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国拥有世界最强海军,对英国构成威胁!英国网友:编的

(伊丽莎白女王号航空母舰)

10月8日,英国颇有影响的媒体《卫报》用"中国对英国构成威胁"这样耸人听闻的标题,刊发了对英国第一海务大臣托尼·拉达金上将的采访文章。英国政府中的"第一海务大臣"是皇家海军和海军本部的最高军职,其同时兼任海军总参谋长,这番话从海军一号人物嘴里说出来,确实意义非同寻常。

(英国《卫报》的报道)


根据报道,拉达金上将是在英国皇家海军的"威尔士亲王"号航空母舰上发表讲话时谈到中国海军的。他表示由于气候逐渐变暖,北极冰盖开始融化,因此经过北极连接亚洲和欧洲的航线可以逐步开通,而这条航线在缩短亚欧海上航程的同时,也让军舰能够经过北极航线快速调度。

(走北极航线,要比走马六甲苏伊士航线近得多也快得多)

对此,拉达金上将发问:"当中国将其日益壮大的海军部队驶向大西洋时,它会选择走哪条路呢?是远路还是近路?"尽管上将本人并未指名道姓称中国海军会直接威胁英国,不过《卫报》则将其解读为,英国皇家海军担心中国舰队会经由北极航线,出现在英国北部海域,进而对英国构成威胁。另外,卫报还很无良地夸大了中国海军的实力,称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装备350多艘舰艇(论数量我军舰艇确实多,可论吨位可就不是第一了,与第一差距还很大,笔者才不相信英国人会忘记美国海军,他们就是故意的)。

(已经形成战斗力的"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


作为老牌海洋强国,英国对于海洋的认知和我们有很大不同,特别是英国海军曾经称霸整个世界的大洋,不仅如此,两次世界大战,英国都得益于其强大的海权战略,从而最终赢得了战争,而与英国并肩战斗的法国和俄国(后来的苏联)则因为与德国陆地接壤,所以损失惨重。正是由于海权几乎左右英国的国运,因此英国人对于海权的敏感程度超过世界其他国家。当今世界,中国正在快速崛起,而任何新兴强国的崛起,总会在一定范围内挑战传统的国际秩序,这是历史的必然,英国作为现行国际秩序的受益者,对中国的崛起持谨慎态度这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如果说中国现在就能威胁英国,未免太过于夸张。

(中国海军舰队)


经过70多年的建设,目前中国海军的发展水平确实相当高,而且速度很快。目前中国海军拥有全球仅次于美国海军的庞大"神盾舰"部队,中国海军目前现役"神盾舰"已经超过了除中美两国以外,全球其他所有国家神盾舰的总和,不仅如此,中国海军还有十余艘正在建造中的新式"神盾舰",这些军舰将会在未来2~4年内陆续交付中国海军服役。

(驱逐舰下水一对一对地下)

同时中国还在稳步推进自己的航母发展计划,在目前大连已经建造了辽宁号和山东号的基础上,上海正在紧锣密鼓地建造编号为003的新一代国产航母,可以预计,在未来5年内,中国至少将会装备3个航母战斗群,并且还有大量的075、076等两栖攻击舰服役入列,中国海军客观上确实已经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目前中国海军每年下水的新舰吨位几乎占全球新建舰艇的40%,从数据上看,中国海军确实在"暴兵"。

但是,要知道,在1979年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军队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忍耐"期,所以一直到本世纪初,解放军的官兵们手中还有大量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水平的武器装备。近年来国家经济发展,工业能力进步,海军所谓的"暴兵"本质上其实是在为海军"补课"(或者叫还账),让海军的武器装备追赶上世界的先进水平。

(中国军舰为商船护航)

而且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超过100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所以海上交通线的安全,对于我国而言,有着前所未有的重要战略意义。发展海军是确保中国海上交通线安全,进而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国家繁荣的基石。所以无论外界如何评价,中国发展海军的决心是不会动摇的。

英国《卫报》本次拿中国说事,原本是企图渲染"中国 威胁论",结果没想到投机踢到了钢板,英国本国的网友对于《卫报》的报道都表示了相当意义的不满。其中有网友表示:"基于假设编造威胁是令人羞耻的,典型的政治宣传模式";"中国直接从空中飞过来就可以,不用走北极航道。"果然,"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国外网友。中国发展军事力量,到底是威胁世界,还是保卫和平,相信各国朋友的心中都会有一杆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