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机冒充客机再次抵近侦察,长达7小时

美军侦察机伪装成客机(冒用其他国客机的应答机识别码)进行抵近侦察,我倒是不觉得奇怪:一、在冷战时期,这是美军最为常用的伎俩,现在不过是旧态复萌而已。二、单单是在今年里,美军就已对我们用过“上百次”。

据“南海战略态势感知”发布的信息,在昨天(9月22日13时左右),美国嘉手纳空军基地起飞的1架RC-135S侦察机在进入黄海上空(属国际空域)后,其识别码由原来的AE01D6改为了75C75C(一架菲律宾客机的识别码),在7个小时后才改了回来。

美军侦察机22日冒用其它客机对我们进行抵近侦察,这是公开信息记录到的第六次——今年9月份的第六次。在9月8日,美军将一架RC-135W的识别码由原来的AE01CE改为了750548。只不过,9月8日那次冒用的不是菲律宾客机,而是马来西亚一架不知名的飞机。

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肯尼斯·威尔斯巴赫上将反对记者在描述中使用“欺骗”一词,并辩称:“那天(9月8日)我们遵守了(应答机的)有关国际规则,也遵守了国际空域(飞行)的规则。”换句话说,威尔斯巴赫根本就不承认美军侦察机伪装成客机进行侦察一事,张口闭口的“国际规则”。

我个人觉得,威尔斯巴赫的狡辩就是典型的掩耳盗铃,而不是掩人耳目,因为美军侦察机每次更改识别码都已被空中交通管制系统记录在案。我军在黄海举行演习,美军RC-135侦察机伪装客机而来,其目的不言而喻——侦察、监视、收集情报。

无论美国是否承认,RC-135侦察机都不是来看热闹的!很多网友对此感到愤愤不平,我倒觉得这没什么:第一,随着我国军力的上升、综合国力的提高,美军这种侦察行动只会越来越多,密度更大、次数更频繁。第二,美军频繁抵近侦察,对我们实际上是有好处的。

很多人会说,美军得到我们的情报,这怎么会有什么好处?我觉得至少有两点:一、美军的频繁侦察锻炼了我们的反侦察能力,检验了我们的快速反应能力及速度,也能趁机收集一些美军的情报或是数据。二、美军通过侦察在了解我们真正实力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对其起到了军事威慑的意义,避免其出现战略误判。

现在是和平时期,中美外交、军事上的沟通渠道畅通,发生“擦枪走火”的可能性非常小,即便是其收集了一些情报,我们还有机会、有时间查缺漏补漏,以提高我们反侦察、快速反应等能力并完善保密措施以及加强我们自身的发展,但若是在战时呢?你能让战场上的敌人不来侦察,还是能突然冒出一堆“大杀器”?

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要正确的看待美军侦察机抵近侦察一事,至于冒用民用飞机识别码,这更没什么了——你能指望敌人敲锣打鼓的来侦察,还是能在战争中让敌人告诉你人家计划怎么打?或许有人说了:既然如此,那为何我外交部仍强烈谴责美国?

我个人觉得这并不矛盾:一、外交是外交,军事是军事,虽都服务于政治,但两者可不是一码事。二、这是每个主权国家的权利,也是在维护我们自己的利益,更涉及国家的尊严。三、局势紧张的责任在于美国,在国际上以正视听。四、大国博弈不只是几个国家或两个阵营间的PK,推翻美国霸权也不是几个国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