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處理無害減量,焚燒發電綠色環保

垃圾焚燒發電是解決“垃圾圍城”的最佳選擇,是國際上垃圾處理的主流發展方向。與垃圾填埋相比,每焚燒1噸垃圾能夠減少100立方米的溫室氣體(主要是甲烷等)排放;每焚燒4噸垃圾可以節約1噸燃煤,節約煤炭資源同樣可觀,垃圾焚燒發電能真正實現“節能低碳、綠色發展”的目標。


近年來,吉安縣一改過去的垃圾處理方式, 對19個鄉鎮及縣城生活垃圾採取市場化運營外包,鄉鎮生活垃圾由村、組收集,縣裡每天派車將收集的生活垃圾運往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


而縣城的生活垃圾則根據居民產生生活垃圾的情況進行前端容器布桶,利用壓縮車與四輪電瓶車密閉收集到移動壓縮站,再轉運到焚燒發電廠。


縣美吉沙田環衛服務有限公司車隊隊長朱春生向記者介紹到:“以前的垃圾會全部裝到填埋場去,對消化帶來很大的麻煩。現在我們根據政策的要求,把垃圾分類,一般少量的建築垃圾送到填埋場去,大部分生活垃圾送到焚燒發電廠,讓我們垃圾處理形成無害化,減量化!”


如今每天凌晨四點至晚上八點,吉安縣所有生活垃圾都會定時定量收集送往焚燒發電廠,每天產生運輸垃圾量平均超過250噸。縣環衛所副所長於小珍表示:“自從垃圾運往垃圾焚燒廠以後,縣裡的人居環境更優美了,水土汙染減少了,市民生活的環境也越來越漂亮了。”


供稿:王婷

編輯:孫悅

審核:張黎強

監製:周金平

主辦:吉安縣融媒體中心

主管:吉安縣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