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中医术:一位病危老人起死回生的经历 田昊明

豫东黑河东岸有一个小村庄叫田寨村,村东头生长着一棵有一百多年树龄的歪脖子大槐树,槐树下有一座很不起眼的农家小院,院子很干净,堂屋是古朴得掉土渣的三间青灰色瓦房,爷爷说是晚清建的,客厅挂了一幅灰黄色中堂字画,厚实稳重,神韵妙不可言,纸张腐蚀的地方有针眼大的破洞,有的水迹斑斑,像绘制的地图,有的修补的痕迹很明显,落款处早已被虫子咬过,字迹不清,很多有学问的人都斟酌过,无一人辨认出是何方大师的作品。

这便是丰明的家,太爷是清代御医,丰明本应承继祖业,行医乡里。高考那样,丰明因两分之差没被中医科大学录取,却考取了师范大学做了一名高中语文老师。

文、医是一家,中国传统文化的阴阳五行学说奠定了中医的基石。丰明长期生活在文学熏陶之下,对疾病便有了更深的了解,当他第十遍读到祖辈传下来的《中医心鉴》时,如暗洞见日,豁然开朗;如打开百宝囊,金光闪闪;如寒冬的阳光,光茫四射。从此医技大振,疗效超乎常人!

他只用一周时间便治愈了老年震颤性手抖。

他为一名患高血压的学生开了3副中药,只服了两副就恢复了正常。

他为一房地产老总开了四样药做茶饮,治疗亚健康,半个月治愈,原来患者走1公里需要歇3次,现3公里也不歇一次。

他为一位女性抑郁症患者开了22天的药,让她从漆黑冰冷、暗无天日的寒冬拉出来,来到了阳光明媚、莺歌燕舞的春天。

某中年妇女长年上火,口腔溃疡并伴失眠,他采用大剂量温热药并引热入丹田,治愈多年痼疾。

……

令人想不到的是今年8月12日,丰明遇到一个硬茬,让他经受了巨大的考验。

丰明的一位同事高菊萍的父亲高老先生因前列腺增生堵塞尿道无法排尿住进了中医院,天天输液消炎,一周后拔掉管子依旧!不但一滴尿也尿不出,而且昏睡,身冷,气喘。见此情景,菊萍觉得不妙,于是拔通了丰明的电话。

丰明急速赶过去,见高老先生昏睡不起,喘气频频,食而不下,身上冷汗出不断。丰明号了号脉,脉迟而凝,舌暗紫胖大,丰明沉重的说:“此病为亡阳之危象。”

“我打算到下周三名中医周阳上班时,去找他诊治。您认识他吗?”菊萍问。

“我们是好朋友,我提前给他打个招呼,不用排队。——今天是周五,这几天打算怎么办?”

“输液。”

“消炎药是寒凉的,应停止输液!”

“不输液,医院不让住。”

“建议立即出院,中药治疗。”

“中药行吗?”

菊萍一向很敬慕丰明的中医水平,但对她父亲,还是顾虑重重,总认为中医就是慢郎中,危症中医是治不了的。

作为大夫哪有见死不救之理!丰明看出菊萍压根儿就不想让自己治病的,真诚地奉劝了一句“你要为你的选择负责”。转身便走。

这么一说,菊萍便有了后怕,担心父亲出什么意外,一把抓住了他,“请您来,是想让您为父诊病的!”

丰明详细了解病情,把了脉,眼下最要紧的是恢复胃气,古训有言:“得胃气则生,失胃气则死。”,便拟胃气汤合还阳汤,并反复叮嘱什么药先煎,煎多久,什么药后下,一定严格去办!毕竟高老先生是八十多岁的人了。又担心万一出现中毒症状,便又开了“解毒三味”备用。

备解毒药让菊萍吸了一口凉气,让她是否取药左右为难,于是召集大家商议。

“教书先生,是否真会看病?人命关天,万一出了差错咋办?”大姐说。

“还是到大医院去找专家看妥当!”二姐接过话茬。

“解毒药都准备好了,看来这药毒性不小啊,中了毒解救不过来,谁承担责任?!”妹妹嗓门最大,一开口就像放机关枪,别人甭想插嘴!一群小鸡正在啄食,都被她这个大炮吓跑了!

菊萍把丰明开的方子揉了揉,似乎有点不情愿地扔进了垃圾桶里。

高老先生整日昏睡,气喘得厉害。这时,丰明打来了电话。

“高老先生喝药后效果怎么样?最好有轻微中毒现象疗效才明显,有吗?”

“没——买——啊。”菊萍结结巴巴地说。

“啊!”丰明惊讶得张开了大嘴巴,嘴角仿佛伸到耳垂下面。

“说实话是不是不信任我? 害怕中毒? ”

“不,我忙着照顾爸,害怕别人不会熬药,还担心爸喝了中药,影响吃饭。”菊萍说。

“人命关天,岂有此理!赶快把药买回来!良心告诉我必须强制你去执行!我用人格担保,若出意外,我负全责!”

“抱歉,方子弄丢了,你再写一个发给我。”

菊萍拿住手机,找到中医院专家何中,何大 夫一看,眼镜跌到鼻头上,大叫:“简直胡来,敢用生附子、生半夏!并且量还这么大!医院就没有这两味药!”

