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买iPhoneSE了,云iPhone了解一下?

上次我们分享过一些 iPhone 上曾经非常经典,但现在已经被取代了的功能和硬件,像是拟物风格的系统、耳机孔、塑料机身、滑动解锁等等。(戳👉iPhone 哪些经典功能已经消失?)

世界总是一直在发展的,手机上的功能也不可能一成不变。我们今天来分享一下智能手机中正在消失或者即将消失的那些东西。

|内存卡 TF CARD

想当年我还在使用安卓手机的时候,把背部电池一拆就可以看到预留的 TF 卡槽,如果手机内存不够用,可以用内存卡来进行拓展。

那时的内存卡大多还是 256MB/512MB 的大小,现在已经发展到动辄好几百个G,不得不感叹科技发展真是快速。

但我换 iPhone 之后发现,苹果是没有这个 TF 卡插槽的,也不支持内存卡拓展。渐渐地,现在的主流智能手机很少再有支持 TF 卡拓展的了(除了三星、华为等部分手机),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市面上的内存卡质量和速度都参差不齐,有的小作坊内存卡不论读取还是写入都非常慢,如果手机 App 游戏等安装在这种内存卡中,带来的则是卡顿、闪退等后果,严重影响使用体验。不明所以的消费者很有可能把这种情况怪罪到厂商头上,这不是得不偿失吗?

第二点,手机主板内部空间寸土寸金,取消 TF 卡槽可以腾出更多空间来放其他零部件,或者有助于减少手机厚度,不比内存卡更香?

最后,手机定价时,内存越高就越贵,取消内存卡拓展迫使消费者购买内存更大的手机,厂家赚的不就更多了嘛~够不够精明?

|用户识别卡 SIM CARD

SIM 卡大家都知道,插卡才能打电话上网嘛。那 SIM 卡怎么会消失呢?

其实 SIM 到现在已经有好几代了:2G SIM 卡大小为8KB-16KB,刚刚拥有存储通讯录和短信的功能;3G SIM 卡则拥有64-128KB 大小,延伸出了一些增值业务;第四代 SIM 卡拥有512KB,新增了 NFC 功能,不过我们接触比较少而已。

那么再接下来,SIM 卡会怎么发展?

答对了,eSIM 。eSIM 就是将 SIM 卡通过电子化的方式写入设备内部,其拥有安全稳定性更好、远程配置、无需实体卡等优势。

目前,很多国家已经支持在手机上使用 eSIM 卡,比如前段时间发布的 iPhone SE 2,国外版本就可以使用 SIM+eSIM 双卡双待了。

国内现在还仅支持在可穿戴设备上使用 eSIM ,比如 Apple Watch 。

但这一定是个趋势,实体 SIM 卡寿终正寝的日子不远了。当然,苹果野心更大,它想发射卫星,自己做运营商。(详情戳👉iPhone 14 将变成卫星电话!牛掰了...)

|液晶屏 LCD

一直以来,LCD 屏的死忠粉和 OLED 党都在争论不休,哪种屏幕更好一直是他们研讨的话题。

比如 LCD 高性价比高、更护眼、不烧屏...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使用 LCD 屏幕的手机越来越少了,就连下一代 iPhone 12 也将全线采用 OLED 屏幕。

OLED 屏幕不漏光,可弯曲,色彩更加鲜明,响应时间更快,也更省电。像折叠、挖孔、瀑布屏手机,都得使用 OLED 屏幕,这一定也是未来手机屏幕的趋势。

毕竟苹果御用的 LCD 屏工厂 JDI 都快倒闭了,好好珍惜你手里的 LCD 手机吧,可能就要绝版了。

|4G网络 NET

从 E 网到 3G 再到 4G ,每一次变革带来的都是网速的巨大提升,这一次也不例外。随着 5G 网络逐渐普及,3G、4G 也会慢慢淡出大家的视野,那么 5G 到底能干啥呢?

这可不仅仅是下载速度更快、看视频不卡而已。5G 的低延迟高带宽可以用在医疗、交通、安全等方面,放在日常生活中来说,对我们影响比较大的可能是“云”。

5G 远程医疗 来源:人民网

当网速足够快,延迟足够低的时候,我们或许就不再需要一台高配置的电脑或手机。一切操作只需要在云端完成,像云游戏、云编程、云剪辑。不用下载到本地,有网就能用。

云 iPhone 了解一下?(当然,隐私可能是个大问题,谁也不想自己的私密信息都保存在云端吧)

|数据接口 USB

现阶段,充电已经可以用无线了,那么数据线存在的意义就只能是传输数据,那么等到网速比有线传输还快的时候,iPhone 上这唯一的一个洞就该取消了。

至于刷机?参考 Apple Watch 上的 OTA 刷机方式。而且这一天已经不远了。

外媒 EverythingApplePro 引用一名爆料者 Jon Prosser 的消息,说 iPhone 12S 将会在侧面添加一种新型的智能接口,同时可能会放弃目前所有 iPhone 型号上都使用的 Lightning 接口。

这种说法曾在2019年天风国际郭老师的分析上也见到过,他指出苹果将推出一款完全无线的 iPhone ,将于2021年亮相。

来源:哎咆科技

— The End —

向“晓说通信”投稿,请致信:18060595159@189.cn,

稿件一经刊发,将根据文章质量,

提供千字200元-500元的稿酬。

其他合作、建议、新闻线索,

欢迎于微信公众号后台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3365173。

今日,武汉重启

独家 | 传中国电信欲组事业群进军卫健信息化市场

黑科技上阵,社区智慧防疫变身“神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