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打虎前喝的十八碗酒,用如今的标准衡量是多少度的酒?

武松打虎前,连喝18碗酒,到底喝的什么酒,相当于现在多少酒量?你去话,能喝下一半吗?


《水浒传》塑造了很多经典的人物形象,武松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关于武松的故事有很多,武松打虎就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桥段。而且武松的酒量一直被大家热议,寻常百姓三碗不过岗,武松却喝了18碗。那么武松当时喝的是什么酒?18碗相当于现在多少酒量?


咱们先还原一下故事,结合实际情况来分析一下。

当时武松和宋江分别后,“来到阳谷限地面,此去离县治还远”,在景阳冈一家“三碗不过岗”的酒家,连喝18碗浊酒,吃下4斤牛肉。不顾酒家掌柜阻拦,徒步上山,随后在傍晚的时候,打死一只“吊睛白额大虫”。

接着说说,武松打虎前,到底喝的什么酒?

水浒传的故事背景是北宋末年,史料记载,北宋时期主要是酿造酒,多为米酒和黄酒,酒质浑浊,度数比较低。在结合原著上“小二满满筛一碗酒来,武松拿起碗一饮而尽”,再加上酒家的言语:“俺家的酒虽是浊酒……,……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


由此判断,武松当时应该喝的是米酒。因为黄酒不需要过滤,只有米酒因为有较多的粮食渣,所以才需要“筛一碗酒”。而且文章多次用“筛酒”这个词,说明很大可能喝的就是米酒,而且还是酿造技术还不太高。

然后在说,一连喝下18碗相当于现在多少酒量?

米酒的度数一般是6-15度,因为文中说“此去离县治还远”,所以判断景阳冈的酒家是在一个偏僻的山角落。不再繁华地段,酒不会太好,度数也不会太高,姑且按10度来算。


北宋时期,受制于烧制技术,民间多数用的都是扩口底浅的土陶碗,容量是5两左右。(参考:1斤倒3碗有余,当时1斤是16两)。那武松一连喝下18碗,大概就是喝掉9斤的米酒。按照10度的酒精含量,9斤的米酒相当于喝掉450ml的酒精。


按照咱们现在的白酒来说,以52度为例子,一瓶500ml的白酒含有260ml的酒精,而450ml的酒精相当于1.7瓶白酒。也就是说,相当于武松当时喝下1.7斤52度的白酒,而且还道:“我却又不曾醉!”,接着又上山打死了一只老虎。可以说酒量相当了得,而且天生神力啊。

最后再说,为什么百姓三碗不过岗,而武松却能连喝18碗?

若是按照这个比例算,武松喝18碗,相当于1.7斤酒量。那普通百姓的只能喝下3碗,也就是3两都不到的酒量吗?这不合理吧!


其实这要结合故事的背景,北宋末年,物资贫乏,很多百姓都食不果腹,更别说拿粮食酿酒了。很多人都没喝过酒,平时不喝酒的人,稍微喝点酒容易醉。而且米酒度数虽低,但是加热一下,后劲很足的,所以三碗不过岗也可以理解。


武松打虎前,连喝18碗酒,到底喝的什么酒,相当于现在多少酒量?应该喝的是米酒,相当于现在1.7斤的酒量。上面是按照原著的描述,再结合现在史料记载分析的结果,若有错误的地方,欢迎留言。最后说个有趣的话题,若是现在有一个穿越的机会,让你去话,能喝下一半吗?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武松当时在景阳冈喝的酒是一种酿造酒。

酿造酒是一种用水果或谷物等原料发酵而成的酒,所含酒精成分完全是由含淀粉或糖的塬料,经过糖化酦酵过程而产生。酿造酒由于酒精成分达到12%以上时,酵母菌繁殖便受到了限制,所以此种酒刺激性较弱,酒精浓度较低,多在20度以下。而蒸馏酒通常都在30、40度以上,酒性醇厚勐烈、后劲十足。


武松当时喝的就是这种低度的酿造酒,这种酿造酒的度数没有现在的白酒浓烈。所以,武松当时喝的十八碗酒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一些低度酒,这些酒对于一些酒量好的人根本不在话下。

所以,大家可千万不要在对武松打虎前喝的酒有误解了,他当时可不是喝的十八碗四五十度的白酒,而只是十几度左右的酿造酒。如果武松当时喝下十八碗高度白酒,估计就不会有打虎这个故事情节了。

小编为大家解读的武松打虎的喝酒知识就是这么多了,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