冒。与此同时,物质保障也有限,而且平时的一些生活习惯得改变。隔离服、防护服、工作服,三层手套、两层帽子、两层口罩,且不论穿着这样连续工作有多累,光是穿脱一次就足以让普通人感觉精疲力尽,尤其是从污染区出来,更是只能靠自己。

后来,考虑到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人员和物资保障的增加,国家卫健委要求每个班不能超过四个小时。随着疫情的逐渐趋稳,武汉对于患者也达到了应收尽收。

刘德江不禁感叹,尤其是现在看看国外疫情的发展情况,他们这些一线人员真切的感受到祖国人民在关键时刻的团结以及祖国的强大。


在一线,令人感动和难忘的故事有很多。平时除了为患者正规诊疗,刘德江和其他医护人员们还扮演着心理医生角色。有一个86岁的患者,因为病情来回反复,一度感到绝望。最终,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这位患者康复出院。之后,患者家属给第四批内蒙古援鄂医疗队的120名队员,每人做了一份莲子银耳汤,送到了大家居住的酒店。

还有很多武汉当地的志愿者不计报酬,不分昼夜的服务,真是随叫随时出车。二三月份的武汉很冷,当从窗户看到这些志愿者在户外吃着冷饭,援鄂医疗队的队员们很受感动。刘德江在接受采访时不禁感叹,“英雄的武汉,英雄的武汉人民”。同时他也更加感受到,中国人民,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闲不住”的援鄂英雄

和来的时候一样,接到要走的通知一样很突然。在武汉的四五十天,和武汉人民一起历练过生与死的考验,让援鄂医疗队的队员们对于这座城市变得恋恋不舍。


对于队长刘德江来说,呼和浩特第三批援鄂医疗队的36名队员能平平安安的回来,真的是最大的欣慰。当在鄂尔多斯结束14天隔离,从呼和浩特火车东站下了车,家属、同事、还有各级领导都早已等候在站台。

呼和浩特用最高的礼仪来迎接这些援鄂英雄们,当时的场面,让不少在街道两旁迎接的市民们也是激动不已,更感动了无数网友。刘德江感慨,此生第一次经历夹道欢迎的场面,即便是作为他这样一位老同志来说,也差点忍不住感动落泪,更别说那些年轻的女同事们了。

在火车站,市委领导给每位援鄂医护人员发了一个暖心包,其中要求每个队员把愿望写进去。刘德江的愿望是希望疫情控制以后,能和家人去看看复苏以后的武汉是个什么样,而这个愿望也将得到满足。

自从4月16号回家以后,刘德江短短休息了三天就提前上班了。一来他觉得身体状态不错,另外主要还是放不下因为援鄂耽误下来的工作,更想见见许久未见的同事们。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在家“闲不住”。


从1984年毕业参加基层医疗工作,到2020年9月份退休,刘德江说自己舍不得离开这个已经工作了近四十年的玉泉区红十字医院。如果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他还想继续从事基层医疗工作。通过这一次疫情和援鄂经历,他对自己的职业也确实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