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泡茶总觉得不好喝,原因在这里

不知道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经历,有时候同样的茶,自己泡和别人泡感觉差别很大。


明明感觉泡法看起来都是一样的,但总觉得自己泡茶不好喝,却搞不清到底是哪里不对劲。



烧水问题


反复烧开的水泡茶,茶没那么香!


泡茶用水,以初沸、二沸为宜,煮到水翻滚冒泡即可,不可等到波涛汹涌或长时间沸腾。


反复烧开,水中的铁、钙类物质也会不断增加,与茶多酚反应,会破坏茶叶的香气。



不温盏烫壶


保持建盏的温度,可使茶的香气更明显、滋味更美。


在用建盏饮茶之前,最好先用开水烫一下宝盏(壶),好处的话,简单说具有去霉、消毒与温盏(壶)三种神奇功效。


而尤其在气候寒冷的冬天,直接用冰凉的茶具泡茶,会让茶叶在热水中极速收缩,失去原有的茶香。而且也是为把茶放进盏中后,可以让茶先慢慢苏醒,也称醒茶。


只有注意了这些细节,才可能泡出最好的味道。



用手接触茶叶


用手抓取茶叶易加速茶叶变质。


茶叶最忌潮湿或异味侵入,而人的手每天要接触很多东西,难免带上许多微生物和细菌,并且手是极容易出汗和沾染水分的。


如果用手抓取茶叶,会将细菌传给茶叶,久而久之,叶的那股清香不但会渐渐远去,茶叶也可能因此而加快变质。



泡所有的茶都用沸水


冲泡每种茶都有特定适合的水温,有的茶不适合用沸水冲泡,否则会影响口感。


有的人不管什么茶,一律都用开水泡,水一翻滚,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直接冲茶了。但是,并非是所有茶都适合用开水冲泡的。


尤其是一些娇嫩的芽头制成的茶,像一些名优绿茶、白毫银针等,过高的水温会导致苦涩味掩盖其鲜爽味。


红茶头两泡也不可用太高的水温,避免浸出太浓而酸涩,而且水温过高会导致茶不耐泡,到了茶味稍微淡下来,可以改用沸水冲泡,并适当延长时间。


品质绝佳的红茶可用沸水冲,但出汤一定要快。



头三道茶淡喝


所谓 “ 淡喝 ” 就是指在茶水前三道时不要泡太久,否则浓度太重影响口感。


由于茶叶中的营养物质在刚开始泡时会发挥60-70%,除了营养物质之外更有咖啡因等同时发挥出来,喝太多反而对健康不好。如果喜欢浓茶的朋友,可以忽略。



要有“一气呵成”的动作


茶汤入盏之后,因为茶汤温度高也没办法立即品尝,不如如高脚杯饮红酒那般,先拿起建盏晃动茶汤,使茶汤浸润整个盏内。如此,不仅可以使盏养出均匀的色泽,而且可以欣赏到茶汤在盏中斑纹之神奇变化。



其实,喜欢一样东西就是要掌握它的精髓,泡茶亦是如此,只有珍爱才能悉心去了解,发现它最好的那一面。


我们聊这么多,并非说喝茶一定要过程繁复。《茶经》中说,在特殊场合,24种茶器缺少一样就不能算饮茶。但在日常的随性场所,可以省略掉很多复杂的器具,让喝茶变得简单。


无论是繁是简,喝完一壶茶,获得一份内心的平静,有益于我们用更好的状态面对生活。


所以说,喝茶既是一种简单的行为,也蕴含了深深的哲理,在人们心目中的含义,早已不是一个动作那么简单,它已经成为一种意境,一种传播。



喝茶是一种享受,它让你心情舒畅,交流更加流利;有时候,喝茶是一种思考,在遐想中回到自我,也记得过去,纯真是人的本质,在茶叶那既苦又甜的滋味中,学会读懂人生的沉浮。


完美的茶滋味少见,不如珍惜当下这盏茶,心无旁骛地去体会每一口的滋味,发现其美好。


世间一切情缘,皆有定数。有情者未必有缘,有缘者未必有情。随缘即安,方可悟道。茶水洗心,心如明镜,一个人只要看清楚自己,即可辨别无常世界。意乱情迷时,大可不必慌乱。静心坐禅, 明天会如约而至。



很多人不喜茶中苦涩,没有耐心去品完苦中甘甜,也就永远体会不到那种苦尽甘来的快意。


一盏茶,喝入口中,先得其苦,再得其甘。人生亦如此,先苦才会后甜。



喝一盏茶,拿起,放下。拿起是为了生存,放下是为了生活。当拿起一盏明知苦涩无比的茶,你是否能喝下?放下建盏,你能否要放下对苦涩的回忆,风轻云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