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传统职业将被替代,信息化专业人才或成为未来世界的宠儿

走进超市,对着机器扫一扫就能快速结账,避免排队的烦恼;偶尔发现身体有些小毛病,远程语音问诊就能解答疑问,少去跑医院的苦恼;来到智能餐厅,简单操作电脑,机器人服务员就会端来饭菜……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以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连续召开,各种新鲜黑科技成果让人眼花缭乱,数字经济已经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不由感叹,信息化时代已经降临,信息化专业人才也更为社会所需要。

什么是信息化专业人才?

信息化人才是随着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发展而形成的一类特殊的人才群体。通常信息化人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信息化人才是指在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各类人才。狭义的信息化人才是指高等学校培养的信息化人才,主要是指信息科学技术相关专业人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今,随着世界机器人智能领域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专业人才供不应求,培养有机器人智能思想的人才不是简单的教育形式,更多的是一种教育理念。不仅仅是玩,机器人教育教会孩子在社会上如何生存和竞争。实现少年强则中国强,实现下一个人工智能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机器人教育发展十分重要。

如何培养信息化专业人才?

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开始摸着石头过河,尝试培养新时代下的信息化专业人才。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信息人才的社会培养的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图片来源于网络

1. 普及文化,主要是为了进行信息化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全民族的信息素养。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各地方计算机水平考试。

2.渗透专业型,在全日制高校、中等专业学校的非计算机专业中结合本专业开设计算机类、IT类、电子商务类课程,将信息技术的应用性知识与其他专业如财会、新闻、法律、经济结合起来,培养信息化应用型人才。

3. 即学即用型,根据某一部门和某一工作的需要,开设专门课程和操作技能,提高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这是信息化应用人才研发人才进行再培养的主要模式。

4. 高级培训型:举办高级培训班,以培养信息系统工程的项目负责人为目标,包括管理,本业以及计算机三方面,是高级信息管理人才和企业CIO的主要培养模式,目前广泛开展的ERP人才培养就是这一模式的具体体现。

5. 系统培养型:分为以下三种:(1)“电教”“成教”“网教”型,(2)独立民办型,(3)共管民住型。这是高层次的研究开发人才的最主要的培养模式,侧重技术的研发突破。

近年来,我国已经找准了未来智能的发展,频频颁布信息化教育的政策改革文件,为我国未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注入新的力量,为未来国家科技智能提高了信心和决心。随之火爆的各种机器人教育、编程教育等教育机构,让大多数的家长都有些不知所措,到底值不值得学?应该怎么学?这些都是父母们所忧虑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实际上,国家已经颁布了很多政策来支持鼓励培养信息化专业人才。例如,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18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2017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从2018年起招生;2018年4月,中国教育部正式提出教育信息化2.0,是教育信息化的升级。

时代在不断变化,未来也在不停地发展,人工智能的发展和运用无疑是未来进化的主潮流,想要不落后于世界,不落后于其他国家,培养信息化专业人才迫在眉睫。未来,传统产业要继续发展、提升效率、甚至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竞争力,一定要靠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现在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创新时代,人工智能等技术已经开始不断地与各行各业整合,这是中国是各行业、乃至中国整体经济的巨大发展机会。互联网行业中常讲“生态”这个概念,如今的“网络命运共同体”就是一个最佳的生态,是一个不断创新、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