丰明只好改用清半夏、黑顺片,并加大了量。

何中说量太大,不敢开。

菊萍说:“出了问题不让你负责!”

“立字据吧?”

菊萍签了字,何中还是把一副药的量开成两副,让两副合在一起煎。

菊萍把药送到煎药房,药房不给煎,说害怕中毒,因为清半夏、黑顺片均超量。

丰明想:制半夏是生半夏在凉清水中浸泡十日,再用白矾水浸泡,每日换水,不就是药渣子吗?不加大些量,怎么还会有效呢?

菊萍只好自己煎。

菊萍爸喝了两天的药。

第三天,精神大振,中午吃了一大碗面条,觉得饭从来就没这么香,起床在院子里走动,也不累,好像自己没病似的。

按计划,就到了该去找名中医周阳看病的时间了。

周阳,省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教授,经方研究顶尖级专家,著作等身。大数据显示,他是全省就诊量最高的专家,菊萍早有耳闻。

丰明与周阳是道友,又是知心朋友。

这天,父女刚走没多远,菊萍说爸爸晕车,半路又折回来了。

菊萍只好委托丰明去问诊。

丰明给高老先生把过脉,看了舌态与舌质,拍了张头像,拟了一方私藏起来,然后就来到了周阳的诊室。

周阳详尽了解了情况后说:“长期输液造成的亡阳和胃气衰弱,是一种危症,但现在已无大碍,这种变化一定是服了道行较深医者的药才有的,可找此人继续诊治,此人应在我之上。”

“周老师,此人非什么高人,而是一介书生,爱好中医而已,与你相差甚远。”

“把这个人带来,让我见见,行吗?”

“周老师,这个人是你的朋友,很敬慕你,才让你开方的。”

“朋友?我的朋友?我好像没有这么高水平的朋友。”

周阳开了三副通淋除瘀散结汤。

丰明看了看药方,据药探索推断高老先生的病机是水热、毒结、瘀阻,与自己的认识相一致,差别之处是周阳攻大于补,丰明攻、补对等。

丰明付了药费,共计158元,把付费凭证发给了菊萍。

菊萍马上通过微信转帐过来,丰明一看是500元,拒收,并在微信里回复:“按实际价格给我就行了,一分也不要多转!”

“我只是给你付个车费、茶钱,大热天让您这么辛苦,俺过意不去!”

丰明坚持不收,转账自动退回。第二天菊萍发来一个红包,但不像转帐那样能看出金额,丰明怀疑会多转钱,打开看一看,果真是200元,丰明二话不说当即转出42元。并强调说:“收了红包后才有资格联系我!”

“您快把钱收了!总不能让您耽误功夫又贴钱吧!只收药钱肯定不行!按说我应当找人给您开车去,我都没和您客气!快收了哦!车钱够不够就那了哦!”菊萍苦口婆心地劝,而丰明却无动于衷。无奈,菊萍也只好收下。

高老先生服药后大便溏稀,一日七八次,这可把菊萍吓坏了,会不会泻脱水,还要不要再服,这次要听从丰明的意见。

“拉肚子是药在起效,给水邪找出路,水邪从大便排出,只要不出现腿酸懒的症状,就一直坚持服药。”丰明说。

周阳开的三副药服完了,丰明也把早已准确好的药方发过去,也是三副。

三天又过去了。

丰明问菊萍:“实事求是地说,我和周阳教授开的药,谁开的药效果更好些?”

“当然是你了!”菊萍笑着随口说道。

“你不要恭维我好不好,你说的不算,让你爸说。”

高老先生只知道吃药,不知道药从何而来,也从未见过大夫,自然客观些。

高老先生说后三副的效果更好。

丰明想通过比较,找到最佳治疗方案,以便让接下来的治疗效果更好。

高老先生是手术还是中医治疗,菊萍一家人拿不定主意。手术吧,怕老人年纪大,受不了,吃中药吧,怕治不了病。

丰明说:“给我一周的时间,如果拔掉导管还像以前一样,一滴尿也尿不出,就手术,如果能尿出一些,就出院继续服中药。”

菊萍选择了后者。

中药治疗一周后,菊萍就去找父亲的主治大夫唐主任,建议说:“拔掉导尿管,看是否能排尿?”。

“异想天开,那是增生,知道吧?吃中药会通?没听说过。”唐主任觉得这个家属太无知。

“之前不是拔过一次,不也是不通吗?”唐主任反问道。

“之前在输液,大夫说消消炎看能不能通,结果越消越阻。”

“拔除再插上输尿管,病人是很痛苦的,难道你不知道吗?”

“我爸已做好忍受痛苦的打算。”

“死脑筋啊!”

唐主任只好派人把管子拔掉,一小时后高老先生有尿意,唐主任跟着他来到卫生间。

高老先生的尿液缓缓流出,一下排出二百毫升!

唐主任打开视频录下了排尿全过程,首次见到中草药能让前列腺增生阻塞的尿道打开。

菊萍向唐主任请求出院,唐主任很不情愿的同意了,感叹道:“中医竟然能有这能耐!这样下去,外科大夫只好喝西北风了!”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高老先生的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道阻塞排尿顺利,尿色淡绿,化验无炎症,23年的前列腺增生彻底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