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子记 | 里面盛的东西才重要



至今买过很多杯子,确切地说,应该是从上班许久开始。

曾经家用的杯子,只有一个功能:喝热水。于是,每款杯子都按照外观图案来选,最常情况是草草在超市买一个了事,反正,都是瓷的。

最奇葩的事件是小小年纪想学电视里喝红酒,非缠着老妈去买玻璃高脚杯,谁知道那天超市缺货,我妈最后带回来一支倒三角形玻璃杯。(类似吃千层冰淇淋的那种杯子,我从拿到那天都没怎么用过)

关于喝热水这件事,有个小插曲,我其实是冷水控,从上学那会儿,爸妈就成箱成箱地往家买矿泉水,方便我中午上学时,拿一瓶带走。因为在学校想喝到热水,是极其困难的事情,那时候我们的教室里没有饮水机,只有老师办公室才能接到热水。学生如果想喝水,要么去老师办公室接,要么买水。所以腼腆的我也养成了只喝饮料喝瓶装水的坏习惯。

大学时期,室友们都喜欢喝1.5元1.5升的冰露,那么硕大的一大瓶纯净水,整整可以喝两天,烧水,只是为了洗漱。

大学刚毕业那会儿,突然意识到,该买一个随身杯了,冬天喝冷水真是件折磨人的事儿。

那时还没什么钱(现在也一样穷),保温杯只能接受几十块的,买个特百惠,都觉得是极奢侈的。

然而,我还是不喜欢喝热水,杯子,慢慢就搁置在角落了。

(现在才明白,容易遗忘的东西,只是因为它不够重要)

在老家喝药时,也都翻不出杯子,临时拿碗喝中药或者冲剂。

上班久了,年纪大了,不再贪恋成品饮料和毫无温度的瓶装水了,也愈发爱买起杯子来,什么卡通的,古典的,广口的,窄长的,各种杯子的购买欲望袭来,宛如打开了一个以杯子恶魔为首领的潘多拉魔盒。

现在我才知道,膨胀的购买欲代表了肆意滋长的空虚感。

那时,我就用各种杯子配各种自制饮料:cappuccino、山楂冰糖水、红枣蜂蜜水、生、熟普洱。。。

cappuccino一定要用陶瓷阔口杯,这样才能将泡沫覆满嘴唇。

山楂冰糖水一定要配10cm的透明玻璃杯,才能看到水里颜色变化,感受晶莹透亮。

茶,一定是得用茶壶或者随手泡冲的,将茶叶放到过滤网中,一杯又一杯,看水中颜色由浓转淡。

有段时间,我爱上屈臣氏的香草苏打水,拉开易拉罐,倒入5cm高,胖胖的小玻璃杯里,看着翠绿色气泡腾腾升起,抿一口下咽,整个人生都清爽起来。

有段时间,喜欢喝蒙牛优益C,买一瓶八百毫升的放冰箱冰两个小时,倒在牛奶杯里,看着它呼呼冒着白气。

还有段时间,迷上喝葡萄汁,喝红酒,这些鲜艳的红,一定是要用高脚杯盛的。

现在,杯子们无增无减,前段时间正式买了个保温杯,不间歇地用到现在,很满意。

现在,在办公室习惯喝热水,加点红枣,枸杞,泡上一天。

现在,没有了几年前的狂热,也没有了间歇性的沉寂。

最近入手的是初雪玻璃杯,光透过凹凸不平的杯子表面,仿佛把七彩的世界装进了杯子里。

然而,说了这么多,我始终觉得,杯子,只是个装水的容器,你是拿它装白水还是烈酒,都不会影响水的性质和口感。

在感冒的那几天,睡前我还是习惯用瓶装水喝药,只因它方便。

杯子,用不着陪你一辈子,水才需要。




灵鑫/文

行旅人间-出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