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优则仕,孟浩然甘做山水田园诗人?其实是迫不得已

孟浩然作为盛唐时期的伟大诗人,寄情于山水田园,成为一位隐士,超脱于尘世。后来,他自己也是比较享受这种超脱的状态,盛世隐居,不谙世俗,也是让人羡慕。

孟浩然画像

寄情山水,怡然自得

《登鹿门山》唐·孟浩然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

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

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

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

金涧饵芝朮,石床卧苔藓。

纷吾感耆旧,结揽事攀践。

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

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这首著名的诗,详细描述了,孟浩然隐居鹿门山的怡然自得和恬静休闲。乘着小船顺水漂流,看着山水田园风景,心情舒畅。书中还特意提到了庞德公进山采药的典故,庞德公这个名字可能不熟悉,但是提到他的两个徒弟“卧龙”诸葛亮和“凤雏”庞统,想必多数人会恍然大悟。

庞德公徒弟“卧龙”诸葛亮剧照

庞德公曾经也是在此隐居,多次拒绝了荆州刘表的邀请,而不愿出仕。孟浩然刻意提到庞德公,想必也是把自己与庞德公相比,体现自己的高风亮节和洒脱快活吧。他俩的共同点都是没怎么当过官,但是二人不做官的原因却大行径庭。

谄媚丞相,求官不得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两句著名的诗句出自唐朝著名诗人张九龄的大作,张九龄不仅诗写得好,而且也官居要职,是唐朝几个杰出的宰相之一。张九龄做荆州刺史的时候,孟浩然曾经写过一首著名的诗《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张九龄石像

表面来看,这首诗是写洞庭湖的美景犹如仙境一般飘渺,闲适的垂钓生活犹如神仙一样快乐。其实诗中包含了孟浩然的更深层次的意图,从题目和第三句“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就可以看出。表达的大概意思是,正逢盛世,不出仕为官,呆在家里闲着太可耻了,但是却没有合适的机会。

言下之意很明显了,孟浩然急于想做官,苦于没有提拔的机会,希望张九龄能够多多提携,给个一官半职。而且当时的张九龄已经出长安,在荆州做刺史,孟浩然在题目中极具谄媚地用了“赠张丞相”四个字,可见他想出仕为官的心情之急切。

王维画像

张九龄还是比较看重人才的,另外一位与孟浩然并称“王孟”的山水诗人王维,同时也是孟浩然的好友,便是在张九龄的提携下官至御史中丞。然而,孟浩然的这次示好,最终还是落空了,各种原因,张九龄后来没能够重回长安入相,孟浩然的请求也就遥遥无期了。

喝酒误事,错失良机

当然,孟浩然没能得到张九龄的帮助,也并不是没有了其实出仕的机会。因为孟浩然性格好,好结交,所以,愿意推荐他做官的人还是有的。襄州刺史韩朝宗就曾经答应,向朝廷举荐他。

韩朝宗都与他约好了一块去长安的日子,然而,孟浩然却一点都不紧张,出发的那天居然还约了朋友喝酒。边上人就提醒他,别喝了,盼了这么多年的出仕机会可要把握好,赶紧出发吧。

韩朝宗剧照

可能那天孟浩然与友人喝得确实高兴,也不知道几个菜,喝得有点上头。居然全然不顾别人的提醒,还不耐烦地说,喝得正舒畅,管不了那么多了。就这样,孟浩然又错失了一次进长安发展的机会。想必他再有请求,韩朝宗也不敢轻易答应了吧。

偷偷入宫,意外面圣

要说去长安,进宫见皇上,孟浩然也不是没有机会。孟浩然还是见到过唐玄宗的,只不过不是正大光明的举荐,面是误打误撞的偶遇,其中还有一段跌宕起伏的惊险经历。

前面提到另一位山水诗人王维,不仅与他并称,而且还是他的挚友。有一天,王维在宫中值班,为了让这位久居襄阳的挚友孟浩然开开眼,长长见识,就偷偷把孟浩然带入宫中,陪他值班。

唐玄宗画像

谁知不巧,唐玄宗路过班房,进来瞅瞅。本来是偷偷入宫,欺君大罪,孟浩然就吓得钻到了床底下。可能古代的床也比较简陋,哪藏得住这么大个人,被玄宗发现了。王维赶紧解围,玄宗也是爱才之人,听说是著名诗人孟浩然,居然还有些开心。

急于表现,剧情反转

孟浩然狼狈地爬出来,行过君臣之礼,玄宗还关切地问,最近可有什么大作,分享一下哈。提这茬,可难不倒孟浩然,激动地吟诵了一首《岁暮归南山》。

《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孟浩然画像

本来偷偷入宫,被玄宗撞见弄巧成拙,但玄宗不但没怪罪,还误打误撞得来一次难得的面圣机会。玄宗甚至还给了他表现的机会,这比求张九龄和韩朝宗靠谱多了。孟浩然吟出大作,就差玄宗点头称赞就要飞黄腾达了。谁知剧情又发生了翻转,诗是好诗,一贯的山水田园风,描写自己隐居的闲情逸致,但坏就坏在“不才明主弃”这半句。

玄宗可是一国之君,也是爱面子的人,“明主弃”几个意思呀?你当不了官,怪我抛弃你了呗!本来刚刚化险为夷后的其乐融融,突然又一下子跌入了冰点。不仅玄宗不高兴了,当官这事,也因为这句诗,永远也不能再提了,余生只好回襄阳隐居,也恰恰应验了圣驾前所吟诵的题目《岁暮归南山》,不得不说造化弄人。

孟浩然雕像

或许,也正是孟浩然求官不得,出仕不顺的挫折,最终让他能够静下心来,专注于他的山水田园,留下了很多的传世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