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卡战场上演无人机版围点打援,亚美尼亚军队葫芦娃救爷爷

围点打援是运动战和狙击战常用的一种战术打法,其精髓在于利用人性弱点诱使敌方对被围困的单位进行支援,进而达到逐个消灭敌军,不断扩大战果的战术目的。事实证明,在武器装备科技高度发达的2020年,围点打援这一经典战术依然适用。

◎阿塞拜疆空军苏-25K攻击机轰炸纳卡前线的一处亚美尼亚军队战壕

日前阿塞拜疆国防部公布了一段纳卡地区的交战画面,这段画面非常清晰地展示了阿塞拜疆军队如何利用TB-2察打一体无人机和苏-25K攻击机密切配合完成围点打援的过程。

◎TB-2察打一体无人机

先来看第一幕,阿塞拜疆空军的TB-2察打一体无人机侦察发现了亚美尼亚军队的一处战壕掩体内有人员活动,然后地面控制人员将情报信息共享给在附近空域游弋的苏-25K攻击机。苏-25K攻击机迅速发射空地导弹精确命中亚美尼亚军队掩体。

◎附近战壕的亚美尼亚战友在第一波空袭后冲上前去营救战友

在苏-25K实施第一波空袭之后,附近战壕的亚美尼亚军队看到战友遭到轰炸,立即从附近战壕冲出,携带急救装备冲向被轰炸的战壕实施营救,短时间内大量亚美尼亚援军聚集到了刚刚被轰炸的战壕内施救。但是他们没有察觉仍在空中盘旋的阿塞拜疆TB-2无人机,大难即将临头。

◎TB-2无人机的外形很容易识别

在现代战争中,无人机不仅是实施精确打击的好手,毁伤评估通常也是由察打无人机完成的,因此在空袭之后的察打一体无人机并不会立即离开,而是等待爆炸烟雾消散之后对目标毁伤效果进行评估,由地面指挥员决定是否进行“补刀”。显然,对无人机作战战术不甚熟悉的亚美尼亚军人忽略了这一点。当然,身处瞬息万变的战场,士兵们可能没有时间去思考那么多,况且人性的弱点决定了他们不能见死不救,这种时候决定行动的往往是情感而非理智。

◎短短半分钟内,苏-25K再次对同一地点实施轰炸

然后围点打援的经典一幕就来了。待到亚美尼亚军人大量聚集到刚刚被轰炸的战壕中营救受伤战友的时候,在附近待命的阿塞拜疆空军苏-25K攻击机对同一地点再次实施精确打击,将前来营救的亚美尼亚的一举歼灭。

◎阿塞拜疆空军的苏-25K攻击机,武德充沛

在短短一分钟内阿塞拜疆苏-25K和TB-2密切配合完成对同一地点的两次空袭,不仅消灭了大量亚美尼亚有生力量,还极大震慑了在前线作战的亚美尼亚军人,下次遇到这种情况,是救还是不救呢?不救,目睹战友受伤哀嚎,会让目睹者背负极大的道德压力。施救,就可能“葫芦娃救爷爷”,把自己的命也搭上。此外,阿塞拜疆国防部放出这段教科书般的围点打援视频,对亚美尼亚军民士气也是重大打击,可谓杀人还要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