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念:做正確的事

2016年,A股市場股民虧損的比例是73.2%,人均虧損50345元。這意味著,只要我們什麼都不做,我們的股票投資收益率就超過了73.2%的股民。

所有進股市的投資者都認為自己屬於26.8%的那部分。因此,股票市場至少證明一個心理學常識:人們通常會高估自己。事實上,想理解股票、房地產這些市場,如果沒有運用到人類的認知模式和社會心理學方面的經驗,肯定是不完備的。

今天的話題是“投資理念:做正確的事”。一般認為Do the right things講的是方向和選擇,是戰略層面,Do the things right講的是具體執行,是戰術層面。我的理解是:所有事情都有Do the right things和Do the things right兩方面。前者關乎思考和選擇,後者關乎執行和實踐,相互反饋。

投資最核心的兩件事是“如何估值”以及“如何理解市場的波動”。

這兩件事都關乎理念:到底是什麼樣思維方式,鼓勵我們心甘情願地把手中的現金投入到未來的不確定中?如果我們把“未來”換成“生活”或“人生”也一樣。因此,投資的藝術基本是生活的藝術

我可以先簡單講講自己對這兩件事情的理解,以後有機會詳聊。

有很多方法評估一項資產的價值,其中有些方法源於我們的天性中就存在的“認知誤區”,但關於估值唯一符合邏輯的方法是現金流折現模型(DCF)。

我們需要看明白一項資產未來的現金流,雖然經常會看錯了,但是確實要努力去看明白你到底買的是什麼?未來能給你帶來什麼?

決定一家公司未來現金流的最主要的變量是“商業模式”和“企業文化”。因此,你需要對你關注的公司的商業模式要有相對好的判斷,這意味著你要專注於自己有優勢的領域,否則不太可能有“相對好的判斷”。

假設自己有足夠的現金買下整個上市公司而且10年內都不再出售這家公司的股票是另外一個很有用的視角。它能讓我們專注於真正重要的方面:公司所處行業的未來、相對同業的競爭優勢和劣勢以及公司長遠未來的發展。它能幫我們忽略不重要的方面:其他股民(包括所謂的“大資金”)怎麼操作的?過去歷史最高到了什麼價位?技術面指標怎麼樣?……

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關於如何看待市場波動有一個生動的比喻:Mr.market!我們把市場看成一個性情多變的人,姑且稱為“市場先生”,他有時候情緒低落,有時候非常亢奮。更重要的是,他每天跑過來向你報價,情緒不好的時候報價非常低,情緒好的時候報價很高。

格雷厄姆說,我們不要被Mr.market的情緒影響,反過來應該利用Mr.market的性情多變的特點為己所用:當市場報價低的時候,買進;當市場報價高的時候,賣出。

難點在於,人的本性決定了我們會受到其他人的影響,這也是《社會心理學》研究的課題。我們每個人都是時而狂躁時而陰鬱的市場的一份子。所以,避免被市場先生影響,首先需要對自己的認知和行為模式要有很清晰的認識。電影《美麗心靈》中,患有精神分裂症的Nash對陪伴自己一生的幻覺說:我知道你在那裡,但是我不會讓你傷害我和我的愛人。

歡迎大家關注和評論,讓我有動力擠時間寫下去!

微信公眾號:鬱金香札記(100%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