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莫把事情搞得很复杂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

大道至简,就是说大道理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一门技术一门学问,弄得很深奥是因为没有看穿实质,搞的很复杂是因为没有抓住程序的关键。在搏击较量中,出招过多就是多余无效的招数太多,有效的招数少;医生开的药方越多,就越是没把握好方法,用那些判断不准的药来试。博大精深就是没有认清实质、没有抓住关键,反而陶醉在自我制造的纷繁复杂中不能自拔。

武术高手在搏击时总是一招制敌,击中要害,绝对不会大战300回合才击倒对手;

高明的医生总是一针见血,药到病除,绝对不会开乱七八糟的药物骗钱;

精明的商人一招领先,步步领先;高人指点一语道破天机,不用太多言语……

博大精深有个明显的悖论,就是广博和高深是一对矛盾。学问、爱好广博必然不会样样精深(精通)。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国家的精力能力智慧总归是有限的,不可能样样出色,方方面面都强。认真盘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就会发现外表很博大,但不是方方面面都精深,只是有些方面很强很精深,其他方面都是忽悠和糊弄。

大道至简意味者“少而精”,博大精深意味着“多而广”,大道至简与博大精深是一对矛盾,是一体的两面。大道至简与博大精深是可以转化的,大道至简往往要博采众长,与其他专业融会贯通。仅仅融会贯通又会造成新的“博大精深”,融贯中西、博采众长只是基础,还不是大道至简,大道至简必须再整合创新,跳出原来的框框,去粗取精,抓住要害和根本,挥动奥卡姆剃刀,剔除那些无效的、可有可无的、非本质的东西,融合成少而精的东西。所谓“为学日增,为道日减”就是这个道理。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最简单的却往往是最难做到的,最难一以贯之的。以《弟子规》为例,读《弟子规》不难,读懂《弟子规》相信也不难,难就难在是否能够按照《弟子规》中所教导的做人之本,处事之道去做,难在是否能够身体力行。知易行难,说起道理来,人人都是一套一套的,可是真正做起来呢?王阳明说过,“知不行之不可以为学,知不行之不可以为穷理”,必然会导致“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的弊病。即使现在你明白这些简单的道理,可是在实际中不去做,不践行,最终也等于“不知”而已。只有践履德行,做到事上磨炼,才能知行合一。