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桔:为妇女姐妹们做点事儿,很有成就感

程桔在走访农户。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耿兴敏

程桔,一个梳着马尾辫的“90后”,她的名字在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白霓镇大市村早已响当当。从都市白领到农民致富带头人,从“乳臭未干的女娃娃”到村民心服口服的主心骨、村支部书记、全国人大代表,程桔走过了一段充满激情的岁月。

曾经,很多人好奇地问她:“当初是怎么想到要回家当村支部书记的?”程桔脱口而出:最初是乡情,后来是责任。

2013年,程桔从华东交通大学毕业到广州打拼,工资待遇不错。2014年9月,她回家乡休假,老支书多次上门,劝她参加村支书竞选。“小桔呀,你年轻有文化,要带着大家做点事情。要不然大市村永远都是这个老样子,看不到希望啊!”爸爸也鼓励她:“桔子啊,你是喝着大市河的水长大的,不如回家来做点事更有意义。”

刚开始,对农村工作一无所知的她拒绝了老支书的邀请,但老支书和父亲的话,深深敲在她的心坎上。她心头涌上一股豪情:我要带领大家改变家乡一穷二白的面貌。

2014年,程桔顺利当选为大市村支部书记。

然而,村里的工作不一帆风顺。走门串户过程中,程桔坐过“冷板凳”,也听过冷言冷语,更受过质疑:“怎么选个乳臭未干的女娃娃来当村支书?”

面对这重重阻力,程桔没有放弃,她坚信,办法永远比困难多,总有一天村民会接受她。

要致富,先修路。2015年,在既无资金又无外援的情况下,程桔带领村干部和群众,修通了3.5公里的通村通组公路路基。后来,在政府的支持帮助下,村里又硬化了道路,整修加固了大市河堤,完成了农田整改、安全饮水等项目。

眼瞅着这个丫头愣是让村子一天天好起来,乡亲们终于从心里认可了程桔。

乡村要美起来,更要有发展。面对村容落后、产业单一、收入微薄的状况,程桔因地制宜,结合各项扶贫政策,鼓励、扶持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业。一个个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贫困户汪理军承包了组里一百亩的荒山种植油茶,还散养了130多只鸡、100多只鸭。现在他家年纯收入达到9万元。贫困妇女庞君娥养殖了130头山羊,现在年纯收入9万元以上。低保户程万日种植了10多亩苗木,收入可观,去年主动申请,退出了低保……

这几年,通过开展脱贫攻坚,村里的贫困户已全部脱贫,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2150元,提高到如今的1.4万元,增加了近6倍。

为了巩固脱贫成效,程桔多次到县里联系有关企业,在村开设扶贫车间,为20名妇女提供就近就业的机会,还解决了留守儿童、留守老人无人照顾的问题。程桔说,能够为妇女姐妹们做点事儿,很有成就感。

贫困户要脱贫,村集体经济也要壮大。在程桔的争取下,2016年,大市村新建了60千瓦光伏发电基地,每年增收5万元以上。村里的小微企业也得到了有力支持,到2019年底,村集体收入达到11万元。曾经的“空壳村”,如今成了“富裕村”。

9月16日,在纪念北京世妇会25周年暨全球妇女峰会5周年座谈会上,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代表,程桔感慨地说:“大市村是我的故乡,那里有我的魂,有我的根。我愿做大市村脱贫致富路上的‘小桔灯’,光芒虽然微弱,但是温暖而坚定。我将不忘初心、扎根农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上,坚定前行。”

10月13日,在国新办举行的“脱贫路上的巾帼力量”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程桔作为5位巾帼典型之一,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和收获:“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我的目标是带领全村群众勤劳致富,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希望能够发挥女性的优势,带动更多的妇女姐妹们,以最美的巾帼英姿,共同追求和筑就最美强村富民梦,当好新时代乡村振兴路上的‘红色娘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