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专是否有意义?


大专生其实是被放弃的。

我怎么知道?因为我就是一个大专教师兼辅导员。在我们学校,虽然没有一个老师把这事明说出来,但大家都心照不宣。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在全国多数的大专院校里,这也是一个常态,或许还存在少数理想主义斗士,我佩服,但无法改变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呢?首先,当你选择成为一名大专老师,你就选择了一个低成就感的职业。这个成就感有多低呢?无限接近于零。

就我而言,我做这份职业唯一的成就感就是当我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下面还有那么三五个孩子,没睡觉也没玩手机,抬头给我个专注的表情,我就心满意足了。不夸张的说,这就是我的成就感的全部来源。再也没有别的了。还有多少老师连这点成就感都得不到呢,课堂上一个听的都没有。所以我应该知足,不应该再有奢求。

我们的学生,我不敢说他们浪费了年华,但至少是荒废了学业。这种荒废有时候令人发指。他们入学的学历是高中,但多数人的知识水平也就停留在小学,而且是低年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由于长年不学习,许多人接受知识已经变得困难,而这又导致他们更加厌学,缺乏理性思维,情绪主导行动,懒惰,迷茫,无知又自以为是。

看到这你可能认为我是站老师的队,只会怼学生。那就再说说老师。

我身边有很多同事,大学老师的身份常令他们沾沾自喜,横着走路。我自己还算清醒,我知道我们虽然叫大学老师,但论学术能力,跟本科院校教师不是一个量级。我们绝大多数老师(包括我),写不出一篇像样的论文(别问我们职称怎么评的),科研能力几乎为0。

我们号称职业院校,但又有几个老师有真正的职业背景?懂真正的职业技能?有多少年轻老师,是从校门到校门,一天企业没呆过,来了囫囵吞枣撸两遍教材就上了讲台。我们学校90%的老师,你让他去他自己专业领域的企业上班,分分钟得被辞退,因为真的啥也不会。

是要学术没学术,要技能没技能。水平一般,能力有限,这句话用到我们身上不是谦辞。

这样的学生,这样的老师,真是绝望的组合。我们一开始也想好好教,但真的是肚子里没东西,不像那种大牛,教材都不用拿,谈笑风生都是干货,我们不行,想备好一堂课都很难,想备好一门课是难上加难。这些困难也不是不能克服,但当你发现你辛辛苦苦备的课,上了讲台根本没人听,下面玩手机的玩手机,睡觉的睡觉,撩骚的撩骚。你还得无数次停下来像管小学生一样组织课堂纪律,你留的作业,给你糊弄交一份的是好学生,其他人要么copy要么直接不交。学校为了保就业率,通通都能毕业,学生有恃无恐,严厉的老师招人烦,能扯的老师有人缘,本来就扛不住了,还劣币驱逐良币,那算了,怎么开心怎么来吧。

我还兼任辅导员,许多学生日常生活之混乱常常刷新我的三观,让我怀疑他们真的不是来读书的。

总之,这份工作就是低成就感,高挫败感。放弃,几乎是所有大专老师或早或晚,或明说或暗夺的必然选择。学校从上到下,大家只关心怎么进职称,至于学生,只要别出事就行。

大家可以喷,可以说我们不称职,我也不反驳。确实不称职。我只是庸俗的人,长期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的事,我坚持不下去。有时候真是不想干了。恨自己无能。

现在也觉得这碗饭早晚没得吃,也在考虑今后的路。

大专生朋友们,我想跟你们说,你们的未来其实仍有无限可能,只是更多的要靠你们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